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思考论文_南文静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思考论文_南文静

南文静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中学 712000

【摘要】新的环境要求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自我探究、合作协助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快速适应,转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全才而付出。

【关键词】高中教师 师生角色 理念改变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2-024-01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地位也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同时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统一模式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一、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改变

首先,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应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师生、生生合作为左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要将自己的定位,从灌输者转变到引导者、合作者的角度上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问题转化的能力,要能够善于去发现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并以数学的方式解决。所以,不仅要把数学教学活动搞好,还要将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发现数学的实践活动课,通过设计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感知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学生要对学习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要为自己而学,必须积极主动探知,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方式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发展自我。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

1、教师应具备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达到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教学能力。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对新课标深刻认识、整体把握,以新课标为指导,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逐步形成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数学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数学的看待问题,数学的思考问题,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可以灵活运用新课程教材。在领会新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新旧教材变换之处,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高考的动向,结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学会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才能让学生养成知识发现、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3、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反思: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教法是否适合所教对象、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是否有遗留问题等。通过研究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来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结合观摩课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充实自己。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要求,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学好数学,使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南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思考论文_南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