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作用论文_聂振军

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作用论文_聂振军

甘肃省民勤实验中学 聂振军 733300

摘要:实验是教学中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手段,具有直观性 、示范性、 启发性、 教育性的特点,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验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初三化学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要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和喜爱化学这门课,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捷径。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实验教学。

(一)教师要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只要教师能做到认真、细致、实验不失败,就能使学生具体认识到物质的外表特征,获得感性知识,教学中,要借助演示实验生动 、直观、 鲜明的现象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达到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这节课的教学中,除了演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镁带燃烧 、含硫火柴燃烧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外,还增加了“玻璃棒点灯”、 “美丽的泡沫”等几个趣味小实验。实验中的声 、色 、形并举的反应现象,强烈地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他们情绪高涨,心情振奋,虽然学生们仅仅停留在观察现象的感性水平上,满足于表象,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培养学生勤于、乐于动手的精神和态度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都出自实验室,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我们没有一个人会感到陌生,如果不实验,那么也许今天我们还用那昏暗的煤油灯照明呢,因此可见实验的作用多大!所以我认为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事物最重要的和可靠的手段之一。在教材中的实验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验证实验和分组实验。在中学阶段多为验证实验,而验证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于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验的精神,因为我们学生胆量比较小,许多事情根本不敢去想去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我的一个学生以前根本不敢碰盛有酸性的瓶子,后来在做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中,我把一个500毫升的锥形瓶装了25毫升浓硫酸,让他们用分液漏斗把少量水缓慢注入锥形瓶,这时水浮在上面并沸腾了,虽然看起来很危险,但是他终于有勇气亲自操作并得出实验结果,这不正培养了勤于动手的精神和胆识吗?

(三)引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某些生动有趣的家庭小实验的引入可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新的概念、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绪言课时可以向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颜色、状态、以及燃烧时有什么现象,学生会感到很新奇,而且通过亲自实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所学概念理论得到进一步的理解。

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这一节课以后,也可以布置这样一个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和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发现所得到的结论并不像课本中所学到的那样,这是为什么呢?第二天他们会问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经过老师的讲解和指导后,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要用红磷来做这个实验的原因,如果用蜡烛为什么不能做成功的原因。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家庭实验,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可以通过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化工企业、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如学习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还可以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食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四)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端正的科学态度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利于学生发现新的自然现象,探索或验证新的自然规律,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组实验时,对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高锰酸钾颜色的变化,还可以看到导管在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期望他们会有所创造。每次实验结束,要留出几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得化学感性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化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对培养学生能力和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和求知欲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侯曦 利用初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路径探析《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8期

2.王宇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化学教育》 2015年21期

3.金菊香 对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的思考《考试周刊》2015年8期

论文作者:聂振军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作用论文_聂振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