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主权_政治论文

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主权_政治论文

扩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自主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主权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在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安排,原则上由企业从实际出发,自行确定。”“一些共同性、基础性的教育……,在具体组织实施时可由企业自主地安排教育的时间和重点,采取适合企业情况的步骤和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使企业经营自主权进一步落实,同样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主权的实现从可能变为现实。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般时期内,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确定和时间安排,往往过分强调统一,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处于被动应付或生搬硬套的局面,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实效。其主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部署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指令性。凡是上级部署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不管适于不适于企业实际情况,都必须完成,并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有的甚至把属于国家党政机关的任务,也一并下达给企业贯彻执行。

二是安排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多头性。一项教育活动,几个主管部门分别下达,政出多门,都要汇报,都搞总结。有时一项教育任务尚未结束,另一项教育任务又接踵而来,任务过多,频率过高。这种状况,也促使企业或者顾此失彼,或者互相推诿,或者做做表面文章,有的甚至是弄虚作假。

三是划定思想政治工作时间表的同步性。往往一项教育任务布置下来,除了内容统一规定,形式统一安排外,在时间上也统一行动。这种“一刀切”的要求,不仅难以奏效,而且势必打乱企业既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步骤和运作秩序。

四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标准的统一性。在检验和考核上不分企业大小,条件差异,基础好坏,用一个相同的标准(或者是一个模式)来考核企业,有时甚至是用对机关的要求、标准来衡量企业,结果是标准很高,实效甚微。

综上所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自主权的种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改变,那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承担其重要任务,发挥其应有作用。

我们认为,赋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主权,是企业改革的客观必然性。思想政治工作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密切结合生产经营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去开展。要克服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状况,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证,而这正是企业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采取适应企业特点的活动方式去进行,才能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服务,为实现企业各项任务提供思想保证。

赋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主权,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性。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和艰苦性的特点。人们的思想受到环境、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从横向看,一个系统,一个企业,一个班组职工的思想有所不同;从纵向看,人们的思想又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中。所以,每个时期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思想情绪和思想动向,企业干部最了解,最熟悉,因此自主地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采取有效形式,选择合适时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开,既是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性,又能克服一般化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赋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主权,也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则的需要。实事求是,疏导教育,区别对待,正面灌输,入情入理等等,都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这些基本原则离不开社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我们党长期以来所创造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教育者首先受教育”等等一套成功的经验与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和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自觉性。所以,只有给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自主权,才能通过企业的具体实践,更好地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引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和发展。

赋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主权,有利于调动企业政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前,企业政工干部队伍积极性不高,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很好地根据企业和职工的工作和生产实践展开,强人所难,结果企业不需要,职工不欢迎,失去了感染力、吸引力,降低了政工干部的威信,扭曲了政工干部的形象。如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获得自主权,能结合企业和职工的实践需求确定自己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方法,那么,不仅能使教育内容“入脑入耳”,而且也能重新树立政工干部的良好形象,提高政工干部的威信,调动政工干部的积极性。同时,上级机关一旦摆脱具体事务,就能腾出大量时间去基层企业调查研究,分析情况,发掘典型,适时地提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既然扩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自主权非常重要,那末,企业需要哪些自主权呢?

首先,企业要具有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权。企业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上级党组织和政工部门的宏观指导下,有权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制订目标,确定重点,并自主决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其次,企业必须有权安排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选择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除上级重要文件和重大政治活动统一安排和组织实施外,其它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企业从本单位实际和需要出发,自主决定,灵活安排。一项教育活动采用什么方式,完全由企业自行选择。

再次,企业必须拥有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上的支配权。一项教育活动需要多少时间,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时间结束等等,一律由企业从实际情况和实际效果出发,自己计划安排,上级不应过多干预。

另外,企业还应拥有政工机构设置权和政工干部配备权。根据中央已有的规定,企业应有权自行决定内部政工机构的设立、精简和调整,自行决定专职或兼职政工干部的比例和人数。

总之,在逐步理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中,贯彻《条例》和《通知》,改变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改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上不对下”的传统做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经济工作紧密结合,才能适应企业改革开放的需要,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使之在企业中赢得地位,发挥作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标签:;  ;  

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主权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