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0)04—0001—06
对青少年进行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几十年来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这方面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但是这项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工作的成效也越来越难以取得。我认为,如果我们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从整体思路上有所改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很困难的。下面我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学术界同仁讨论。
一、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唯理性倾向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视政治理论灌输而忽视高尚情感培养的倾向。政治理论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反复修改的法定教学大纲,有比较系统的教材,有严格的考核办法,有培养师资的专业。而对青少年情感的培养则较少关注,没有自觉的指导思想,没有严格的要求,没有可遵循的规范,没有系统的制度性的措施,没有法定的地位。在一些人看来,只要能把政治理论灌输给青少年就行了,好像有了正确的理论就万事大吉了。
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却不是这样的。诸如金华第四中学学生徐力以极其惨忍的手段杀死自己母亲,温州永嘉县桥头镇中学生为勒索钱财而杀害自己的同学的恶性事件,近年来已发生过多起;有的中学生仅仅是为了体验一下抢劫带给人的刺激感,而结伙去实施抢劫,伤害他人。这些青少年能作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绝对不仅仅是出于无知、出于缺少法制观念,也不能大而空地归之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确切地说,他们缺乏人性,他们的情感世界如同一片荒漠,根本不具有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情感基础。十几年前关于张华救老农的那场讨论中,一些人认为,要不要救人先要看被救者是否值得救,若救人者在知识、能力、前途诸方面都超过被救者,救人者就不应冒险去救人,万一失去了生命,那就是不值得的。过了十多年后,有人把这种思维称之为“冰冷的理念”[1], 意思是说这种思维没有一点人道精神在其中,完全是一种冷冰冰的利害计算。这些人能想出这种“理论”,首先是由于他们的心是冰冷的。如果不能设法先把他们的心暖热,那么对他们进行政治理论的教育是很难收到实效的。
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要使他们的各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发展,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与灵魂。而构成健全灵魂与人格的不仅有理性,还有情感。一个人的情感得不到培养,他对于崇高、善良、美好、真理、尊严缺少认同,没有受到或很少受到这些高尚情感的感染,那么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就不会产生追求高尚情感的激情,对于真善美就会缺乏向往。这种人没有强烈的分辨崇高与卑下的欲望,他的爱憎、是非、美丑观念大多是模模糊糊的,或者是受本能的支配,或者是受外界的庸俗时尚支配。这种人的灵魂与人格都是不健全的。
我们把问题缩小一点,仅以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论:如果受教育者没有高尚的情感作基础,理论教育是很难奏效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 如果我们的教育对象蔑视崇高,对真善美毫无兴趣,如果他们只爱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只有冷漠,那么想让他确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一种空想。理论这个东西,所讲的只是一个事物是什么,其规律是怎样的。把理论讲得再正确、再清楚,都不能保证听讲的人必然会相信它,会把它当作自己的信仰去实践。一个人是否会信仰一个理论,是否会去实践一个理论,首先取决于他在情感上是否倾向于它。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只有以学理的形式存在时,它们才是理论。具体的存在于人的行为中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都是一种情感。集体主义就是爱祖国、爱民族、爱社会超过了爱自己的情感;反之就是个人主义。到底更爱哪一个,是个人的一种情感。
理性对于情感来说,犹如种子对于土壤。没有这个“土壤”,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授的理论,只能以知识的形态被人接受,然后把它储存在自己的记忆中,而不能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理想与信念。情感是人对外物的一种态度,它内涵着人与外物的关系,爱与恨、亲近与疏远、认同与反对、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排斥……这种态度不是通过明明白白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但它是人内心中的一种语言,是人与自我讨论过的。这种讨论其实是一种价值的判断与选择。情感的作用是在主体与对象、受教育者与所接触到的理论之间,架起桥梁或是切断联系,它可以推动理论转化为实践,使言变为行,使知识具有生命力,变成人的信念。对于我们的政治教育来说,我们不能不重视情感的这种作用。没有高尚的情感作基础,我们所讲授的道理就不可能在人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我们的社会上有许多见死不救的事情发生。在青少年中,知行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以为这并不是人们不懂得其中的道理,而是只知其理却无其情,没有那种由强烈的爱或恨产生的推动他们把道理付诸行动的力量。
诚然,如果说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根本就忽视了对青少年的情感培养,那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从来都在提倡与进行着爱国主义的教育,在各种层次的德育大纲中,爱国主义都占有突出的位置,“五爱”的要求也是明明白白写在宪法上的。但是,写在纸上的东西并不等于实际做的东西;对某一方面情感培养的重视也不等于建立起整体的情感培养的概念。爱祖国、爱人民,只是整个情感中的一部分。把高尚的情感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人的培养教育中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区别而又是相辅相成的另一类要素而加以培养的问题,在我们的指导思想与实施方案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情感培养没有周密的规划,在指导思想上若明若暗,在具体实践中断断续续,似无似有。这种情况若继续下去,不仅是政治理论教育缺乏情感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青少年的人格不完整。
二、建立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是以政治理论为基本内容的。但是,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从人接受理论的过程来分析,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人们接受一个社会政治理论是很困难的。历史是生活。不讲历史而只讲理论,人们只能把这种理论当作一种与己无关的知识来接受。而如果把政治理论纯粹当作一种知识来对待,那是有悖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的,因为它不能化为起实际作用的信仰与理想。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近代以来的世界与中国的历史密不可分。对于近代以来的世界与中国的历史若是知之甚少,或是以一种错误的历史知识为基础,那么对于我们讲授的理论就很难理解了。不了解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欺侮、压榨、侵略,就不会有憎恨帝国主义的情感;不了解中国人民近150年来为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就不会感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不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过程以及我们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就不会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价值;不了解旧中国的落后,就不能感受到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领导的意义。一句话,如果缺乏近现代史的知识,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就不会有深刻的理解与认同,更不会对它们产生热爱之情,不会把它们当作理想信念去为之奋斗。
人们都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人们认识现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否则他就把握不住自己在现实中的位置,就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然而人了解历史的欲望,却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因为历史不会直接妨碍人的生活。虽然历史不会对人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影响,但历史对现实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间接影响。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间接联系人们无法摆脱它,可是又感觉不到。不进行有关历史事实的教育,人就会陷入一种思维的片面性,即不能从现实与历史的联系中准确把握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让青少年了解近现代史,是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正确对待现实的重要问题,这是实际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历史教育是有的,小学高年级与中学有历史课。但是近现代史的分量不够,太概括,具体材料少。概括则抽象,抽象则不能动人之情感,不能动人情感就不能触动人的心灵,不能使人们产生爱与恨。不能动人情感的历史教育只是历史知识的教育,不是政治思想教育。如果能明确地把近现代史与建国以来的历史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之中,加大分量,多用具体历史事实说话,那么历史自身就会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起到崇高情感的培养的效果。
我之所以提出要把近现代史的课程纳入思想政治体系,一方面是为了发掘近现代史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这门课的地位。从以往的经验看,历史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是没有多高的地位的,常常会被砍掉。总结历史经验,我认为我们应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建立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把近现代史的教育堂堂正正地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
关于必须向青少年进行近现代史教育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仅对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书粗略统计,自1989年8月至1997年7月,江泽民关于要进行近现代史教育的谈话就有20余次[3]。 江泽民同志虽然没有明确说要把近现代史的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之下,但是他都是在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时,谈论要对青少年进行历史知识教育的。他所讲的历史教育,是服务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把近现代史的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是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体系的。
三、改进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青年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称之为说教,他们形成这种看法有极复杂的原因,涉及教学过程的直接原因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太抽象,太枯燥,有些内容甚至是深奥难懂,不易把握,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对青年缺乏吸引力。客观地说,学生们的这种感觉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绝大多数讲授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都为此事伤透了脑筋,多数人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进行着探索。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等要求提出了多年,教师也在努力去做,但是只有少数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大的范围看,政治理论教学的沉闷枯燥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局面没有根本性的扭转。我认为,作为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我们原来培养政治理论教师的模式有缺陷。要比较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革我们培养政治理论教师的模式。
我们的头脑中有一个习惯了的、然而是不太正确的概念,即我们以为只要有了专门的知识,这个人就可以做这个学科的教师。在这样一个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开设了与政治理论课相关的专业,把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到学校作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当我们发现一些教师教学效果不太好时,总以为是教师的理论水平不够,就送他们去那些有名的学校去听一段时间的专业课,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这种作法在一些人身上是起作用的,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没有明显的效果。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教师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就有许多专门的职业技能,需要从业者具有相关的素质。做教师的人固然必须具有专门的知识,但专门知识只是教师应具有的诸多素质中的一种素质。除此以外,他还应有相关的多种素质与能力,比如,政治课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有人格魅力,否则你讲的东西别人不信。而我们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所关注、所着力的只是知识,对教师必备的其他素质、能力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虽然一些师范院校也开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但仍然停留在知识理论的范围,缺少具体能力的培养。一个人学了几年师范,毕业实习只有两个月,只讲一两节课。如果这种状况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得到改变,而要求教师登台后就能把课讲得很好,那就只能说这是一种不合情理的要求,因为你就没有培养他的那种能力。
要改变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就必须改革旧的政治理论教师的培养模式。首先应该正式设置硕士层次的高校政治理论课师资专业。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师资来源于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而这些学科的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培养目标、实际培养的着力点,不是政治理论教师,而是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人才。他们学得比较专、比较深,但对政治理论的总体涉及较少,分析解决综合性问题能力较欠缺,尤其是缺乏讲课能力的培养训练。由于本来就不是当作高校政治理论教师培养的,所以自然就不在这方面做工作。他们是否具有教师职业所应有的其他专业知识以外的素质与能力,那就要看他们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了。如果硕士层次教育能明确设置高校政治课师资专业,能对教师所需要的素质、能力加以全面培养。我想一定能够普遍地把政治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高一步。其次,进入此专业的人,必须是在本科所学专业之外,重新选择政治理论范围内的另一新专业,同时开设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的课程,开设社会科学综合知识学习的课程,以便拓宽他的知识面与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三,在读研究生期间,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百十个课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以便他的实际教学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
如果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能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分析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几方面下功夫,同时能使他们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追求真理的激情,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就会给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一番新气象。
四、教材编写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讲课要有针对性
一些调查表明,在青年学生中起码是在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着学历越高思想越混乱的情况。从一定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能大惊小怪,以为天要塌下来了;换一个角度看,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应当研究解决。
说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因为随着学历的提高,看到、听到、接触到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自己所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两方面的问题汇集到一起,个人对这些问题又想不清楚,所以出现了学历越高思想越混乱的现象。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成熟过程来说,这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此种现象也不仅仅是存在于思想政治领域,在所有的科学领域应该说都有这种现象。这是人的认识发展过程的一个普遍现象,所以不必大惊小怪。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又是一件令人忧虑的事,它表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某些环节上存在着问题。我曾经向一些在校的大三学生作调查,问他们十几年的学生生活中,哪一段所受的思想教育的印象最深、最起作用。34人中有17人回答小学学的东西最起作用,6 人回答初中学的最起作用,其余11人未作回答。有一位学生说:初中学的东西起的作用最大,那时他是非常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而高中阶段主要是准备高考,什么也顾不上想。进入大学以后接触到各种思潮,开始变了。思想不是那么单纯了,产生了一些疑惑、混乱。当我问他们小学与初中所学的什么内容最起作用时,他们一致认为主要不是政治理论起作用,而是一些先进人物、革命先烈的事迹、英雄精神在起作用,影响很持久。把理论教育与典范教育相比较,典范教育的效果胜过了理论教育的效果。
这些学生所谈的问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如果把青少年教育的过程分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段,那么后两段特别是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比较艰巨,这一段存在的问题较多,与学生思想发展的要求不太适应。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一些人说是由于学生对学理论不感兴趣。他们说,把政治理论作为自己专业的人,普通学生中对政治理论感兴趣的人,是不会埋怨理论枯燥的。认为理论枯燥的人,是认为理论对他们没有什么用处。他们平时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你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启发他进行思考,他会感到很突然,摸不着头脑,进入问题就非常慢。启发的效果是有一些,但非常不理想,所以政治理论学习的收效不大。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对政治理论课都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解决这个矛盾,只能改革我们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解惑释疑的作用;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学生乐于接受。
那么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我们看一看手中的教材吧。高校的政治理论课不同于政治理论专业的专业课,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沿着这一逻辑推论,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内容体系与专业教材的内容体系也不应相同。但是,仔细研究一下我们手中的教材就会发现,书中所讲的内容在体系上与专业教材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总体的字数减少了,论证中的史料减少了,具体的例子减少了。但是理论框架没有变化,所涉及的问题没有减少,繁琐的学术论证没有减少。这种从表面上看来比专业教材薄了许多的教科书,比专业教材更加枯燥无味,更加难懂,更加难以使用。因为它删掉了许多解释性的语言,删掉了一些史料,删掉了一些可供理解的例子,所剩下的只是干巴巴的骨骼。这种教材上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一个命题,都要作详尽解释,否则学生不明白。然而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只能连滚带爬地往前赶进度,在这种情况下,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学生不满意,觉得这种课没有意思,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在教学方法上,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唱“独角戏”,学生的参与很少。教学手段单一,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很少,生动形象的对学生能产生吸引力、能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情感的音像教材才露了一个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以往,我们强调要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管理者认为这种改革主要是教师的事。从现在看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固然是每个教师都应承担的责任,但是最重要的改革应当是改革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改革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其中包括改革考试方法。这三者在总体上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总目的的实现程度,而且对具体的教师个人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有一种制约作用。不从制约事物的关键处入手,改革难以有大的作为。
收稿日期:2000—05—09
标签: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历史知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