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步入转型关键时期,工程造价管理日渐引起建设企业的高度重视,这是由于该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模式,并对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建议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造价控制
前言:
我国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采用与计划经济相配合的定额计价,该模式虽然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过一定积极作用,但早已不能满足我国发展需要,这也是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模式在我国实现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而为了进一步提升这种应用的有效性,正是本文围绕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模式概述
1.1概念
结合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施工现场条件、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法定技术标准、项目划分,即可通过计算得出工程量清单,该清单可较好用于编制标底、投标报价使用。在工程量清单的支持下,投标人能够结合各类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风险后完成自主报价,招标人由此即可结合评标细则选择投标单位。
1.2特点
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模式具备强制性、实用性、竞争性、通用性特点,强制性特点主要表现为必须遵守统一制定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方法,实用性特点则体现在工程量计算规则简洁明了方面,竞争性特点源于所有工程投标人可视具体情况报价,通用性特点指的是该定价模式与国际接轨[1]。
2.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建议
2.1将设计部门纳入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程序
为保证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模式较好服务于工程造价控制,本文建议结合设计图纸、设计部门保证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的高质量推行,具体策略建议如下所示:(1)严格审查设计图纸。需结合建设部出台的规范对设计图纸开展深入、严格审查,具体审查过程需关注设计的安全性、设计方案合理性、施工图设计文件规范性,同时还需要尽可能控制工程量、降低设计错误率、保证施工图设计完整性。(2)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程量清单编制前应开展施工图纸会审,设计单位、施工技术人员、清单编制单位、工程监理均应才遇到该会审中,以此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图纸可能存在的材料设备技术参数不明确、图纸设计描述不清、数据差错等问题,会审过程的专业性必须得到保障。(3)规范工程变更程序。工程变更意味着工程量变化。材料替代等不可预见问题的发生,因此必须落实“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办法,实现工程变更与建立工程师审查的捆绑,以此实现工程变更严格控制,即可进一步控制工程造价。(4)加强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规范了解。必须保证设计部门真正认识到工程量清单的重要性,实现设计规范与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规范相结合,同时不断更新工程量清单即可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更有力支持[2]。
2.2重视施工合同的管理
虽然工程量清单属于施工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我国现阶段存在招标工作结束、施工合同文件签订后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优势无法继续发挥的情况,因此本文建议订立符合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需要的施工合同,具体策略建议如下:(1)制定标准合同文本。首先需要制定标准的合同文本,该文本必须与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高度契合,以此保证合同文本全面反映相关法律法规、各方义务与责任。(2)改进工程付款方法。合同必须包含保证金制度,同时需涉及工程进度款支付办法,同时需重点关注工程量清单错误情况下单价调整、措施费与风险金的分配。(3)建立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合同文本还应明文规定合同争议解决机制,由此方可在出现问题后最大程度利用行业自律约束力和人才密集优势。(4)遵循原则、加强审核。合同订立过程双方必须坚持诚实信用、平等原则,同时需做好审核工作,合同内容的完整性、措施的严谨性也必须得到关注。
2.3建立企业定额动态管理体系
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我国现阶段很多施工企业存在不具备大规模构建企业定额条件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容易对工程造价控制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建议施工企业不断结合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编制内部定额,由此建立企业定额动态管理体系,图1为企业定额动态管理体系示意图,具体的体系建设应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1)结合国家基础。施工企业需要结合国家统一定额基础,同时结合自身企业实际确定施工适用的定额子目。(2)参考企业实际。为科学测算定额子目的材料、机械、人工消耗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技术水平、科学管理水平以及施工组织,这一环节应围绕实体性消耗量展开。(3)发挥自身优势。不同企业具备着不同优势,为保证定额动态管理体系较好服务于工程造价控制,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建立详细的单价数据库,该数据库应包括材料单价、人工单价等内容。(4)制定费用标准。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实力确定各项费用标准。(5)完善定额。结合市场发展现状与自身竞争策略,最终建立并完善定额。值得注意的是,定额动态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守动态管理原则,企业管理水平、社会生产力、市场竞争的变化均需要在体系中得到体现。
图1 企业定额动态管理体系示意图
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模式具备较高实用性。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将设计部门纳入工程量清单造价计价程序、重视施工合同的管理、建立企业定额动态管理体系等具体策略建议,则证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因此,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本文内容能够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兵.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7(21):217+222.
[2]顾影畅.刍议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J].商,2016(20):18.
论文作者:朱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造价论文; 工程量清单论文; 定额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企业论文; 模式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