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论文_胡美芳,万慧

浅析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论文_胡美芳,万慧

胡美芳 万慧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 3308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8例,对其均进行溶栓治疗,同时结合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治愈出院的有45例(93.75%),其中再通的有21例(46.67%);死亡的有3例(6.25%),治愈出院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5.5±9.5)天。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3-0040-02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因持续性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主要症状为胸骨后疼痛,常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而采取及时的溶栓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的效率,减少患者梗塞面积和死亡率,但临床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下面本文就我院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和护理干预的分析,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6.5±7.9)岁。所有患者均经详细检查后确诊,属于前壁梗塞的有9例,前间壁梗塞的有2 例,下壁梗塞的有24例,下壁合并正后壁梗塞的有5例,广泛前壁合并高侧壁梗塞的有8例。

1.2 方法

1.2.1 溶栓治疗前护理 ①一般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吸氧治疗,通过给氧加强患者心肌供氧量;进行心电图监护,观察患者心肌损坏程度;对出现严重疼痛的患者,立即让其卧床休息,尽量控制心肌氧量的消耗。②心理护理。患者因病发会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害怕或焦虑等,护理人员需耐心、和蔼的与之沟通,根据其焦虑的程度与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告知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控制激动的情绪,不仅可以减轻心脏的耗氧量也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讲解一些相关疾病知识,本院的治疗方法和技术等,减少其内心疑虑;不断鼓励患者要增强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③术前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患者血型配好备用血,准备好溶栓药物并为患者建立好输液通道等;同时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有无病史或手术等排除溶栓禁忌症。

1.2.2溶栓治疗时护理 ①溶栓治疗。取尿激酶150万U推注到100ml生理盐水中稀释溶合,给予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滴注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2],应注意的是在溶栓前先取300mg 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给予患者口服,待溶栓治疗结束后取5000U的低分子肝素钙给予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治疗,肝素钙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一次,连续注射5到7天。②病情监护。溶栓治疗时应严密监视患者血压、脉搏、心电等各项生命体征;同时注意观察溶栓是否成功;对患者的用药反应要时刻观察,是否有发热、皮肤红疹等。

1.2.3溶栓治疗后护理 ①病情护理。溶栓结束后护理人员仍需严密监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其是否伴有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同时给患者进行心肌酶检测并记录其结果;溶栓结束后护理人员需按照医嘱采用抗凝药物给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或大小便颜色异常等情况,一定发生异常需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对症措施处理。②饮食护理。患者病发及治疗后,24小时内禁止进食,24小时以后应以流质食物为主,注意要以低脂肪、低胆固醇和少盐为宜,采取少食多餐的形式,食物不宜过冷或过热,避免引发心律失常等。③防止便秘。由于患者需卧床治疗,为避免其发生便秘及用力排便的情况,护理人员可每天早晨使用温开水将20ml蜂蜜熔化给予患者服用[3],并告知其家属可适当的轻柔患者腹部,帮助其肠胃循环,减少排便用力的情况,若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时可适量选用泻药或开塞露等进行治疗。

2.结果

48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治愈出院的有45例,占93.75%(45/48),其中再通的有21例,占46.67%(21/45);死亡的有3例,占6.25%(3/48),其中因心力衰竭导致死亡的有1例,因心律失常导致死亡的有2例;治愈出院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5.5±9.5)天。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心肌梗塞的治疗临床目前主要采取溶栓治疗,溶栓可以将堵塞的冠状动脉进行再通,利用尿激酶的降解作用[4],将阻塞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等进行降解,促进血液再循环,从而达到溶栓目的并减少梗塞的范围,从而提高心肌梗塞的治疗效果。但临床为了进一步加强溶栓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同时进行了临床护理干预,以此来达到提高溶栓治疗效率的目的。通过本文的探讨发现,在给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再通率及治愈率均明显提高,说明溶栓护理干预的有效性。通过对患者进行溶栓前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行溶栓治疗时的病情监护,加强了溶栓治疗的安全性;通过溶栓治疗后的饮食护理、病情护理和便秘护理,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率。总之,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红霞.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疗前沿.2013,8(03):119-120.

[2] 闫瑞云,宋国军.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J].医学信息.2008,21(08):1410-1411.

[3] 张静.32例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02):84-85.

[4] 王秀梅.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236.

论文作者:胡美芳,万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月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8

标签:;  ;  ;  ;  ;  ;  ;  ;  

浅析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论文_胡美芳,万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