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角色转换的促进作用探析论文_丁雪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妇产科 广东省广州市 510010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角色转化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的95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产科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两组产妇角色转化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护理第3天、第7天的角色转化评分(73.56±0.56)分、(78.56±0.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0.12±0.13)分、(63.15±0.38)分(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产科一体化能有效地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促进产妇角色转化,值得妇产科借鉴并推广。

关键词:产科一体化护理模式;剖宫产产妇;角色转换;促进作用

剖宫产妇在产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这需要医院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促进产妇实现产妇角色转化[1]。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产科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角色转化的促进作用,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我院进行剖宫产的95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8例)。在观察组48例产妇中,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65±0.13)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56±10.27)周。在对照组47例患者中,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65±0.13)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56±10.27)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向产妇讲解剖宫产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产科一体化护理,主要包括产妇—家庭一体化、生理—心理一体化以及产妇—育婴一体化。观察组护理详细情况如下。

1.2.1 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

在健康宣教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向产妇讲解可能会出现的不适状况。剖宫切口疼痛会降低产妇的睡眠质量,促使产妇产生焦虑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产妇之间的沟通,指导产妇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情绪调节。通过倾听舒缓的音乐、卧床静养以及摆正体位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在宣教过程中需要促使产妇做好心理上的准备,适当调节,减少由于情绪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1.2.2 生理—心理一体化

在促进产妇心理、生理一体化的过程中,要鼓励产妇建立强大的自信心,促使产妇能尽快地适应角色转变,并对产妇进行鼓励与指导,促使产妇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家庭以及新生儿之间的关系,调整心态,合理地处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1.2.3 产妇—家庭一体化

家庭支持会直接影响产妇产后角色转变情况,因此,家庭需要给予产妇更大的支持。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也需要寻找家属监督额配合,赢得家庭的支持,促使产妇能够尽快地得到康复。护理人员要鼓励家庭成员加大与产妇之间的交流。在对产妇进行家庭宣教的过程中,家属需要旁听。

1.2.4 产妇—育婴一体化

指导产妇哺乳,并向产妇介绍正确的哺乳方式。在产后2h,指导产妇对乳头进行相应的刺激。左手将乳房拖住,右手的手指配合进行揉捏刺激。每次揉捏2min,每次间隔5min要进行1次刺激。每次挤奶时间要持续20min,对两侧的复方进行刺激。刺激乳房时要注意力度,不能造成乳房过度疼痛。

1.3 评价标准

1.3.1 产妇SAS与SDS评分评价

采用焦虑自评表(SDS)和抑郁自评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说明产妇的焦虑程度越高。

1.3.2 产妇角色转换情况评价

产妇角色转化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儿喂养情况、自信心、生活状况。总分为80分。分数越高,说明产妇角色转换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评价

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两组产妇护理后,两组产妇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见表1.

2.2 两组产妇角色转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护理第3天、第7天的角色转化评分分别为(73.56±0.56)分、(78.56±0.81)分。对照组产妇护理第3天、第7天的角色转化评分分别为(60.12±0.13)分、(63.15±0.38)分。观察组产妇角色转化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产妇从生产至分娩角色转化过程中,产妇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这直接会影响新生儿正常发育。因此,医院需要采用适当的护理方式,但是常规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并不明显,缺乏护理的全面性和整体性[2]。随着护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产科一体化护理已经白广泛地应用到妇产科护理中。采用一体化护理促使产妇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能较快地适应角色转化,实现自我调整[3]。尤其是对剖宫产产妇而言,对产妇进行产科护理能有效地提升护理效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护理第3天、第7天的角色转化评分(73.56±0.56)分、(78.56±0.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0.12±0.13)分、(63.15±0.38)分。观察组产妇采用一体化护理,其焦虑程度明显下降,同时,产妇的角色转化评分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产科一体化护理,这能有效地缓解产妇焦虑情绪,促使产妇较快实现角色转化,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黄秀芹.张继军.肖水.等.产科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角色转换的促进作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5(6):810-812.

[2]姜武佳.任春霞.蒋志玲.等.联合一体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角色转换的促进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4):2791-2793.

[3]张红梅.一体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角色转换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56(2):84-84.

论文作者:丁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产科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角色转换的促进作用探析论文_丁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