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论文_王冬军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论文_王冬军

(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老年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摘要】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观察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发生心绞痛次数,持续时间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率均显著下降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有很积极的作用,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提高心绞痛的疼痛阈,从而达到抗心绞痛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062-02

稳定型心绞痛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心绞痛发作,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钝痛,常发生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症状消失[1]。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应个体化,从较小剂量开始,逐级增加剂量,以能缓解症状,心率不低于50次/min为宜。现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6.5±2.5岁;病史4~15年,平均7.5±2.5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5.5±3.5岁;病史3~14年,平均6.5±2.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均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长效硝酸甘油制剂、阿司匹林等。口服长效片剂,每日3次,每次2.5mg。阿司匹林每日75~150mg,不能耐受者改用氯批格林治疗。观察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每日2次,每次5mg,直到达每日100~150mg。两组患者经治疗6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判定

显效:胸痛发作消失,在正常生活工作的劳动或同等活动强度不会引发疾病;有效:胸痛发作次数减少或者程度明显减轻,正常生活工作的劳动量或同等活动强度引起胸痛减少或减轻;无效:胸痛发作次数没有减少甚至增多,正常生活工作的劳动量或同等活动强度引发的发作次数无减少或者或诱发疾病[2]。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发作次数(4.38±0.97)次/周,持续时间(9.57±2.30)min/次,硝酸甘油使用量(9.25±2.52)mg/周,心率(88.40±8.45)次/min;治疗后发作次数(2.38±0.91)次/周,持续时间(4.97±1.71)min/次,硝酸甘油使用量(3.95±0.82)mg/周,心率(77.70±7.45)次/min。观察组治疗前发作次数(4.45±0.99)次/周,持续时间(9.77±2.15)min/次,硝酸甘油使用量(9.35±2.12)mg/周,心率(85.47±8.25)次/min;治疗后发作次数(1.18±0.35)次/周,持续时间(3.87±1.21)min/次,硝酸甘油使用量(1.50±0.32)mg/周,心率(69.52±6.83)次/min。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

对照组显效15例(50%),有效7例(23.33%),无效8例(26.67%),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显效18例(60.0%),有效8例(26.67%),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阻滞,抑制或降低心肌对交感神经兴奋或儿茶酚胺的反应,起到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强度的作用,使血压稍降低或运动后血压升幅较小,从而减少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心肌耗氧量增加,使缺血心肌的氧供需矛盾在低水平上得到平衡。故可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提高心绞痛的疼痛阈,从而达到抗心绞痛的效果[3]。另一方面该类药物抑制心肌收缩力,可增大心腔容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尽管如此,心脏总的耗氧量仍然是降低的,因而对劳力型心绞痛有明显的效果。此外,β受体阻滞剂也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血栓素A2的产生,减少血管内收缩因素。

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选择,应当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对β受体阻滞剂敏感者,即使小剂量亦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甚至可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β受体阻滞剂敏感性低者,则常需较大剂量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反应。临床研究证明β受体阻滞剂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有效,心得安可使心绞痛发作减少55%~83%。治疗劳力型心绞痛有效率80%~90%。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β受体阻滞剂对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有很积极的作用,达到抗心绞痛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明亮.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9):192-192.

[2]王喜玲.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1):4-4.

[3]赵子欣,宋春燕.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7):102-103.

论文作者:王冬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论文_王冬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