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教育社会学思想初探_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教育社会学思想初探_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教育社会学思想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邓小平教育社会学思想主要内涵有: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相互作用的原理;按社会需求发展教育事业的观点;教育必须随着社会改革不断变革的观点;“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等。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教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一方面它研究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影响;另一方面它研究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后果。邓小平同志虽然没有系统地论述过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也很难说他的哪一篇著作是教育社会学论著,但他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却散见于他的全部学说和著作中。他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既指出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又指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邓小平的教育社会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相互作用的原理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他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1〕同时, 他还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2〕他还要求“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各部门,要共同努力, 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他的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本质关系。

教育适应于、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我们培养训练专家和劳动后备军,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计划。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4 〕这种需求既体现在宏观方面,即教育发展规模、各级各类学校比例、专业科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结构要相适应,也体现在微观方面,如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及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也要适应社会多样化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我国教育界长期致力于解决而尚未根本解决的一个总体性问题。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将会推动这个问题的逐步解决。

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高度,确立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且注重落实这种战略地位,是邓小平教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5 〕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6〕1989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有关方面工作汇报时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7〕他认为,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奋斗目标,教育是依据。为此,他提出资金投入向教育倾斜,并具体要求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来办教育。这里,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实际和教育实践出发,一是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教育观念上真正转变;二是强调在国家经济规划和计划上,在对教育投入要真正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他把教育的社会作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按社会需要发展教育事业的观点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它必须按社会的需求来发展。教育的方针、原则、内容等,都应体现这个观点。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8〕

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十分明确地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方针。他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9〕

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强调了教育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育必须随着社会改革不断变革的观点

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我国教育事业落后的形势,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从总体上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对中国教育如何改革提出了许多见解:

1、现代化建设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邓小平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0〕“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11〕“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12〕因此,他主张每年给知识分子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环境,让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

2、教育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3〕除了上述我国最大的实际外,我们还应考虑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多民族、传统悠久,以及建党建国的特殊历史环境等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办量来办。”〔14〕

3、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教育改革经验。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各国人民积累的有益知识和经验,而且认为,认识到落后才能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能赶超先进。他指出,“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5〕无论任何一个国家的战后教育改革,都是在世界教育大潮流中的改革,因此必须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就包括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教授、学生交流,互访,相互支援等多方面。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改革的一系列观点,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76年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一方面反映了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思想,另一方面验证了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正确性。

四、“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教育投资缓慢。学校、师资、教学设备严重不足,教育事业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尖锐矛盾。邓小平十分重视解决这个问题。他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谈话中指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16〕后来,他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

他还指出,“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他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我国的办学要求和办学形式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实行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就高等教育来说,既发展全日制学校,又发展函授、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在普通中学方面,在办好示范性、实验性重点中学的同时,又要努力办好一般中学。整个教育做到了既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又为集体经济和劳动者个体经济输送劳动力。事实证明:邓小平同志强调“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条重要方针,是对我党几十年来办学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发展,是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行多层次、多种规格、多种形式办学,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效措施,完全适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特色,必须长期坚持。

五、关于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

要办好教育,必须解决好教师的地位。对此,邓小平十分注重提高教师待遇,尊重教师的劳动,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对教师的处境十分关心。他说:“几百万教师只是挨骂,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18〕在1978年4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他明确指出:“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对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和鼓励。”〔19〕1988年9月, 邓小平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说:“我们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20〕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我们国家为在全社会造成尊重教师的风气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通过结构工资的实施和教师津贴发放等途径,使教师的经济待遇逐步得到了改善。通过设立教师节,颁布《教师法》、《教育法》,严肃查处侮辱教师人格、侵犯教师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使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总之,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从不就教育论教育,而是把它放到中国革命实践,放在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整体中去阐明教育理论,确定教育方针和政策,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他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当前,我们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要从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注释:

〔1〕、〔2〕《邓小平文选》第104页。

〔3〕《邓小平文选》第105页。

〔4〕《邓小平文选》第105页。

〔5〕《邓小平文选》第100页。

〔6〕《邓小平文选》第275页。

〔7〕《邓小平文选》第37页。

〔8〕《邓小平文选》第92页。

〔9〕《邓小平文选》第104页。

〔10〕《邓小平文选》第120页。

〔11〕《邓小平文选》第9页。

〔12〕《邓小平文选》第108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52页。

〔14〕《邓小平文选》第3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73页。

〔16〕《邓小平文选》第37页。

〔17〕《邓小平文选》第51页。

〔18〕《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第323页。

〔19〕《邓小平文选》第106页。

〔20〕《邓小平文选》第275页。

标签:;  ;  ;  ;  ;  ;  

邓小平教育社会学思想初探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