(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安徽天长 239300)
【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02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免疫干预疗法。结果:应用肿瘤免疫微环境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KPS评分,同时降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感染的概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免疫干预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278-01
引言:随着国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国内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水平提升。恶性肿瘤作为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近几年,国内对于该项疾病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发现了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本文重点研究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02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均为51例。其中,观察组的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26例。年龄区间为44岁至77岁,平均年龄为(52.4±3.1)岁。肿瘤类型:消化系统18例、血液系统13例、妇科恶性肿瘤20例;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为27例,女性患者为24例。年龄区间为41岁至74岁,平均年龄在(53.1±2.2)岁。肿瘤类型:消化系统19例、血液系统14例、妇科恶性肿瘤18例。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可比性。
1.2方法
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化学治疗、三阶梯疼痛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所应用的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构建免疫微环境,实行免疫功能干预方法。根据每一位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具体特征,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定期对每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等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正式开始之前、接受治疗4周之后的患者状况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感染率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统计并处理试验过程中的各项信息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技术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所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KPS评分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KPS评分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了为期4周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KPS评分从原本的(77±12)分,转变成为了(79±12)分,与此同时,对照组KPS评分由治疗前(79±11)分,转变为(70±5)分,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方表格:
表 1 两组患者KPS评分对比( 分)
3 讨论
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研究显示,免疫系统的功能同恶性肿瘤的发病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1]。免疫微环境的状况会在实际的临床诊治环节中,对肿瘤患者的病情产生影响,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可能会增加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其他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反之,当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之后,还会进一步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更严重的免疫系统失衡状况,使患者的身体状况进入到恶性循环之中[2]。
对此,在对临床诊治环节中,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除了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案以外,还需要借助免疫微环境的调整,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免疫治疗,以此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将免疫检查点作为靶点,优化对免疫系统调节的策略。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一项常规手段。比如,在临床中应用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等,已经被许多国际医疗机构批准应用于黑色素瘤、膀胱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当中;(2)通过调节肿瘤代谢的方式,对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策略进行改善。常见的方法为通过抑制IDO,对肿瘤代谢免疫治疗系统进行抑制。此外,还可以通过干扰色氨酸的降解信号,以此解除对色氨酸的降解作用,摆脱对T细胞功能的抑制。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接受治疗后的病情变化进行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出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霞.肿瘤免疫微环境对肿瘤常规治疗效应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03):342-343.
[2]杨斐敏,叶志弘,祝海香.肿瘤患者性知识需求与医护人员施教现状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7,16(04):319-321+325.
论文作者:钟玉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免疫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常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环境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