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古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调查--江南丝绸之路的一个支路_吐谷浑论文

松灌丝道沿线的考古调查——丝绸之路河南道的一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支论文,丝绸之路论文,河南论文,沿线论文,松灌丝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调查报告

编者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丝绸之路河南道考古工作组”对丝绸之路河南道的考古调查分前后两次进行,行期约4个多月,行程约15000余公里,历川、甘、青、新四省区中的30多个县、市,得到一批与丝绸之路河南道相关的珍贵资料。本文作者参加了调查的全过程。他们在松灌丝道沿线相继发现了14座不同时期的古城,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中西交通的情况。现将有关的调查报告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丝绸之路松灌丝道是丝绸之路河南道的一支,它是公元4至6世纪沟通南朝与西域的唯一一条通道。这条道路由四川成都出发,经汉唐时期的古代郡县,如郫县、灌县、汶川、茂汶、翼州、松州、邓州而往唐代的芳州。这条丝道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其一,它的北段绕开了中央王朝的管辖区,而在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控制的地域内展开;其二,它的全程基本上是溯岷江而行;其三,其沿线的民族多为少数民族,如湔氏、蚕陵、冉、白马、邓至等。下面,我们将利用考古调查理出丝道沿线的基本情况,以求真正地复原丝绸之路河南道。

一、松灌丝道南段的考古调查

松灌支道南起成都(益州),北止迭部(唐代叠州),自明代中叶以来,即称为“松灌道”。在南北朝时期,其南段由南朝控制,北段由吐谷浑控制。受这种政治格局的影响,该道沿线的考古遗迹文化面貌截然不同,故我们的调查分南北两段介绍。又,我们的调查是由南向北走,即出成都,经灌县、汶川、茂汶、松潘往卡坝,故介绍由南向北进行。

1.成都锦城与万佛寺

成都建城始自战国末年,是蜀锦产地,与丝绸之路有直接关系。在成都,我们特别考察了锦城。锦城,又名锦官司城,是蜀锦的织作中心,自蜀汉以后,蜀锦生产已比较发达,其所获利润已经成为蜀汉政权收入的主要来源,故诸葛亮曾说:“今民贪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①a]亦因此故,蜀汉政权设立锦官以管理蜀锦生产,并专门筑城保护,故有锦官城。文献记载,锦官城就在今成都城西南白花潭公园一带,现已很难寻其遗迹了。关于其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情况,左思的《蜀教赋》曾予记载,曰:“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织丽星繁”,“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锦官城及其周沿一带的手工业,尤其是织锦业发达,刺激了成都古城的商业发展。当时与蜀同时称雄的曹魏和孙吴都来和它做买卖,尤其是丝绸买卖。“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至是始乃有之。”[①b]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南北朝时期,故《周书》说:“益州殷阜,军国所资”[②b],“蜀土沃饶,商贩百倍”[③b]。南北朝时期,蜀地不仅和内地做生意,而且经过河南道和吐谷浑柔然及其他西域国家做生意:“(吐谷浑)其地与益州邻,常通商贾,民慕其利,多往从之”[④b],“远方商人多至蜀土,贷资或有直数百万者”[⑤b],漠北的柔然也来益州。正因为如此,南北朝时期,益州乃是东方通西域的商埠,其功能等同汉代的武威、张掖。由此可知,自东汉以来,蜀地、尤其是成都已经成为我国丝绸纺织业生产和贸易的中心之一。

和中西交通有直接关系的还有成都万佛寺佛教遗址。万佛废寺位于成都西郊外约二里,占地约数十亩。该寺相传建于东汉延熹年间,梁时称安浦寺,唐代称净众寺,宋代称净因寺,明时称竹林寺、万福寺、万佛寺。但万佛寺重显于世,并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新认识,皆因境内百余年来出土了数百尊佛教造像。目前所见的造像,纪年最早的是元嘉二年有少量藏品,亦有少数流散国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可知的造像中,共有9件有纪年铭文的造像属于南北朝时期:(1)元嘉二年(425),净土变造像一躯,国内仅存拓片;(2)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康胜造释迦文佛像一龛;(3)梁武帝中通元年(529)太岁己酉,……鄱阳王世子上于安浦寺敬造释迦像一躯;(4)梁武帝中大通五年(533),上官光造释迦一龛;(5)梁武帝大同三年(537),侯朗造佛像一躯;(6)梁武帝中大同三年(548),观世音造像一龛;(7)北周保定二一五年(562—565),益州绾柱国赵国公招敬阿育王造像一躯;(8)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菩萨造像残躯;(9)梁武帝普通四年(523),(?)佛造像一小龛(藏文殊院)。

从现存资料看,万佛寺的属于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可分为大小两种,大者等同人身,小者高20—50厘米;大者多为单体佛教造像,小者多为佛龛,佛龛上的高浮雕人物造像很多,往往是一个模式,稍有差异:匠人往往将块石的上半段从中剖去一半,形成屏风状的背光,又用连珠纹将背光分隔成几块,每一块上用浅浮雕表现一组图案;其下半段则用高浮雕手法表现人物,往往居中者为佛陀菩萨,其左右两侧对称地雕刻其他人物;其最下端雕刻伎乐或舞伎雕像。

与岷江沿岸所出土的佛教造像相比,它们彼此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背光处理,汶川威州师校所出的佛教造像就与万佛寺所出相同,再如在茂汶叠溪较场坝佛教造像遗址中发现的22龛唐初佛教造像在风格上也与其接近。这说明了其间的文化联系。

2.都江堰市鲤鱼沱故址

由成都出发,西偏北行约100里至都江堰市。都江堰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城市。大约从战国末年起,它便以灌口之名显于世,以后相继置镇、县、郡。都江堰市境内保留下来的古迹很多,而与中西交通关系最为密切的要数鲤鱼沱了。

鲤鱼沱于清代灌县县城西门外约3里的玉垒关一侧,[①c]当时,是一个船用码头。乾隆、光绪、民国年间编修的《灌县志》都称其为“义渡”所在,恐误。这里应是南北朝以来,由成都往都江堰从事船运大码头。南北朝时期,岷江之水远比现在要大,成都至灌县本可沿江行舟,这在《水经注》里是有记载的:“江入郫江、检江以行舟”。[②c]唐代仍能行舟,故杜甫诗曰:“蚕丛铁马瘦,灌口米船稀。”这是说:现今汶川以北的军马赢瘦,皆因成都往灌县的米船太少。马莲舫的诗也反映了鲤鱼沱的使用情况,曰:“多少行商未归去,泊船应在鲤鱼沱”。由此推测,在南北朝时期,鲤鱼沱应是中外以及中原与边区商业贸易的一个船运码头。

在都江堰市境内,还值得一提的古迹是玉垒关址和灵岩寺石经。这两个遗址都是唐代前后的遗迹。前者反映了南北朝至唐代的中央政权的官防[③c],后者反映了南北朝至唐初西域佛教东传的信息[④c]。

3.唐蚕崖关故址

由灌县西行,经鲤鱼沱、唐代玉垒关、汉代紫坪石刻遗址,便来到了唐代蚕崖关故址。《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一《剑南道》上曰:“蚕崖关,在县西北四十七里。其处江山险绝,凿崖通道,有如蚕食,因以为名”。宋代,因四川与青海南部茶马贸易的缘故,蚕崖关被易名为茶关,《蜀中名胜记》卷六曰:“蚕崖关,宋熙宁五年(1027)重建,元末毁于火,今置巡司,关外有市,谓蚕崖市。《宋史》韩忠宪公子钳继知成都日所迁,以为夏夷互易之地。……松当悉维翼等州,熟羌每年十月已后,即来彭州互市。法司差上佐一人于蚕崖关外依市法至市场交易,勿令百姓与往还。”民国《汶川县志》卷四对茶关的军事功能作了明确说明:“茶关,古蚕岩关,治(指汶川县)南一百四十里,为县治门户,蜀郡屏藩。江山绝险,凿崖通道。昔设之以盘诘出入者。”在四川考察期间,我们只找到了茶关村,想来蚕崖关遗迹已荡然无存。

4.南北朝桃关故址

由蚕崖关西偏北行,经楠木堰、龙溪,越娘子岭,再经清代的映秀、银杏坪、沙坪关、佛堂坝诸驿铺,迳直来至桃关。桃关,位于汶川县南40里,因境内产核桃,且曾置关,故名。该地东有凉风岭,北有九段子山,南有茶山,可说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故其地势险要,是一个理想的设关场所。关于桃关,公认建于南北朝甚至更早。大概在唐代,此关已废,故唐代的文献称其为“故桃关”:“故桃关,在县南八十二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唯此一路”[⑤c]。明代,重建桃关:“江水又南经桃关。桃关,本名陶关,明初四川都司遣兵修桥及关。汶川土酋孟道贵集部落拒阻于此,有索桥横江,为金川要隘。”[①d]清代桃关“仍关当中外之交。”[②d]根据文献提供的线索,我们来到了桃关,然没有发现早期的遗迹。

在桃关村南约2公里,有个佛堂坝自然村。1987—8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大、小佛教造像各一龛。1号龛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造像,五尊造像皆立于莲花座上。居中的佛造像高3.4米、宽0.94米,立肉髻,身着圆领袈裟,双手交叉于腹前。龛内左上方有吉祥云。2号龛为观音造像,头戴法冠,身着缨珞,脚踩莲花座,双臂风蚀不清,高18厘米,宽约10厘米。造像时代待考。按唐代文献称桃关为“故桃关”,该地经济已衰退,而南北朝时期却是河南道上的要冲。疑为南北朝时期的造像。

5.汶川威州镇的“姜维城”

由桃关故址北行,西伴岷江,经皂角沱、太平驿、飞沙关,约40里至南北朝时期的重镇汶川县城。在其东南二里的山顶,有一座古城,当地居民称之为“姜维城”,相传是三国时蜀汉名将姜维的屯兵地。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城垣因地形构筑,稍有突出或收缩,而其他三面城垣都在一条直线上。西域垣稍完好,残长120余米,厚约5米,高约12米;南城垣残长65米,高约10米,厚约5米,外墙明显可以看出夯层,厚约10厘米,其中部偏东有一个突出面,残宽约10米有余,似一个马面;东城垣残长30余米,厚约4米,残高约4米,其中部一段毁圮;北墙已荡然无存。在南城垣南侧,约距古城150米的山坡上,耸立一个方形夯土台,当地居民称之为“点将台”,正方形,8米见方,残高约8米。城垣夯筑。在其城内及其附近,我们采集到不同时期的彩陶片、夹砂红陶片、灰陶片,还采集到黑红瓷片、青黄釉瓷片,以及为数不少的绳纹瓦片。在姜维城北,有一片梯田,均种果树。在梯田的断面上,我们发现了30余座石棺。石棺多长60—70厘米,宽30—40厘米,高30—50厘米,棺板厚约5—6厘米,多为黑色板岩或页岩。其中一座已完全暴露,我们进行了清理,未见遗物。

在“姜维城”西,现今汶川县城周围的山腰上,尚残存数段与姜维城筑建风格截然不同的城垣,残长1500余米,基本上把现今的汶川县城围起来了。城垣由块石砌垒,中间填以夯土,厚约2.5米,残高3.5米。这是文献所载的明威州城。

姜维城是历史上的哪一座古城?史学界是有争论的。我们倾向于认为,这座古城延用时间较长,应与西晋汶山郡城、汶山县城、成汉汶山郡城、南朝梁的汶山郡城、汶川县城、隋朝的汶川县城、唐代的汶川县城有关,且一直沿用到明中叶。我们的理由是:从城内采集的瓷片看,多为唐宋之遗物;城垣建筑具有浓厚的汉风;古城南坡地发现的一座中型晋代砖室墓也是判断该城筑建时代的一个旁证。[③d]

由汶川县城向南往灌县,明清置三汛十关四驿九塘十七铺(其间或有撤增)以维护交通。[④d]

由汶川出发,西偏北,溯杂谷脑河而上,隋唐时期新开辟一条古道。古道从汶川县城出发,沿杂谷脑河而上,经阿坝至花石峡,并由此向北并入唐蕃古道。据文献材料,唐代该道比较活跃。沿线发现的两通摩崖碑铭,或能证明该道的兴起及畅道情况。[①e]

6.汶川威师佛寺遗址

在汶川县城中心地带,汶川威州师范境内发现一个佛寺遗址,主要出土四龛佛教造像,另有一些其它遗物。文物分存于汶川县文管所和威州师校。第一龛佛教造像为二菩萨,略残。二菩萨并列,站在莲花台上。莲花座下方,用浮雕手法表现出双狮造像。二菩萨身后是背光,背光呈圆叶状。二菩萨身上还残留鎏金痕迹。佛龛高40、宽21、厚12厘米。

第二龛佛教造像为一佛二菩萨,略残。佛陀趺坐在金刚宝座上。其背后有背光,状如第一龛;其下为双狮图;共左右各立一菩萨,菩萨脚踏在莲花座上。这龛佛像的尺寸未能记下,大小略同于第一龛。

第三龛佛教造像为三佛菩萨二弟子。居中为东主药师、西方阿弥陀佛和释迦佛,两侧为二菩萨,身后为二弟子。三佛穿袈裟,领口呈“V”字型,坐狮子宝座。七造像背后有一较大的石雕背光,其上刻有一些图案,未能仔细去辨别。佛龛高38厘米,宽25厘米,厚约10厘米。上面三龛佛造像与万佛寺所出南朝造像在造型、体裁上很接近。

第四龛佛教造像凿刻在八棱形石柱的正面,上方龛为一立佛,似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站立,无冠,大耳,双臂略抬起施手印,披袈裟,下踩莲花座。下方为一小佛龛,居中为佛陀,两侧侍立二菩萨,已残,仅能辩清居中佛陀坐姿,两侧菩萨侧立,两龛佛教造像合凿于一石上,石柱高约2.10米,宽约60厘米,厚约50厘米。

另外几样遗物是经幢、残碑、经幢顶帽、石鼎。经幢,又称“陀罗尼经幢”,因其上面刻“陀罗尼经”而得名。经幢正面为一龛文殊菩萨立像,高180、宽35、厚25厘米。文殊菩萨头戴法冠,身披袈裟,足踏须弥莲花座。经幢其他三面刻“陀罗尼经”,竖行。在文殊菩萨佛像之侧有“乾道十一年六月兴土”题记,而在经幢的上半部分有唐“大中十一年”题记。另外,我们在经幢上找到了“元和十二年岁”、“不空”、“宾国沙门佛陀波”等刻字。从所出佛教造像风格、题记看:这里原先是一座佛教寺院;寺院初建时代应在南朝前后,而后盛于唐、宋,废弃时代不详。

7.茂汶东通北川的宋代古道

茂汶县城凤仪镇是个南北狭长、临江布局的城镇,地理环境与汶川县城威州镇有些相似,其处谷地之中,四周都是高山。据文献记载,自汉至清,中央王朝一直在此置县:西汉置汶江县,东汉初年置道,安帝晚年升格为郡[②e],蜀汉、西晋、成汉时郡治南移汶川,汶江易名为广阳,[③e]南朝梁时置绳州、北部郡,北周易名汶州,隋初易名会州,隋末降为汶山郡,唐初改为南会州总管府,贞观八年改为茂州,[④e]与汶山县同治。我们在此共5天,没有找到汉唐间的古城,只是发现了明清茂州城的一段残垣和东向往北川的古道。[⑤e]这和文献记载有异。

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沿线筑有诸墩铺以维护交通。概况如下:月峰墩,又名石榴关,西距茂汶5里;夹山墩,现名夹沙墩,西距茂汶10里;土地岭堡,现名苇香坪,西距茂汶15里;镇远堡,现名中心村,西距茂汶20里;关子堡,现名马蹄村,西距茂汶20里;神溪堡,西距茂汶40里;永宁墩,现名都料口,西距茂汶55里;土门堡,现名村,西距茂汶70里;镇安堡,西距茂汶80里;桃坪堡,曾名东兴,西距茂汶90里。由此入北川县。[①f]

8.两河口唐翼水县故址

茂汶县城北约50里的两河口,因是黑水河和岷江汇流之处,故名。境内居民不多,约300户。文献记载自汉至唐,这里是蚕陵羌的分布地,中央王朝在此置县、城;两汉、两晋属蚕陵县,有城,而于后周置龙求县、隋置清江县、唐置翼水县和合江守捉城。明代,这里是屯兵重地。[②f]和文献记载有出入,这里没有宋代以前的古代遗迹,仅有明代的烽火台遗址和明永宁堡址。

大约在唐代中期,由两河口向西,溯黑水河而上,有条通往阿坝的古道,并经阿坝等地,向西偏北方向与唐蕃大道合,进而北上青海、南下吐蕃。该道沿线没有分布唐代以前的遗迹,故疑该道在南北朝时期不通。该道起自于两河口,终于壤口,与前文所介绍的汶川往花石峡的道路重合,全程约300里。

9.较场坝佛教石刻造像

由两河口沿岷江北上,约60里至场坝。较场坝位于岷江之西,亦称叠溪。文献记载,除南朝的宋、齐二朝在此仅置城外,中央王朝一直在此地设郡,置县,立州。西汉政府在此置蚕陵县,王莽易蚕陵为步昌,皆隶蜀郡,东汉两晋、成汉仍置蚕陵县,隶汶山郡。南朝宋、齐二朝将汶山郡治移往都江堰市。梁置铁州,北周置翼州,与翼针郡、翼针县同治。隋初以县直隶翼州。隋末省州改置和山镇,[③f]唐初重于此地置翼州,并易翼针县名为卫山县。[④f]宋隶茂州,明置叠溪守御千户所,清因之。

根据文献提供的线索,我们来到叠溪,但只找到了明清时期的叠溪古城,并发现了一批唐初佛教造像。另据当地文管部门提供的拓本,得知在其附近,原有一躯南齐永明年间造像。

叠溪佛教造像遗址位于较场区较场村南约1里的区中学校园内,原为一块天然平顶巨石,状若椭圆形,其上共凿22龛佛教造像和若干段铭刻。佛教造像不仅为我们研究岷江流域的古代佛教历史、西域佛教的南传、丝绸之路河南道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题记为我们研究南北朝至唐初的该地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例:文献记载,宋、齐二朝政辖向西不过都江堰市,而南齐永明元年造像题记不仅有“永明元年”年号,而且有“镇主胜庄”等铭刻,则表明,至少在南朝齐永明年间,南朝在岷江流域的统治是延伸到叠溪一带的,因属边疆,故不置县而设镇,因此有“镇主”之名。据此推测:在南北朝时期,自吐谷浑继前凉、后凉、南凉、西秦控有河南地、并越过白龙江之后,吐谷浑与南朝的边界就在叠溪至镇坪一带。

明清时期,为了维护由茂汶往叠溪的岷江沿岸的交通,中央政府在沿线设置了一关十堡。[⑤f]由此北行至较场坝。

根据文献提供的线索,在叠溪之北约60里应有唐代的石臼戍,然此次我们没有找到这个戍堡遗址。据文献,石臼戍是南朝的西北边界,由此向北便入吐谷浑地界。

二、松灌丝道北段的考古调查

由唐代的石臼戍出发,北行,便进入吐谷浑的地界。南北朝时期,吐谷浑在白龙江南岸拥有大片领地,这在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这次考古调查,我们在白龙江南岸的松灌丝道沿线一共发现了4座城址,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吐谷浑维持河南道松灌丝道有关。

1.镇坪龙涸城故址

文献记载,起自蜀汉,终于萧梁,叠溪城北,松藩城南,原有一座古城名叫龙涸,或名龙鹄、龙格、龙鹤。最初,龙涸城不称城,而称“围”:“初,蜀以汶山郡北逼阴平、武都,故于险要置守,自汶江、龙鹤、冉、白马、匡用五围,皆置修屯牙门。晋初以御夷微,因仍其守。”[①g]后来,吐谷浑拓“围”筑城,龙涸城成为吐谷浑在白龙江南岸最重要的大城:“吐谷浑遂徙上陇,止于罕暨甘松,南界昂城、龙涸……”[②g]。

关于该城的地望,诸典记载是有差异的。杜佑曰:“龙涸城,吐谷浑南界也,去成都千余里。”[③g]《水经注·江水》二曰:“龙涸在蚕陵北八十里。”《类聚》卷六引段国《沙州记》曰:“龙涸北四十里有白马关,关甚险峻,使十人守险,虽万夫亦不能前。”《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二《剑南道》中曰:“龙涸故城,俗名防浑城,在县(卫山)北十一里”。按:蚕陵县北八十里是松潘县镇坪乡;镇坪乡北四十里是镇江关,其地当松潘东去白马羌的要隘。仅以文献资料,龙涸古城应在现今松潘县镇坪乡一带。由叠溪往镇坪经过明清所设的普安堡、太平堡、永镇堡、平定关、靖夷堡、镇番堡,约75里至镇坪。[④g]根据文献所提供的线索,我们实地考察了镇坪乡一带,然没有发现汉唐时期遗迹,仅在岷江东岸发现明代的城堡一座,该城地当松灌之道,是明代镇坪堡故址。

自蜀汉至北周,为何要在此地置“围”、“城”、“郡”,推测与古代交通有关。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其地境内多山,易守难攻;傍岷江,地当松灌支道要冲;其东,越东岷山,东南可沿青片河往北川,正东可沿白草河折而北往平武。据明代文献,白草羌、青片羌都是白马羌的一支,在南北朝至宋一段极其活跃。

由镇坪向北,明清时期的古道是沿着岷江,经过现今的镇江关、新塘关、西宁关、松潘县城、川主寺而北行的。从唐王朝于松潘进安镇置州一点分析,大概在唐宋时期也是沿着这条道路北行的。然而,通过实地调查,并向当地的药农了解,在南北朝时期,由镇江关折而北偏西行,沿着大姓沟而上,才是松灌支道的主干道。大姓沟沿岸都是草地,水源也极其丰沛,道路也比较好走。在这条道路的沿线,有许多邑落,应是比较理想的打尖之处。直到今天,药农、猎户还是走这条道路而不走松潘县城。追溯松潘县城直到唐代始兴起,而在此以前一直不见经籍的真正原因,应与这条道路的兴衰有关。由镇坪出发,经镇江关、大姓沟,可直接到达包座河上游。

由当地的牧民、药农的引导,我们由黄胜关出发,经西羊洞河、大玛河,来到了尕里台。尕里台是一片草地,由此向北往包座河中游流域的加阿卡古城,沿途所经之地,山低、草饶、水美,道路平坦,唯缺树木。这和文献记载基本相同。[①h]

2.迭部县加阿卡古城

由尕里台出发,北行,约100余里便来到了包座河的上游。沿包座河而下,沿线草地,不百里至加阿卡古城。加阿卡古城位于达拉沟(又称包座河)口南约15公里、甘南的重要的喇嘛教寺院勾洁寺约2公里。该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80米。城垣是由三种方法依次夯筑的:东城垣的内部是用纯黄土筑的;东城垣的外部是用土杂石包砌而成的;南城垣的外层先用纯黄土一层,然后再在其上砌垒一层细石块,余此类推,纯黄土的高度一般约30厘米,分3—4次筑成,细小石块和沙石层的厚度一般在10—15公分左右。三种筑造方法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筑造技术。城内依自然地貌形成三个台地。西南原是山坡,形成最高的一个台地;城中心原在山坡下,略事平整形成第二个台地;第三个台地在城的东北角,这里临河。古城的中央,有一个土杂石夯筑起的建筑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25米,垣残高1米,基宽1.5米,是城内仅存的建筑遗址。古城建筑在早期遗址上,故城内及城垣上残留大量彩陶片、夹砂灰陶片和少量细泥灰陶和红陶片。同行的迭部县文物干部还从城垣上挖出了一件有肩石斧。与城垣建筑时代相当的遗迹不多。该古城位于卡坝往包座、尕里台古今道路的必经之地,应该与丝绸之路河南道有一定关系。如果将该城与其北约5公里河东岸山崖上的烽燧、北约7公里河西岸崖壁上保留的古栈道遗迹[②h]、北约15公里白龙江南岸的卡坝古城联系起来考虑,则能得出一个由加阿卡往卡坝古今道路基本重叠的结论。

这座古城究竟是历史上的哪座古城?现据文献材料,结合考古调查,提出初步看法。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在岷县以西、氐道县以北并未建立过郡县。蜀汉时期,虽然姜维频频启用松灌道与曹魏争夺对西平、陇石的领导权,有可能经过这里,但在其所筑的岷江沿线“五围”中没有提到该城。这座古城地处甘松岭中段,疑其始筑城垣于东晋时期,是前凉张骏所筑甘松屯护军城。[③h]北周时,于此置恒香郡。[④h]卡坝古城的所在的常芬县隶于此地。[⑤h]唐初,这里是恒香县、恒香戍的所在地。[⑥h]由加阿拉古城出发,向北,傍达拉沟,穿山行谷地,约30里就到达卡坝古城。

3.卡坝古城

卡坝古城位于迭部县城东约50里、卡坝村东约2里,地当达拉沟水汇入白龙江水处的东岸。当地居民亦称其为达拉沟口古城。古城两面环水,一面环山,东边面对开阔地带,乃是一个难攻易守的战略要地。古城保存情况不十分理想,布局比较复杂。东城垣现已断为四段,中间有缺口,以这缺口为座标,东城垣的北段保存稍好,残长约40米,裂为两截,其基宽约4米,残高约4米,从断面看,有补筑的痕迹;南段裂为两截,偏南的一截东面略向外突,偏北的一截一直延伸到南山根。东城垣全长约110米。南城垣分成两段:一段,黄土夯筑,保存不好,另一段,从东城墙的南墙根引出,沿山修筑,一直修到山顶,然后再从另一端砌下来,与西城垣南头相接,其基宽约2米,残高1—1.5米不等。西城墙裂为两段,两当公路从缺口处通过。北城垣因修公路已被拆毁,遗迹荡然无存。值得注意的是,两当公路从城中心横穿而过,在城内的两当公路的南端靠西的一段,东西向又筑起一道城垣。城垣基宽约1.2—1.5米,残高1.5—2.5米,残长约60米。城内散布遗物不多。我们采集到几件布纹瓦片。这是青海地区吐谷浑时期比较典型的遗物。在我们之前,当地文物部门在此采集到两片白瓷片,据说是宋代遗物。就现状看,东城垣,南山上城垣,内城城垣分属不同筑造风格,有可能是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构筑的。

结合文物与文献,我们倾向于认为,卡坝古城应是南北朝时期的“三交口城”,《周书》作“三交口”。[①i]北周时置甘松防,后置芳州。[②i]隋时此地置常芳县,初隶芳州,后隶叠州西漒郡。[③i]唐初置常芬县、甘松府、芳州,神龙元年以后移县名,隶叠州。[④i]宋代以后,文献缺载。唐代,这里仍然是重要的战略要地,[⑤i]同时又是非常重要的商业口岸城市。[⑥i]

4.迭部然闹古城

由卡坝古城向西,沿白龙江而上,约50里至然闹古城。然闹古城位于迭部县城东约3里的然闹村内,两当公路穿古城而过。“然闹”,藏语是“城里边”的意思。古城建筑在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之上,故城内随处可见破碎的彩陶片。彩陶图案绚丽,质地优良。

然闹古城布局比较复杂,南城垣在两当公路南侧,共有三道。最南的一道城垣临白龙江,因地势而建,略呈变曲,全长约100米,残基约2米,高约1—1.米;其北是第二道南城垣,东段残缺,残长约50米,夯筑,其基宽约8米,残高约6米。第三道南城垣在第二道南城垣北侧约20米,残长约80米,夯筑,其基宽约8米,残高约6米,古城的西城垣有两道:偏西的城垣在拉拉曲西端,全长约250米,由北山顶的一个烽燧开始算起,自北而南,路向东折,越两当公路后,再度东折,贴拉拉曲下游,终于一个台地;偏东的城垣全长约120余米,在拉拉曲东侧,其由城正北的一个孤峰的西端引下,贴拉拉曲东岸而下,还未到两当公路就已消失。外侧西城垣基宽约8米,残高约4米,内侧西城垣遭破坏,基宽约4米,残高不足2米。

古城的东城垣只有一道,全长约170米,断为数段,其北从北山脚下引发,向南,横穿两当公路,再南因地势,略向西折,终端与南垣相接。从最北端残留的一段城垣看,东城垣由纯黄土夯筑而成,残高约8米,基宽在6米以上。

古城的北城垣有两道。偏北的城垣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北城垣在正北的孤峰上,全长约60米,基宽约1米,残高约0.5米。西段北城垣在孤峰和那扎山之间的拉拉沟上,全长约50米,基宽约2米,残高2米,土杂石砌垒。偏南的北城垣残破严重,大多地段仅存基址,依正北孤峰山根而筑,全长约90米,基宽约6米,残高约3米。偏南的北城垣有一段保存稍好。

在古城北侧的孤峰上,有一块长约70米、宽约60米的平地,平地平面呈等腰三角形,其上原应有一座古城,因部分遗迹尚可辨认。后来,这座古城被一喇嘛教寺院占据,现在遗址多为喇嘛教寺院建筑遗迹。据当地居民介绍,这座喇嘛教寺院于解放初期废弃。从孤峰的平台上向西了望,便可看到那扎南坡上的一个烽遂或角楼遗址,其与孤峰在几乎相同的海拔线上。其南端与西城垣外城垣相接,其东端与北城垣外侧城垣在同一直线上。在平台、独峰南山脚上城垣附近、外侧西城垣处采集到大量布纹瓦片、陶片和一些筒瓦残件。布纹瓦片如同卡坝古城所出。

据文献记载,然闹古城,最初是羌人的分布地,“历秦、汉、魏、晋、诸羌常保据焉。”[①j]十六国时,这里应是前赵“漒川屯”所居之地:“又石勒杀刘曜,骏因长安乱,复河南地,至于狄道,置武卫、石门、侯和、漒川、甘松五屯护军,与勒分境。”[②j]东晋时,吐谷浑控有此地,置西漒城:“西宏城东有西漒城,因山为名,可容四百余人。”[③j]后因是城置西疆公,并将该城作为吐谷浑南下岷江,筹建龙涸城的基地:“义熙中,阿柴遣其从子西疆公吐谷浑敕来泥拓土至龙涸、平康。”[④j]南北朝后期,北周逐吐谷浑,置叠州:“周武帝建德六年,西逐请戎,始统有其地,乃置叠州,盖取山川重叠为义”。隋时,一度废州、郡,而将其县隶洮州:“隋大业元年废叠州,以县属洮州”[⑤j]。唐初,州城筑在一座山上,“今州城在独山上,西临绝涧,南枕羌水”。这和我们在然闹古城调查的情况基本吻合。

另外,还有一条道路,是由川主寺出发,沿东岷江,向北,经明清时期的漳腊堡、镇边堡(现商巴寺)、柏木桥、卡卡沟、二塘、金线塘、弓杠岭、奠安塘、戎惰塘(现九道班)、踏藏,以及如今的东北寨、大录、达久、勾哇、加阿卡古城,至卡坝古城。由川主寺向北,我们是在一片细雨纷飞中启程,一过漳腊,汽车便进入一个南北向的走廊。走廊两面都是高山,走廊宽约200余米,绵延100多公里。古今道路就在走廊中展开。走廊的南半段山道平坦,农田片片毗接,但一过了小西天,渐入大山,道路在山谷中绕行。山上古木参天,谷中流水淙淙。越过弓杠岭,道路由上坡转为下坡。沿途谷深松少灌丛多。至踏藏,山势渐矮,海拔稍低。在踏藏,向当地居民了解,古代有路经此折而西北,越岷山中的拉玛克盖山口,直抵求洁寺,并由求洁寺沿包座河、达拉沟往卡坝。如今,采药的马帮、贩皮货的小商贩仍取此途往甘南、青海。

将以上的13个文物点连接起来,那么,我们 就会发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乃至唐初,由成都向北偏西,经灌县鲤鱼沱、汉代紫坪摩崖遗址、蚕崖关(茶关)、汶川桃关、佛堂坝、姜维城、茂汶汶山县城、茂汶较场坝佛教造像遗址、松潘镇坪龙涸故城、尕里台草地、迭部县加阿卡古城、卡坝古城、然闹古城,抵白龙江存在一条古道,这就是丝绸之路河南道蜀分道松灌支道所经;在尕里台以南,一直至汶川县的桃关,明代的关堡遗址保留较多,且完好,工程量也较大,这说明至明时,松灌丝道仍是官方非常重视官道驿路;在松灌丝道沿线,相继发现许多佛教遗址,例如成都万佛寺遗址、灌县灵岩寺遗址、汶川佛堂坝遗址、汶川威师佛教造像遗址、茂汶较场坝遗址等,多为南北朝至唐初的遗迹,表明这条丝道在南北朝时期仍是佛教比较繁荣的地区。文献记载,在南北朝时期,松灌丝道仍是西域向南朝输入佛教的重要线路。

注释:

①a 《太平御览》卷九一五三一,《诸葛亮》。

①b 《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引山谦之《丹阳记》。

②b 《周书》卷三十九,《辛昂传》。

③b 《周书》卷三十七,《裴文举传》。

④b 《梁书》卷五十四,《河南王传》。

⑤b 《宋书》卷四十五,《刘粹传》附《道济传》。

①c 光绪《增修灌县志》载:“鲤鱼沱,在治西绳桥下。”

②c 王国维:《水经注校》卷三十二,第1038页。

③c 玉垒关,因玉垒山而得名,位于都江堰市西门外约3里,耸立于岷江之侧的虎头崖上。光绪《增修灌县志》卷二《地志》记载该关建于唐初:“玉垒关,在治西一里,……唐贞观初年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唐代的玉垒关已毁,如今的这座玉垒关是在清代玉垒关的基础上于1975年重新翻修的。

④c 灵岩寺位于都江堰市西偏北约5公里的灵岩山中,故名。根据《灵岩纪略》的记载,该寺兴建于唐开元四年(716),由印度高僧阿世多尊者主持修建。此寺出土大量唐代石刻佛经,皆藏于山洞之中,又名藏经洞。灵岩寺藏经洞共有两处,一处在寺前上竹林寺之后,一处在寺右东获庙半崖间。根据现有资料,我们知道这两处藏经洞残存以下经卷:《大般若经》、《月灯三昧经》、《伽楞经》、《陀罗尼经》、《出家功德经》、《灌顶经》、《多罗宝经》、《右绕佛塔经》、《随求经》、《随求即德经》、《出家经》、《三味海经》、《随求即德陀罗民咒经》、《无量寿经》、《子因胜经》等。其中版经页上刻有“大唐大历三年”字样,这是公元768年。此次考察,我们也来到了灵岩寺,古迹所剩不多,均为现代建筑。残余下的石经经过拼凑,全部集中在一起,仅余16屏。灵岩寺里还有一座石质千佛塔,据塔上铭文,镌于唐开元四年(716)。佛塔通高3米有余,锥状。底围约7.5米,直径约2米,共分13层。最底两层为台座,其上刻浮雕式花纹,再上为千佛雕像,最下面三层千佛趺坐,有莲瓣式背光,以后各层佛像依次缩小,总数约800多个。关于此塔的形制,显然与中原汉唐时期的塔不同,而与印度、中亚一代的南北朝前后的古塔在风格上接近,同样,也和新疆早期千佛洞中的壁画中的一些塔的形制很接近。

⑤c 《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二。

①d 《蜀水经》卷一。

②d 道光《汶川县志》卷八。

③d 砖室墓在姜维城南约200米,为中原晋时常见的券拱式砖室墓。墓室呈长方形,弧形顶。目前发现的砖有纪年铭文砖、几何纹花边砖、钱币纹花边砖、乳钉纹花边砖等,砖长38、宽22、厚14厘米(另普查材料称0.27×0.10×0.04米)。墓室长4、宽3、高1.3米。其中一块砖上刻“太康六年九吉旦造作”字样。太康六年为公元285年。

④d 参阅道光《汶川县志》卷四《交通》;《增修灌县志》卷二《驿递》。

①e 岑仲勉:《理番新发见隋会州通道记跋》,史语所集刊,第12本,1947年。

②e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后汉志》第二十三,《蜀郡》,《续汉志》蜀郡汶江道下刘昭注引《华阳国志》佚文;《晋书》卷十四,《地理志》。

③e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二《剑南道》中:“汶山县,……本汉汶江县地,晋改为广阳县,属汶山郡。”

④e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二《剑南道》中:“周保定四年立汶川,隋开皇五年改为会州,大业三年罢会州为汶山郡。武德三年改置南会州总管府,贞观八年改为茂州,以茂滋山为名。”

⑤e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七十八:“石泉县至茂州中间经静州等族,本非大路,近年官员趋茂州多由此路行,故渐通商旅往来,在此引惹生事。本县(石泉)至绵州与茂州里数均适,又龙安县有都巡检,缓急可以救应,乞割石泉隶藏州,其旧入茂州路更不得开治。”

①f 以上资料参阅道光《茂州志》卷二《关隘》。

②f 以上分见《汉书》卷二十八、《后汉书》卷八十六、《晋书》卷十四、《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二、《新唐书》卷四十二、道光《茂州志》卷二。

③f 以上分见《晋书》卷十四、《宋书》卷三十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二。

④f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二。

⑤f 道光《茂州志》卷二,《关隘》。

①g 《华阳国志》卷八,《大同志》。

②g 《魏书》卷一百一,《吐谷浑传》。

③g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武帝永明三年。

④g 道光《茂州志》卷二,《关隘》。

①h 参阅黄沛翘《西藏图考》卷四《自松潘出黄胜关至藏路程》,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5页。

②h 烽燧耸于山巅,栈道残留于河西岸峭壁,道途不通,仅远远察看而未实地勘察。

③h 《晋书》卷八十六《张轨传》曰:“及石勒杀刘曜,骏因长安乱,复收河南地,至于狄道,置武卫(街)、石门、侯和、邯川、甘松五屯护军,与勒分境”。

④h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九《陇右道》上曰:“周明帝武成中,西逐诸戎,始有其地,乃于三交筑城置甘松防,武帝建德中改为芳州,领恒香、深泉二郡。”

⑤h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九《陇右道》上曰:“常芬县,下,本周隶置恒香郡,开皇三年罢郡,县属芳州”。

⑥h 《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志》曰:“恒香县,下,东北至州二十五里。贞观二年,寄理恒香戍。”又,中华书局本原作至州15里,而官本作25里,从官本。

①i 《北史》卷六十一《独孤信传》曰:“(大统)七年(514),岷州刺史赤水蕃王定兴兵反,诏信讨之。……信乃勒兵向万年,屯三交谷口。”;《周书》卷十六,《独孤信传》。

②i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九《陇古道》上曰:“周明帝武成中西逐诸戎,始有其地,乃于三交口筑城置甘松防,武帝建德中改为芳州。”

③i 《隋书》卷二十九,《地理志》上,《临洮郡·合川县》。

④i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九《陇古道》上曰:“武德元年,西边平定,复于常芳县置芳州。高宗上元二年陷于西蕃……管县三,……常芬县,下,郭下。……前上元二年陷于西蕃,神龙元年移县名,属叠州。……甘松府,在城内。”

⑤i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吐蕃传》上曰:“(贞元)八年(792),……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破虏于芳州,取黑水壁,焚积聚”。按:黑水在南坪县西北,当阴平南支道必经,是由扶州往叠州的必经之地。疑:黑水壁是黑水流域的一个要塞。然我们此次调查没有发现这个古城。

⑥i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吐蕃传》上曰:“吐蕃又请交马于赤岭,互市于甘松岭。”

①j 《元和郡县志》卷第三十九,《陇古道上》上,《芳州》。

②j 《晋书》卷八十六,《张轨传》。

③j 《太平寰宇记》卷一八八,《吐谷浑》引段国《沙州记》。

④j 《宋书》卷九十六,《鲜卑吐谷浑传》。

⑤j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寰宇记》卷二十七。

标签:;  ;  ;  ;  ;  ;  ;  ;  ;  ;  ;  ;  

松古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调查--江南丝绸之路的一个支路_吐谷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