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丽梅

张丽梅

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普外科 河北 秦皇岛 066002 作者简介:张丽梅,女,1969年出生,河北医学院本科毕业,华北煤炭医学院硕士学位,现任职于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摘要】 目的 探析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0年1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56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组,肠内组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组给予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胃排空恢复时间,并比较CD4+/CD8+比值、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肠内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胃排空恢复时间均短于肠外组P<0.05.肠内组CD4+/CD8+ 和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水平显著高于肠外组P<0.05.肠内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组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其营养和免疫状况,促进体重增加,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患者;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疗效【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32-01

目前,胃肠道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多通过手术治疗,但术后肠道屏障功能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合适的营养支持非常必要,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营养支持包括肠内和肠外营养两种方案,但肠内营养由于其众多优势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1-2].本文探讨了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0年1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56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在确诊后选取手术治疗,将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和合并其他全身疾病患者排除.所有患者知情同意.随机分组,其中肠内组28例,男女分别14例和14例,患者年龄均最小35 周岁,年龄最大者为78周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1.45±1.23)岁.疾病类型包括结直肠癌12例和胃癌16例.肠外组28例,男女分别13例和15例,患者年龄最小31周岁,年龄最大者为71周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1.72±1.62)岁.疾病类型包括结直肠癌10例和胃癌18例.两组年龄和性别、疾病类型可比性高,P>0.05.

1.2 方法 肠外组给予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给予静脉置管,术后早期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肠内组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第一天经鼻营养管给予500ml 等渗葡萄糖溶液,以20-35ml/h的速度输注第二天改用肠内营养制剂,选用乳白色无味液体-能全力为营养液,第一天输入总量为500ml,速度为30-40ml/h,之后每天输入总量增加500ml,输入速度也随之增加一倍,从第四天开始,根据每天2000ml的总输入量输入,持续该剂量治疗1周.肠内营养干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现象的观察,并根据患者症状适当调整输入速度或输入量[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胃排空恢复时间,并比较CD4+/CD8+ 比值、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资料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肛门排气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CD4+/CD8+ 比值、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水平均属于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X±s)表示,t检验,并发症属于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则认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2.1 肛门排气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和CD4+/CD8+ 比较 肠内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胃排空恢复时间均短于肠外组P<0.05.肠内组CD4+/CD8+ 显著高于肠外组P<0.05.见表1.

表1 肛门排气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和CD4+/CD8+ 比较(X±s)

3 讨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对免疫功能和机体恢复质量影响大,目前临床上关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作用尚无清晰定论,但值得肯定的是,两者对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均有效,且可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4].但肠外营养支持中因输入过量葡萄糖和脂肪乳剂,看对免疫细胞吞噬作用和免疫球蛋白糖基化反应产生抑制,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早期肠内营养更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可促进胃肠功能和胃肠结构的快速恢复,可促进其肠道蠕动和肠道激素释放,还可改善术后营养状况,提升抵抗力,也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维持有良好作用[5-6].通过早期肠内营养物质的补充,血管内外渗透压得以维持稳定,可促进胃肠道水肿黏膜组织恢复正常的细胞形态,并促进其正常生理作用的恢复,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和胃排空恢复时间.另外,早期肠内营养物质的补充使得机体缺乏的蛋白质得以补充,因而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有助于提高血清白蛋白等的水平.同时,其可有效纠正胃肠道肿瘤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状态,促进T淋巴细胞功能的恢复[7-8].

本研究中,肠内组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组给予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结果显示,肠内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胃排空恢复时间均短于肠外组,CD4+/CD8+和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水平显著高于肠外组,且肠内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和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组,说明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其营养和免疫状况,促进体重增加,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宋振鹏,丁明胜,黄金叶等.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内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对照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17):2250-2252. [2] 陈显荣.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15(5):15-17. [3] 韩东,罗加兴,黄秋林等.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比[J].中外医疗,2014,22(17):23-24. [4] Nagano,T.,Fujita,H.,Tanaka,T.etal.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comparingantioxidant-enrichedenteralnutritionwithimmune-enhanGcingenteralnutritionafteresophagectomyforcancer:Apilotstudy[J].[ Surgerytoday,2013,43(11):1240-1249. 5] 谭月英,徐慰婕,何绍勤等.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31(1):118-119. [6] 刘博.胃癌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7(13):135-137. [7] 黄先龙.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起始时间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6(5):144-145. [8] 王彪.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起始时间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3(16):3650-3652.

论文作者:张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