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区养牛业的发展及其启示_肉牛论文

我国农区养牛业的发展及其启示_肉牛论文

我国农区养牛业的发展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我国论文,农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4省养牛业蓬勃发展, 已形成了“中原养牛带”,我们的研究将以这一现象为分析重点。在分析养牛业的后续加工阶段时也将利用四川的材料。

一、养牛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突破

1978年以来,我国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与种值业产值之比在1978年时仅为1:6.7,1988年上升为1:3.2,而1995年则达到了1:2。 这一产值比重的变化反映了畜牧业在我国农业部门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在畜牧业的发展中,近年来养牛业的兴起又尤为引人注目。

80年代以来,中国的养牛业平稳增长,而进入90年代,肉牛饲养业迅猛发展。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表明:1980—1995年,全国牛的存栏量从7168万头,发展到12667万头,15年间增长了77%。1995 年末的存栏量中黄牛占75%,乳牛和水牛占25%。由于养牛的目的正在由使役转为肉用,所以,牛肉的产量增长更快。1980年牛肉产量仅为26.9万吨,而1995年大幅度上升为409.2万吨,增长了14.4倍。

近年来我国养牛业的发展在世界上也是最快的。1980年至1994年世界牛的存栏量以0.6%的速度增长,而中国牛存栏量的增长速度高达4%,高于巴西的3.7%和印度的0.8%。现在我国的牛存栏头数已超过美国,仅次于印度和巴西,位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在过去的10多年间始终徘徊在370—390公斤,但是猪牛羊肉和禽蛋的产量却成倍地增长。谁都知道,生产一单位的肉类需要数倍的粮食,因此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动不大,而人均肉类占有却大幅度增长,对于外国专家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事,并使他们关于中国将大量进口粮食的预测屡屡失败。这一畜牧业发展的成就要归功于:(1)饲养效率的提高,如生猪饲养周期缩短且头重上升;(2)饲养结构的调整,节省饲料的家禽、淡水鱼和肉牛的高速增长改变了中国的饲料结构;(3)充分利用了粮食秸秆、棉籽饼和青草等各种粮食替代物。上述三个因素中,饲养效率仍有提高的余地,但是进一步缩短饲养周期可能意味着饲养方式的改变,从而大量增加粮食饲料,对饲料粮的需求会更强烈;调整畜牧业的结构(包括大力发展养牛业)以降低饲料消费则仍有很大潜力;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展食草牲畜仍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农业部、航天部701所等6家研究机构对牛羊肉的饲料转换率估计不同,多数估计在2.0—3.4之间,但是所有的研究都确认一条,即中国牛肉的饲料转换率比猪肉高。这一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即使是规模化的育肥场,其肉牛增重与精饲料的比也只是1:3.3。 而户饲养的肉牛的肉料比更低。而且农户养牛只喂少量的玉米,精料中包括人不食用的麸皮、豆饼以及猪等单胃动物都不食用的棉籽饼。据河北省畜牧局调查,河北农民养牛的精饲料中棉籽饼占50%以上。我们在其它几省调查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果。因此实际上养牛业中粮食和粮食副产品的消耗比一般所说的精料还少。牛和羊属于反刍动物,它们具有微生物发酵过程的消化系统,可以从粗纤维植物饲料中吸取养分,这是单胃动物,如生猪、家禽所做不到的。

发展养牛业可以增加肉类产出,同时节省粮食饲料,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其它作物的副产品。因此农区养牛业的兴起不仅为我国养牛业发展开拓了新路,而且为在有限的粮食增长的前提下满足中国人的食物需求提供了线索。

二、养牛业发展的原因和地域特点

中国养牛业的迅速发展是因为:①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肉类消费需求多样化提高了牛肉价格,从而激励农民增产牛肉;②家庭农业生产经营与科学技术推广体系结合,提高了养牛业的水平;③粮食产量的提高为养牛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④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力支持成为养牛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养牛业发展在区域上相对集中,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四省的牛存栏量占全国的比重不到30%,但是1994年四省牛存栏的增量占全国存栏增量的65.3%,在1995年的增量中也占55.9%。上述4 省已形成了我国的“中原肉牛带”。

在上述养牛大省内,生产区域分布同样地相对集中。河北省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唐山、廊坊、 沧州、 邯郸、 承德等地区, 1994年上述6个地区出栏量为181.73万头,占全省11 个地区出栏总量的77%;河南省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周口、商丘、驻马店、南阳、平顶山等地区。1995年上述5个地区出栏量为307.19万头,占全省17 个地区出栏总量的70%;山东省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菏泽、滨州、聊城、德州等地区,1995年上述4个地区出栏量为381万头,占全省17个地区出栏总量的80%;安徽省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阜阳、宿县、蚌埠等地区,1995年上述3个地区出栏量165.85万头,占全省16个地区出栏总量的91.5%。

在相同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中,养牛业在中原传统农区的迅猛发展主要是因为这里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和人力资源。河南、山东、安徽和河北四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分别居全国的第2、3、5 、 6 位。 1994年河南、安徽、河北三省占了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的32.2%。畜牧业的发展为这些劳动力提供了农业内部就业的机会。

四省所处的黄淮海平原地区又是我国小麦和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粮食产量增长较快的一个地区。 1995 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达到9331亿斤,比1984年增产了1186亿斤,而其中玉米增产了771亿斤, 小麦增产了283亿斤,分别占粮食产量增加额的65.1%和23.9%。 而河北等四省1995年比1984年增产粮食599.2亿斤, 占全国粮食同期增产总量1186亿斤的50.5%。粮食增产不仅增加了粮食的副产品加工,同时也带来秸秆的丰收,因此秸秆养牛业首先在这些地方发展起来。

地域性专业分工的发展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表现,是在市场环境中各地农民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结果,中央关于“巩固并进一步发展中原肉牛带,开发东北肉牛带,开辟华南肉牛带”的战略设想是完全可行的。

三、牛的饲养方式

四省的黄牛饲养大约有三种方式:①农民的家庭饲养,每户饲养量大体在2—3头;②专业户饲养,饲养量在4头以上, 但大多还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喂养;③规模化饲养场,有专门的场地和设施,主要是从事肉牛育肥和奶牛饲养,年出栏肉牛可达上千头。在这三种形式中,第一种饲养方式无论在饲养量还是在出栏肉牛方面都占90%以上,是我国养牛的基本方式。

根据我们在四省的调查,养牛的农户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养牛农户中从事农业的劳力较多。 秸秆养牛是劳动密集的行业,养牛要消耗大量的秸秆和青草,以一头牛一天食用秸秆和青草30斤计算,养一头牛需一万多斤粗饲料。收割、加工、储存就需要花费相当多的劳动时间,而牛的饲养本身虽然劳动量不大,但也相当费时,一天拌草喂料就需5—6次,喂养需花费2个小时。 因此秸秆养牛实际上是用劳动替代粮食和草场。

2、养牛户耕地面积较大,粮食产量较其它农户高。 养牛户基本上依靠自己家的秸秆和收集的青草,精饲料也要是自己家生产的粮食的加工副产品,少量的豆饼和棉籽饼需要购买,但也有不少农户用出售自己的粮食和豆饼来换取价格相对低廉的棉籽饼。因此养牛户基本依靠自己家庭资源和产品。

3、农民养牛多是为了获取综合效益。 我们在安徽和河南访谈的农民,大部分都谈到自己养牛的目的是多元的,即养牛是为了便于使役,为了积粪肥,也是为了出售挣钱。多数农户三项目的单独计算,收益都并不高,如现在农民用牛只是耙地和锄草,一年不过用4—5天,但养牛使役、牛粪肥田和卖牛收入的综合效益却是其它农业项目难以替代的。农户一般养一头或两头母牛, 出售小牛或育成牛。 每头牛的纯收入在500元左右。以农户投入的劳动时间计,每小时的劳动报酬很低, 如果要依靠购入精饲料饲养,则纯收入更低甚至养牛不合算。但是农村劳动力剩余,利用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养牛取得综合效益就成为十分合理的选择。秸秆养牛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和饲料资源,以取得综合效益的特点,是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在新时期的发扬。

一般来讲,各种饲料业与种植业之间都具有互补性,但是养牛业与粮食种植业之间的互补性比其它畜禽都要强。我们利用500 个农户的资料分析了114户养猪但不养牛的农户,发现如果同样以出栏多少分组, 养猪户出栏生猪的多少,与农户的劳动力数量成正比,但是与农户的户均耕地面积及其粮食产量基本无关。因为养猪农户可以从市场上购买配合饲料,其饲养规模不象养牛户那样依赖自己家的饲料供给。

我国农户的耕地面积小,种粮收益低,农业劳动力的劳动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因此农户从事务工、经商等兼业活动以提高自己的收入。但是当兼业收入超过农业收入时,“农业副业化”的现象就会出现。这是小规模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养牛业作为与种植业互补的副业解决了小农的“农业副业化”问题。售牛户的收入高于非养牛户,而他们的收入中农业收入分别占88%和95%。这种种养业结合的家庭经营充分利用了农业劳动力,产生了高效益,提高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还增加了有机肥的施用。据河北省大厂县提供的资料,该县1994年养牛14万头,农民用牛粪肥田,平均每亩施用了1.5吨有机肥,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由1980年的0.95%上升到1995年的1.15%。土壤肥力上升,促进了粮食增产。全县13万亩良田中有吨粮田7万亩,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800多公斤。 牛多→粪肥多→粮食和秸秆多→牛多的良性循环已在中原地区出现。因此秸秆养牛不仅是节省粮食增加肉类产出,而且是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四、畜牧科技服务体系与养牛业的发展

农户是发展养牛业的主体,但是只有在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持下。传统的畜牧业才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秸秆养牛示范县。这种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在河南商丘县、河北藁城县以及其它许多地方,人工授精、秸秆氨化或青贮等技术和防疫已经普及,畜牧部门不辞辛苦,为养牛农户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但是仍有许多领域有待开拓:

1、饲草饲料的种植。现在农民一家八九亩地, 养两三头牛是秸秆利用的极限。如果能改变种植结构,引进优良品种,将会有利于饲养规模的扩大,中科院专家在商丘县试验种植大麦,割两茬麦草后还可收获500斤大麦,深受农民欢迎。类似的种植模式和优良品种应大力推广。

2、防疫。牛的疾病较少,但几省都有“猝死病”发生。 对于病因现在还没有比较统一的意见,但是在河南商丘打了防疫针的黄牛都没有发生这种病症。死牛都可以卖掉,只是价格便宜一些,因此养牛农户的损失有限,但如果病理不清,食用后对人是否有影响也就难以判断。

3、种牛的引进。四省都大力推广了冷冻精液杂交繁育的技术。 河北省肉牛的良种改良面达到了58%,山东达到了26%。优良种畜投资量大,河北畜牧部门想靠引进外资来解决,实际上引入外资很可能会提高配种的收费,不利于人工授精的推广。山东省政府1995年至1996年共投资1300万元从国外引进良种公牛50头;而安徽省则缺乏必要的财力。农区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是限制畜牧科技推广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

4、非示范县的推广问题, 相距不远的安徽太和和河南商丘两县在技术推广方面差距十分明显,商丘县已基本普及黄牛的良种改良,而太和县仍依靠本村公牛来繁殖。在秸秆青贮氨化和防疫方面,太和县也远不如商丘。当然这种差距也就预示着巨大的增产、增效的潜力。

5、要促进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必须进一步改善畜牧工作者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中央已有了明确的政策,但是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困难,落实起来仍是障碍重重。

五、肉牛的屠宰和牛骨的加工利用

各省肉牛的屠宰和加工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肉牛的屠宰以农户手工屠宰为主,牛骨的加工也很简单。目前在中国,机械化屠宰场的屠宰量在肉牛屠宰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少,在上述几省中均不超过10%,而农民个体手工屠宰则占总屠宰量的90%以上。

各省都有一批个体屠宰户聚集的专业村,以此形成相当大的屠宰规模。一个屠宰户的年屠宰量仅为数百至上千头,但全村上百户屠宰的数量集合起来,则形成了年屠宰量数万头的规模。例如,1995年河南叶县的马庄乡肉牛屠宰量达25万头,安徽省临泉县长官镇屠宰量达到15万头,山东省阳信县刘庙村屠宰量达到6万头, 河北省大厂县北务村的屠宰量高达12万头。四川省村镇的屠宰规模小于其它四省,但最高年屠宰量也达到3万多头(成都市郊区弥牟镇),超过机械化的屠宰场。

肉牛屠宰专业村大都建有私人所有或社区集体所有的冷库。河南省叶县马庄乡共建有冷库31座,总储藏量4650吨。通过冷库预冷和冷冻,即提高了牛肉质量,又便于长距离运输。在肉牛屠宰村中存在明确的专业分工,屠宰、分割、加工、包装、冷冻、运输、销售,都由不同的农户经营。因此,整个村很象是一座早期的手工工场,有较细的分工与协作。

各省产出的牛骨都基本得到利用,没有废弃。这些牛骨主要是用来加工生产骨粉、骨粒、骨油和骨胶,只有少部分是在大型专业企业中用于深加工,生产明胶。各省牛骨加工厂一般都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陋、工艺简单。加工流程是先用气压蒸锅压蒸骨油,再将蒸过的牛骨烘干或晾干,然后用粉碎机把干牛骨加工成骨粒或骨粉。这些骨粒和骨粉主要是用于生产饲料的添加剂。牛骨加工厂的原料来自肉牛屠宰场和个体屠宰户。从流通渠道看既有加工厂直接的收购,也有牛骨商贩购销。鲜骨的运输半径很小,这些小厂一般就设在屠宰场附近或屠宰专业村中。如河南叶县马庄乡就有牛骨加工厂15家,年加工骨粉5000吨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对骨粉、骨粒和骨胶的需求较为旺盛。课题组成员访问的山东定陶骨胶厂,其产品全部出口东南亚。河南叶县不仅当地企业生产的骨粉、骨粒出口日本,而且还代理湖北省的企业出口。这些大型牛骨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外销量增长很快。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出口日本的袋装骨粉,1995年就达到5000吨。日本、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加工商都曾到河南考察,探讨合资设厂的可能性。如果河南和山东调查所反映出的情况,表明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那么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牛骨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牛骨价格可能会随之上升。

六、几点启示

1、我国农区养牛业的发展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农区养牛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提高了农业产出。如农民养牛充分利用了农作物秸秆,粮食和棉花的加工副产品,以及田边、路边、河边、沟渠边的青草等饲料资源,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时间。而在肉牛的屠宰加工中又充分利用了牛肉、牛皮以及牛骨资源。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的发展就需要采用这种对任何资源“吃光榨净”的方式,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提高总的产出水平。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大潜力,如农区小麦、玉米秸秆的总的利用水平还不高,牛的加工利用水平也还很低,等等。挖掘这种潜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充分利用耕地、劳动力、农作物、牲畜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也应是继续发展我国农业的方针。

2、农民家庭经营是养牛业的主要的经营形式。 我国农户的家庭经营规模小被一些同志认为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障碍。然而家庭经营与规模大小是两个问题,我国家庭经营规模小,是因为农民的就业问题难以解决,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又受到限制。在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地转移到非农业之前,小规模家庭经营仍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征。然而,农区养牛业的发展证明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也可能发展专业化分工及市场联系,如肉牛饲养中的分段饲养育肥,屠宰中的宰杀、储存、运输与销售的分工。这种地域上与环节上的专业化分工,可以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如前述的饲养专业村、屠宰专业村、专业户。通过这种地域上的分工,养牛或屠宰集中地区的农户分享了规模收益。农户家庭经营并不排斥在生产中的合作,如合作使用铡草机,合作建牛舍等。鼓励一个村、一个乡范围内的集中生产,是扩大生产规模的现实做法。

3、养牛业的发展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市场条件, 二是技术推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农民家庭经营是我国传统农业已有特征。而一旦这种传统农业的特征与新的技术和市场条件相结合,就会象农区养牛业一样大放光彩。

标签:;  ;  ;  ;  ;  ;  ;  ;  ;  

我国农区养牛业的发展及其启示_肉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