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和干扰因素论文_郑敏琪

福建省福州市第六医院 福建福州

【摘 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分析干扰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以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贫血(26例)、肾功能衰竭(31例)、服用阿司匹林治疗(35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在本院中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贫血组、阿司匹林组及肾功能衰竭组患者中,毛细血管电泳法HbAlc检测结果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三种方法HbAlc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用于检测HbAlc的方法比较多,且易受多种因素干扰,报告结果时应考虑到检测方法及患者自身因素干扰,为临床提供合理准确的分析。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干扰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糖尿病诊断与监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目前,临床上可用于检测HbAlc的方法比较多,每种方法所具备的优势各不相同,而且有些方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例如血红蛋白变异体、血液系统疾病等,导致检测的准确性降低。本研究以4组不同人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毛细血管电泳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贫血(26例)、肾功能衰竭(31例)、服用阿司匹林治疗(35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贫血组26例患者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51~82岁,平均(63.4±3.2)岁;均符合贫血临床诊断标准。肾功能衰竭组31例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49~81岁,平均(63.2±3.5)岁。阿司匹林组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3~85岁,平均(62.8±3.1)岁,均服用阿司匹林1个月以上。另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7~72岁,平均(49.5±3.1)岁。四组人群一般资料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标本采集

患者组和对照组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注入到EDTA-K2抗凝管中,充分混匀,待检测用。

1.3 仪器和方法

患者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毛细血管电泳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HbAlc水平。先利用毛细血管电泳法检测HbAlc水平,检测仪器为Sebia CaPilary毛细血管蛋白电泳分析仪,利用HbAlc试剂盒进行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接着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检测仪器为DS-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最后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检测仪器为Becman Au5400全自动生化仪。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平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贫血组、阿司匹林组及肾功能衰竭组患者中,毛细血管电泳法HbAlc检测结果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三种方法HbAlc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毛细血管电泳法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临床诊断糖尿病及监测血糖控制效果,一项重要指标即为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目前,可采用的检测HbAlc方法比较多,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电泳法:此种检测方法是以糖化Hb所带电荷与非糖化Hb所带电荷为基础,因其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高选择性等优点而被用于HbA1c的检测,但其检测结果受药物、血红蛋白病等因素影响[1];(2)离子交换层析法:此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为电荷差异,血红蛋白(Hb)β链N末端缬氨酸(Val)与葡萄糖(Glu)结合后,会降低等电点,减少糖化Hb携带的正电荷,降低树脂附着力,在不同的时间内,Hb利用缓冲液(离子强度不同)进行洗脱,促使其脱离阳离子交换柱,之后以峰值下面积为依据,将HbAlc占Hb的比例计算出来,但在洗脱过程中,Hb变异体也会一起脱离,导致HbAlc的计算值存在一定误差,尽管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完善,但有些因素的干扰依然存在[2];(3)免疫学分析法:此方法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检测的,因而能有效避免电荷数改变引起的干扰,但其准确性会受到抗原决定簇、亲和力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Hb发生β链改变及红细胞寿命异常时,免疫比浊法同样会受到影响[3]。(4)亲和色谱法:此种检测方法在进行分析时,以糖化Hb结构及非糖化Hb结构为依据,利用糖化Hb与硼酸结合形成可逆性复合物,洗脱时,先分离出来的为未糖化Hb,糖化Hb通过山梨醇洗脱出来。此检测不受温度、尿毒症、胎儿Hb(HbF)等因素干扰,因其操作简单,用血量少,快速等特点可用于床边检测[4];

利用上述方法检测HbAlc时,存在的干扰因素总结起来,包含以下三点:(1)Hb变异体:Hb变异体不管是病理性或是生理性的,HbAlc检测的准确性均会受到此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判读检测结果时,也会受到一定的干预。多数Hb变异体发生突变的点为α链、β链或δ链。在β链上,缬氨酸替代了第6位的谷氨酸时,即会形成HbS,谷氨酸替代了第6位赖氨酸时,形成HbC,赖氨酸替代了第26位谷氨酸时,形成HbE,位于β链第121位的谷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时,形成HbD,当Hb的γ链替代了β链之后,即会形成HbF,这些Hb变异体的流行分布具备比较大的差异,最为常见的即为HbS、HbE、HbC、HbD,而在东南亚中,最为常见的为HbE[5]。(2)Hb化学修饰产物:Hb化学修饰作用也会影响HbAlc的检测结果,氨甲酰化Hb(肾病患者)与乙酰化Hb(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为常见的Hb化学修饰产物,高浓度尿素形成异氰酸,并与Hb N末端氨基酸相结合的过程即为氨甲酰化过程,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法、电泳法检测HbAlc时,检测结果较易受到此种因素的干扰,免疫化学分析法受到的干扰比较少,在尿毒症及非尿毒症患者中,含有相同的HbAlc值,但含有不同的氨甲酰化Hb值时,如果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法检测,尿毒症患者的HbAlc会高于非尿毒症患者,但采用免疫化学分析法检测时,检测结果的差距比较小[6]。(3)其他非Hb因素:Hb正常代谢为HbAlc检测的基础。任何影响红细胞寿命的因素均影响HbAlc检测,如贫血,大量失血,输血等,过快的代谢Hb使得HbAlc的检测结果降低。当贫血患者为缺铁性贫血时,会因提高衰老红细胞占据的比例,使HbAlc检测假性增高[7]。

综上所述,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时,应综合考虑仪器的干扰及患者所存在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建标,江利爱,张玲等.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常见干扰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8):58-59.

[2]李俊敏,杨莹,董旭婉等.两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法的比较[J].现代食品科技,2016,32(01):284-289+319.

[3] 彭颖斐,吴炯,郭玮等. 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1c的性能评价[J]. 临床检验杂志,2012,30(6):410-413.

[4]童华诚,袁群,张美等.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测定HbA_1c效果评价[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0):737-739.

[5]徐胜男,温冬梅,张秀明.血红蛋白变异体对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干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7):2345-2347.

[6]索艳,李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02):210-213.

[7]于秀娟,欧超伟.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9(10):4930-4933.

作者简介:郑敏琪、女、汉族、福建福州人、1984年7月、本科学历、检验师

论文作者:郑敏琪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和干扰因素论文_郑敏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