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论文_邹岚

上海食品科技学校 上海 金山 201599 

摘 要:文章分析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研究,总结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并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晶闸管调光电路安装与调试”为例,探究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实践应用,认为该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多元化评价学生,融合相关课程内容,匹配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有效促进中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 中职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典型电路为载体,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融入维修电工(四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先理论讲授后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从实施效果来看,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得以强化,教学效果有所提升,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①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在内容相对抽象、枯燥的理论学习环节,容易产生厌学的负面情绪,学生学习参与度不高;②学生被动完成教师事先安排的实践操作任务,缺少学习主动性,学生职业体验度不够;③各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缺乏融合性,知识和技能的系统衔接度不足。

2015年,笔者有幸参与了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专家有关机电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的培训,发现该教学能充分结合机电行业及其岗位(群)的人才培养需求,突出机电一体化实践应用,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分析专业、方法、社会、个人四项能力,采用信息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相辅相成让我颇受启发,学生能突破模仿教师示范而达成的学和做的水平,通过完整的行动过程,逐步上升至思与辩的层次,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视角,专注于培养能力本位。因此,为了改善课堂教学,笔者尝试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以期解决上述问题,优化课程实施,提升教学成效。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将一定的职业岗位过程情境转化为教学情境,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培养学生独立性,增强责任意识,形成职业规范。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步骤。行动导向教学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生态,让学生的脑子活起来,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它打破了学科体系界限,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社会性,运用过程性、职业导向性、多元性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对认知、思维、情感、态度、方法等的体验,培养学生生产、管理、服务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可迁移的创业就业能力。为保证行动导向教学的良好效果,作为教学活动的完整行动,包括资讯、设计、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步骤。

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1)教学目标培养能力本位。行动导向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综合能力,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中心,突出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以及跨学科知识,不断实践,解决问题。行动导向教学法常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项目实施或成果展示等环节,该过程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等社会综合能力。

(2)教学情境选取企业典型。行动导向教学重视企业生产的典型案例,是立足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学习。通过整体的、连续性的行动过程来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情境成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符合现实职业活动规律,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只要是与实际工作过程有一定联系的课程内容都需囊获其中,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确定。

(3)教学评价涵盖综合成果。行动导向教学的评价强调内容多样、形式多种、时间多段的过程化、整体性、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涵盖学生实践生产的产品和智力成果等方面,如学生制作的产品、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报告、学生的工作态度、自我评价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等。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就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提高教学的时效性。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教学法的综合,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师应根据学习对象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法。

1.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简析。根据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要求,《电工电子技术》共有8个学习任务、建议90学时,其中“整流电路的装接与调试”、“放大电路的装接与调试”、“稳压电路的装接与调试”、“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装接与调试”等学习任务占50%以上。课程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能熟练使用电子仪器和仪表、电工工具,学会装接与调试典型电子电路,突出学生能力本位,符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征优势。

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案例。笔者以“晶闸管调光电路安装与调试”为例,融入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专家有关机电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的培训要点,实践了行动导向教学法。

1.项目名称:晶闸管调光电路安装与调试。

2.学习目标:

3.任务分解:

4.教学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需要提前设计好工作页、评价表、晶闸管调光电路基本元器件及测量工具等,内容能达成任务目标,便于学生使用。笔者所设计的工作页及评价表如下图所示:

图1.晶闸管调光电路工作页

图2.晶闸管调光电路工作评价表

5.教学设计:笔者主要运用项目教学法,配合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按资讯、决策、实施、执行、检查、评价六步法,完成教学过程。

(1)资讯。

(2)决策。

(3)实施。

(4)执行。

(5)检查。

(6)评价。小组成员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也可以采取汇报演讲、网上评价等呈现方式,考核、展示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及时反思工作过程。教师客观评价各组学生实施情况,总结交流。还可以邀请企业、行业兼职教师通过网络对接、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三、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效果分析

笔者经过选频电路装接与调试、三相交流电路装接与测量、二极管识别和检测等多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案例实践,解决了原教学中遇到的学生学习参与度不高、职业体验度不够、知识和技能的系统衔接度不足等瓶颈问题。

1.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习主动性。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设置了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频繁、自然、有趣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启发独立思考,增强内心体验,提升教学成效。其次,学生分组执行任务,把位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每位学生都分配有各自不同的任务,扮演各异的职业角色,降低了部分学生易被忽略的可能,提高了课堂中学生整体参与度。

2.注重过程评价反馈,多元化评价学生。行动导向教学法倡导的评价方式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摒弃了概念性、定义性考试的局限。例如:单相整流滤波电路装接与调试项目,学生在装接单相整流滤波电路时由于布局和元器件选型的不同,最后得到了不同的检测数据,整流、滤波的效果也各异。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学生能进行自我评价,同组同学进行组内互评,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达成了对学生知识融汇、技能提高、能力提升的目的。其次,师生讨论,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促使学生反思、改善不足,从而积累了经验。

3.立足工作任务内容,融合相关课程内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其它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在任务的前期要求学生提前通过书籍、网络、在线教学系统、微信公众学习平台等搜集相关资料,突出工作任务,强化对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的融合,避免了前、后置课程的冲突或缺乏衔接问题。

四、总结和评价

实践证明,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后,充分发挥了中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学习的成就感。现代社会,先进的生产方式所要求的是全面发展、灵活而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员工。通过小组内共同制定计划、选定电路图、选择元器件型号等过程,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凭借获取信息的环节,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强化了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能力,与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相匹配。

参考文献

[1]刘邦祥 试论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6,(2),4-8。

[2]杨洁 多元智力理论下的项目学习[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30-32。

[3]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54。

[4]张皓明 职业技术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5]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马福军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21-22。

[7]毕银彦 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行动导向法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论文作者:邹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  ;  ;  ;  ;  ;  ;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论文_邹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