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综合发展的历史转型_农业论文

实现农业综合发展的历史转型_农业论文

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的历史性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性论文,农业综合开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1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深刻背景

从1988年起,国家设立专门资金、成立专门机构,开始实施了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农业综合开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当时我国农业面临的新情况出发,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普遍推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粮食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到1984年粮食产量由6000多亿斤增加到8000多亿斤,农业生产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国家改革的重点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我国的农业发展在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后,又出现了新矛盾,面临新挑战。当时主要是面临三个矛盾:一是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当时我国人口每年以1400万~1500万的速度增加,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而耕地每年却以400万~600万亩的速度减少,这是当时一个十分严峻的形势。二是粮食需求增长与粮食供给总量不足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和粮食转化物以及其它农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当时粮食消费每年以200亿斤~300亿斤的速度增加,但粮食生产却连续4年在8000 亿斤左右徘徊。三是农副产品出口创汇比例下降与国家外汇需求的矛盾。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大,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大大增加,但当时我国可以提供的出口商品却减少了。据统计,当时我国的外汇有50%左右是依靠农副产品出口或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制成品出口换来的。农业发展放慢,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使国家不得不限制农副产品的出口。农副产品直接出口创汇比例下降,国家外汇储备满足不了农用生产资料进口和工业技术设备引进的需要,这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要解决这些矛盾,特别是扭转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仅按照常规农业方式发展粮食生产是不行的和有限的,我国农业发展、粮食增产的模式必须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突破和创新。这样,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世界一些国家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为了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我国的农业资源,旨在通过综合投入、采取综合措施、取得综合效果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就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要求应运而生。这就是我国实施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的深刻背景。

(二)农业综合开发11年来的发展历程

我国从1988年开始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到1998年已经走过了11年的发展历程。概括地讲,这11年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8年到1993年。这一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以实行重点区域开发为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施开发的区域范围逐步扩大。从开始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11个省、区、市,涉及749个县和国有农牧场,扩大到1993 年的1245个县及国有农牧场。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内容,是重点进行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改造,着力提高粮食产出量。同时,适当开垦宜农荒地,实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一时期,通过综合开发改造的中低产田, 从1988年的738万亩增加到1993年的 2573 万亩, 6 年共计改造中低产田13866万亩,改造面积年均增幅达28.4%。这一时期, 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新增粮食产量从1988年的119万吨发展到1993年的535万吨,6 年累计增加粮食产量2517万吨,年均增幅达到35%。同期,我国平均每年增产粮食840亿斤,粮食总产量由3.9亿吨增加到4.56亿吨,上了一个大台阶。

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到1998年。这一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呈现全面开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的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全国。到1996年,农业综合开发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内容,由前一阶段的重点进行中低产田改造,转变为在继续进行中低产田改造的同时,加大了多种经营项目的建设力度,并要求把增产与增收结合起来,以切实解决粮食总量增加导致粮食比较效益下降,粮食增产而农民不增收或少增收的问题。为有效地协调解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适时调整了这一时期开发的基本思路。从1994年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规定每年30%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和70%的专项贷款要用于发展多种经营项目和农产品的系列开发,重点是发展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养殖业和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为主的加工业,把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

(三)11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在推动我国农业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以及支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1.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11年来,我国一直把以“治水、改土、造林”为主要内容的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中心任务。截止到1998年,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到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方面的资金达536亿元,占11 年开发资金总额741亿元的72.33%;共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2.26亿亩,新增及改善除涝面积1.32亿亩,改善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73亿亩, 改良土壤面积1.57 亿亩;新建和扩建、加固小水库7119座,增加库容31.3亿立方米,新建排灌站42783座,开挖疏浚渠道和衬砌渠道114万公里,修建机耕路31.45万公里;同时,还建设了坝上生态农业、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等保护生态环境项目。通过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种草种树、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建设,不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明显增强,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实现我国农业的跨世纪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改进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技术,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挥了有力的促进作用。11年来,全国农业综合开发总计用于科技方面的投入达20多亿元,推广和利用新材料、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培训了农民,改进了传统的耕作栽培制度、施肥灌溉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据统计,到1998年底,全国农业综合开发总计培训农民达8355万人次,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的科技素质,使项目区农民现在每人都能掌握2~3项农业实用技术;项目区推广优良品种率达到90%以上,共计完善农技服务组织 19500个。同时,在项目区还大力引导和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方式,11年总计购置拖拉机(含小型)及配套农机具50.9万台(套),购置植保机械和仪器设备27.3万台。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的改造,持续地提高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壮大了农村经济实力。从 1988 年到1998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总计改造中低产田2.59亿亩,开垦宜农荒地0.29亿亩,造林0.36亿亩,草原建设0.2亿亩, 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据测算,在单位生产能力上,中低产田经过改造以后,亩均提高粮食产量100公斤以上,提高糖料产量800公斤;在总的生产能力上,11年农业综合开发总计生产粮食4772万吨、棉花111 万吨、油料235万吨、肉类456万吨、糖料2055万吨、干草390万吨。11 年来,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实现新增的粮食产量占全国同期新增粮食产量的40%。与此同时,养殖业、乡镇企业也有了极大发展,农村呈现出农林牧副渔并举兴旺、“菜篮子”产品应有尽有的繁荣景象。可以说,实施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是在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后政府采取的促进农业增长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

4.提高了项目区农民收入水平,为使农村成为启动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潜在市场提供了重要条件。经过11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计算,从绝对额上看,开发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平均比非项目区高出260元以上, 高的多达500~1000元。从农村消费对GDP的直接贡献看,根据农民消费对国民经济相关部门影响程度的测算结果综合推算,农民每增加消费支出1000亿元,将对整个国民经济新增2000亿元的消费需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后,项目区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对增强农村市场需求能力、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

5.为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引导和保护农业,探索了一条重要、积极而有效的途径。纵观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农业发展问题都始终是各国政府最难解决、而又必须下力量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突出的我国,这个任务的解决就更为重要和艰巨。我国政府为此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是一个具有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风险”的弱质产业,政府如何调控、引导和保护农业?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如何实现小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的对接?农业综合开发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农业综合开发是实现政府调控、引导和保护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和大市场、大流通对接的有效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农业主体的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农业的生产和积累问题,不大可能或根本没有能力投资于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农业发展中需要的水源工程和配套的各种灌溉工程,具有很强“外部效应”的农业科研、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而这些农业生产发展所需要的公共需求完全靠市场机制调节,既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只有通过政府或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这些“公共物品”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已经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引导、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有效机制: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中连片开发,弥补了家庭承包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比较盲目的弱点;通过实行严格而规范的项目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通过按照农业生产经济规律要求,采取综合开发措施,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解决了农民自身无力解决而农业生产发展又必需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进行综合配套投入,实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总之,11年来的农业综合开发,成就巨大,效果显著。实践证明,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我国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二、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具有五个基本特点:

1.存在着两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方面,我国人口每年以1200万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逐年减少。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极度短缺,我国人均耕地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这“一增一减”的趋势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是不可逆转的。

2.出现了两个不可回避的事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业消费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即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优质化。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面临着与国外优质农产品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3.农业发展正在经历着“两个根本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农产品必须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第二个转变是,我国农业的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我国农业的发展只有真正实现了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农业才能增效,农民才能增收。

4.发生了四个阶段性变化。一是农产品总量由供给短缺到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不少大宗农产品出现供过于求。二是农业生产从受资源约束发展到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三是农民生活从渴求温饱到迈向小康,生活质量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四是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联,而且正在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

5.出现了四个不适应。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以后,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与这一阶段性变化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脆弱,经不起自然灾害的挑战。二是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慢,增速下降,难以适应奔小康的要求。三是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及农民的素质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四是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差,不适应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需要。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以后出现的新形势,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说是“机遇”和“希望”,是因为现在农产品总量供给比较宽松,国民经济结构加速重组,这为在农业综合开发中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利时机和推动力量。说是“挑战”和“困难”,是因为在这种新形势下,如果我们不能提出新思路和新办法,农业综合开发就不能登上新台阶,就不能巩固和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由过去的改造中低产田和开垦宜农荒地相结合,转到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尽量少开荒甚至不开荒,把农业综合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要由以往追求增加主要农产品产量为主,转到积极调整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上来。实现指导思想上的“两个转变”,对于做好跨世纪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上的“第一个转变”,是实现国家长远和全局利益的需要,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上的“第一个转变”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改造中低产田仍然是农业综合开发要长期坚持的主要任务;二是农业综合开发要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尽量少开荒甚至不开荒。在这两方面内容中,改造中低产田是我们过去一直坚持做的;而把农业综合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过去强调的不够,今后要摆到与改造中低产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原因是:我国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差和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2/3的国情,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要继续把改造中低产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和长期任务。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现有的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在80年代以前修建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已经严重老化失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减弱。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几乎年年都是水旱灾害并发。中国耕地、水、森林资源既有禀赋先天不足的缺陷,又有后天人为的破坏。我国耕地仅占幅员总面积的9.98%(而法国是34%,英国是26%,美国是18%),人均占有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和大量耕地被占用,现在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已从改革初期的1.55亩下降到1.18亩;水资源不但紧缺而且分布不均——长江以北耕地占全国耕地的64%,但地上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7%,其中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黄淮海平原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2%,而地上水资源的占有量不到全国的6%; 我国的森林面积人均只有0.11公顷,仅相当于美国的11%、巴西的3.42 %和全世界的15.94%。11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对全国2.59亿亩中低产田进行了改造,使开发项目区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这是我们取得的一个很大的成绩,值得自豪的成绩。但我们还必须看到,据国家国土资源部最新资料,我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过去一直认为是15亿亩), 按照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2/3计算,我国中低产田的总面积是13亿亩。这就是说,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改造的2.59亿亩中低产田,仅仅占我国中低产田总面积的13%,还有87%的中低产田需要改造。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就是已经改造过的中低产田,经过几年以后还需要进一步再改造。只有继续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我们才能最有效地挖掘和发挥我国农业资源的潜力和效益;只有继续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我们才能不断缓解我国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也只有继续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田产出效率。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是现代农业增长的主要特征。所以,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一项跨世纪的主要任务、长期任务和艰巨任务。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的又一项主要任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讲,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国家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采取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耕作方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在生态环境可接受的条件下来满足未来对食品和纤维的需求。现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给农业发展、农民就业和农村教育造成很大压力;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很严重。据统计,1998年底全国生态环境破坏面积达到367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38.2%;已经流失的耕地有4000万亩。如果发展下去,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制约。这种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提高粮食产出量的过程中,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必须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开荒造田,从一时和局部看,可能会得到一些利益;但从社会利益和国家长远发展看,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制约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损害国家的全局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越是需要农业加快发展,越要注意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把农业物质财富的再生产与自然资源的再生产有机统一起来。

农业综合开发要实现改造中低产田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以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模式;就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知识,改变传统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和开发方式。

(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上的“第二个转变”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是发展我国“两高一优”农业的需要

1.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上“第二个转变”的内容,就是要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由过去的“数量型”转到“质量型”和“效益型”上来。这是实现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和组合能量,达到事先预定的经济效果和评价标准的经济活动过程。目前我国的农业增长方式,还是以粗放型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表现是:生产规模不经济、生产手段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低、管理粗放等。这种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的后果,就是劳动生产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如果按每个劳动力生产的谷物量计算,我国只相当于加拿大的0.6%、 日本的25%和世界平均水平的50%;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我国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却比日本、德国和法国低35%~50%;从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上看,如果中国为1,则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30.9、 58.9、62和115,我国与之有几十倍、上百倍的差距。在即将到来的21 世纪,我们面临的农业资源紧缺与人口增长,农业现行生产方式与环境约束、农产品供给能力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如果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综合开发继续采取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加剧业已存在的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今后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综合开发由过去的“粗放型”转到“集约型”,由“数量型”转到“质量型”,由“速度型”转到“效益型”上来,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我们必须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2.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粮食供求总量矛盾发生了变化;二是粮食供求的品种、质量矛盾突出;三是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利用国际市场调节的余地越来越小。这就是说,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中国农产品供求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正在从供给总量短缺、需求无法选择条件下的“数量”问题,逐步转化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相适应而形成的“结构”问题;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产品需求制约开始突出以后,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越来越成为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农业发展在继续受到资源约束的同时,对资本和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

面对形势的发展变化,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及时调整战略思路,优化投资结构和产品结构,使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这样我们才能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农业综合开发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大力提高科学技术的贡献率,这样我们才能继续保持发展的生命力;农业综合开发要把工作重心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再上新台阶,做出新贡献。

(四)要充分认识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上实现“两个转变”的统一性

农业综合开发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把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主要任务,必须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重点,这两方面是辩证的统一体。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都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都服从和服务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改造中低产田,是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是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是长远的、永续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保证。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保护生态环境,在服务的目标上是统一的,并相互促进。

要注意克服两种错误的认识。一是认为发展农业必须在改造中低产田的同时,走开荒路子;同时,只有开荒才能发展农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和有害的。在世界过去25年的农产品供应增长中,92%来自单产的提高,仅仅有8%来自面积的增加。 走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认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应该纳入农业综合开发范围、不应作为农业综合开发主要任务。这种思想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环境与生态系统的保持与改善,是政府必须进行干预的重要领域之一。世界银行在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就把保护环境列为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应该发挥的五项基础性作用之一。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以政府为主导、农民群众为主体、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政府行为,决定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该成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职责和工作内容,这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份内事”。我们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全过程。

2.提高农产品产量与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是辩证的统一。过去受粮食供求总量矛盾的约束,我们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为了增强粮食产出总量,以实现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数量”上的突破。在粮食总量基本实现供求平衡以后,如果我们还以增加粮食产出的“数量”为主要目标,那么就必然降低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形成“粮食增产”与“农民减收”的逆向循环。为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的良性循环,使农业综合开发步入正确轨道,不断取得新成就。一方面,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综合开发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农业综合开发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以后,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才能真正步入“质量提高型”和“效益提高型”并重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科学规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再上新台阶

1.提高认识,真正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转变。①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转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全局高度和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的转变;要把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的转变和今后工作基本思路的调整结合起来进行认识;要结合各地的工作实践进行学习理解。②要深刻认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现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要求我们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这次调整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与此同时,对乡镇企业也要进行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结构调整。通过结构调整,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2.在农业综合开发中,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加强科学管理工作。贯彻农业综合开发依靠科技进步的思想,当前主要要从4 个方面着手。①在制订开发规划、确立开发项目、进行项目设计和组织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依靠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现在,科研机构正在与政府部门脱钩,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聘请一些确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作农业综合开发的专家、顾问。这既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场所,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含量。②农业综合开发要把抓好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搞好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群众基础和科技基础的有机结合。③要着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④要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贯彻农业综合开发要不断强化科技管理的思想, 当前要着重做好6方面工作。①要建立责任制。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农业综合开发的管理工作建立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③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要明确要求所有开发项目在立项前都必须经过可行性研究,考察评估和专家咨询论证。把开发项目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④要严把开发工程质量关。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要逐步推行采购招投标制,公开工程质量标准,实行社会监督;同时,要加强开发项目执行中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⑤要严格开发资金管理,坚持专款专用。⑥要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工作,对于已建项目,要建立后续管护责任制,保证工程正常运转,确保一次投资、长期发挥效益。

3.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运行机制,就是以政府为主导,农民群众为主体,财政、计划、农业、水利、林业和银行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所以,在工作中实行部门间密切协作、相互配合,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性质的要求,是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务的保证。11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都得益于各部门间的互相支持和大力协作。新形势下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更需要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进一步协作和配合。各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与这些部门的联系。不仅在工作指导思想上要配合好,对各方面农业开发资金也要协调好。

标签:;  ;  ;  ;  ;  ;  ;  ;  ;  ;  

实现农业综合发展的历史转型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