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供网是生活中最直接的供电方式,居民的生活用电,企业工厂的生产用电,都需要依靠配电网工程来合理规划,因此电力工程的技术操作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排查电力配网工程中的安全隐患,不仅可以保障一线员工的人生安全,同时可以大大提供供电质量,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用电。基于此,本文就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措施
电力配网工程是供电与居民用电联系的纽带,对整个电力系统工作有着重大意义。对配电网工程技术施工进行有效规范,不仅可以规避操作中的风险,也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用电质量。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电力工程的预期目标,提高社会效率。
1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
1.1 外力破坏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配电网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10kV配电网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受老城区的网络结构所影响。原有的配电网络主要以单电源的架空线路供电,城区居民用电的接线较为任意性,加之近年来用电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造成原有10kV配电网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已无法满足当前的供电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原有的10kV配电网络结构比较简单;配电网络的稳定性较差,供电能力较低;配电网络的出线容量较小,且故事发生率较高等。
1.2 闪路
由于电网的长期使用,电网绝缘表面的污垢沉积,含盐量增加后,遇水,比如在下雨天或是下雪天,就极易出现闪路的情况。电网表面的污垢还会大大降低网线的绝缘性能,在用电高峰期很容易超负荷,在雷雨天时受到雷电的冲击,也容易出现闪路。而当闪路频繁发生时,会增加电网的内压,过电压倍数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两地电路短路,造成大面积的用电事故。不仅威胁了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也让居民的用电生活受到影响。
1.3 过电压
额过电压主要指的是电气设备在配电网系统中进行电力供应时,必须要长期承受工频电压、内部过电压、以及大气过电压的作用。这就使得在气候环境特别恶劣的情况下,常常由于配电网电力工程在前期建设的设施不够完善以及爬距不够,而很容易给配电网电力工程的顺利运行带来极其严重的安全威胁,从而在配电网运行时很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从另一程度上来讲,当配电网电容电流超出一定值时,在不采取措施的前提下接地电弧比较难熄灭,从而容易激发起幅值高于四倍相电压的弧光接地过电压,这对于配电网电力工程的安全运营必定会造成严重的阻碍,进而大规模影响配电网电力工程的供电性能。
2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2.1 优化设计,提高电源配置的合理性
电力企业及部门应提高对电源配置的重视程度,从实际的供电需求角度着手,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合理配置电源。首先,在电站选址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变电站与电源的距离问题,避免过长距离输电情况的出现,并要避开化工企业集中区域;其次,应准确把握各类其他市政管线分布的情况,避开管线集中区域,减少线路管道混杂分布的现象;最后,还应加强对老旧、低效、性能不能满足当前供电需求的电源设备的更新换代,及时进行设备的改造与更换,保证电源及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2 加强外部因素的管理与控制
要减少外力损坏问题的发生,首先要在配网工程设计建设时,尽量避免输电线路出现重叠交错的问题,并要对不科学、不安全接点进行及时处理。其次,要做好对恶劣天气条件的防控,如合理配置避雷设备,做好冰雪天气后的清理工作,加强对线路的定期检查与抽查,对已发现的明显损坏线路,应及时予以修复或更换,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要加强对窃电行为及人为破坏电网线路的监察与管理,加大处罚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线路损坏问题的发生。
2.3 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解决闪路问题
解决电路由于污染严重而造成的闪路问题也是保障配网电力工程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之一。闪路可能造成两地电路的短路,或者是内部电压过大发热烧坏电路,在此情况下,就必须采用综合技术,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开关室的设备增添防污装置,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电路母排假装绝缘热缩装置。在目前,已经有个别地区对此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仅提高了设备的防污能力,而且对于短路问题也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3 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措施
3.1 要做好施工前的设计规划
在设计和规划10kv配电网络时,应该充分考虑规划中电力负荷增长的实际情况,同时还应该根据本地的人文地理状况和有关供电可靠性的一系列意见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过归纳和分析这些问题,就能够找到为配电网电力工程安全施工的有利条件。
3.2 制定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
对配电网电力工程进行施工前,应该先在施工范围内对线路做好考察工作,对于工程中需要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做好细致的考虑,统筹安排,并做出科学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案。在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施工中停电的情况,以此尽量减小停电对用户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必须做到严格控制停电的时间。
3.3 定期维护并采用先进的技术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已经完成施工的线路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因为整个施工过程并未完全完成,而对先完成的线路要做好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工作,这样才能保障在全线完成时整个工程的质量。另外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相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样才能保证最大可能的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系数。比如,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带电在线检测设备,对电网实施实时监控,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可以自动处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3.4 施工环节的处理
配电网工程的施工基本都是在户外且较为偏僻的区域进行的,因此对配电网的安全施工影响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防备人为破坏。配电网杆塔的布局必须要合理,尽量远离道路,以减少车辆碰撞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些处于道路旁的配电网杆塔,必须在其周围增设警示标志及涂抹反光漆等,以减少意外事故对设备的损坏;其次,防雷措施。10kV配电网络主要架设在户外,线路遭受雷击的几率比较大,因此在进行配电网事故时必须要做好防雷工作。如安装避雷器、采用支柱式的绝缘子及铺设好底线等措施都具有较好的防雷作用。在配电网事故时,若线路需要经过城区,就必须对线路沿线的环境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合理规划,使线路尽量远离建筑物及树枝,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解决,才能架设线路,以防出现雷击或意外触电事故;最后,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在配电网施工中,若线路附近有工业区或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时,就必须要事前做好线路的防腐措施,如采用已做防腐处理的绝缘导线、防污能力较强的绝缘子等。在配电网施工完成后,必须要加强对设备的定期保养及维护。
结束语: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电力工程的建设起着很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电力企业而言,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仍然是非常巨大的。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现代电力企业的管理手段及电力工程领域的新技术、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效益,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 李倩,周国战,吕蓓蕾.科技风,2016(10)
[2]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 刘鑫林.电子世界,2015(14)
[3] 10kV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与解决对策[J]. 陆建国.企业技术开发,2015,32
论文作者:孟永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电力工程论文; 配电网论文; 过电压论文; 线路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