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低电压现象探究综合治理策略论文_吕洪光

基于农村低电压现象探究综合治理策略论文_吕洪光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滨城区供电公司 山东省 256600)

摘要:农村电网分布与建设具有诸多特点,比如,线路长、负荷率低、线路损耗大、季节性无功不强等,由此,造成农村线路线损面积增大,尤其是高峰线路末端电压较低,造成农网建设薄弱,技术落后,设备老化严重,供电能力弱化,电价也非常高,严重影响到了居民正常用电,对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

关键字: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策略

配电网低电压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问题,需要长期跟踪监测、统计、分析与应对处理。随着智能电能表、电网在线监测、微电网组网等逐步推广应用,电网业务数据将从时效性层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营销、配电、调度业务数据逐步实现融合贯通,将为低电压综合监测、治理提供充分的数据信息,准确判断低电压问题发生原因,快速有效制定措施方案,以满足不断提高的供电质量需求。

1低电压产生原因分析

1.1低电压产生的管理层面原因

1)供配电设施运维管理粗放

中低压供电设备台账不健全或更新不及时,网架和设备的基础性资料不完善。营销、配电、调度数据资源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变电站、线路、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和低压用户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联调管理机制,未依照季节性负荷情况和用电峰谷状况及时调整配变分接头位置和投切无功补偿设备,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运行状态和补偿效果不清楚、不了解、不掌握,对损坏或缺陷设备发现、处理、更换不及时。

2)低压需求侧管理工作不到位

对用户用电性质掌握不全面,对台区负荷发展的预见性不够,高峰负荷时造成台区配变过负荷运行,未得到有效监测和及时处理;对用户用电知识宣传不够,部分用户的户内线未根据实际用电负荷增长情况同步进行增容改造,超年限超负荷使用,线路老化严重,电压过低致使家用电器无法正常使用;对类似农产品加工的季节性负荷缺乏有效的调峰措施;对大负荷用户错峰用电宣传和引导不力,负荷过于集中,未能及时转移负荷,造成用户低电压问题。

3)中低压配电网电压监测不全面

按照电压监测点一般配置要求,农村电网每百台配变设置1个电压监测点配置,城市电网每百台配变设置2个电压监测点进行配置。农村居民用户点多面广,客户端电压监测不全面;个别电压监测点代表性不强,依据监测数据难以准确掌握农村电压质量真实情况;配电台区监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的运行和状态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可用率低,通过系统性关联分析定位低电压问题原因难度大。

1.2低电压产生的技术层面原因

1)农村配电网供电能力不足

农村用电负荷相对城市负荷密度小,部分农村特别是丘陵、山区等地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变电站布点不足,缺乏合理规划,配变布点和线径配置凭经验,缺少必要的电压降落校验;个别新上或改造的配电台区设计时超合理负荷距供电,配变容量配置不足,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大。

2)无功补偿配置不足或不合理

农村用电负荷具有季节性和时段性波动特性,高峰负荷时几近满载或过载,低谷负荷时接近空载,对农村配电网各层级的无功补偿配置、调控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农村电网无功电源建设严重滞后,普遍存在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或不合理等问题。部分地区对变电站无功补偿配置较为重视,10kV线路与配变无功补偿配置不科学,一般按照标准容量配置,装置的投运率和可用率较低,电网末端无功缺乏,所需无功功率由发电厂或上级变电站远距离输送到电力终端用户,造成较高的电网损耗和较大幅度的电压降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中低压配电网电压调控能力弱

农村未改造的部分变电站中的无载调压主变压器还占据一定比例,高峰负荷期间无法保证10kV馈线出口电压质量;对长期存在低电压问题的中低压配电线路未加装自动调压装置。配变主要为无载调压型,调压范围基本为±2.5%或±5%,无载调压型配变因需要停电进行调压操作,一般只做季节性调整或不做调整,对于日负荷波动较大的配电台区无法满足电压调节频度技术需求。

4)农村配电网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低

农村电网电压无功在线监测与可控、能控和在控设备相对较少,通信网络建设也相对滞后,自动化和信息化基础薄弱,已有的监测和可控设备多为分散型和就地型,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低电压问题情况、发生原因,无法实现电压无功多级联调和全局性优化控制,依靠运维人员的巡视、抽测等方式查找与解决处理问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差,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改造方案的形成往往缺乏电网各层级的运行数据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

2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2.1科学规划和建设电网,切实提升电网供电电压质量保障能力

按照公司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典型供电模式和典型设计要求,科学规划、建设各级电网,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实现高、中、低压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根据供电区域饱和负荷值,确定高中压主干线路供电半径和导线截面,满足负荷中长期发展要求,避免大拆大建和重复改造。

2.2加强电压质量监测,定期开展“低电压”预判

加强配网用电负荷实时监测,开展配网用电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根据用电负荷增长趋势、电源支撑、变电站容载比、线路负载率、供电半径、线径以及配电台区户均拥有配变容量等情况,分析研判变电站主变、配变和中低压供电线路在高峰负荷期间负荷承载能力,按照可能发生“低电压”情况的严重程度,分轻、重、严重三个等级开展预警。充分发挥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分析功能,实现“低电压”在线预警。

2.3开展“低电压”常态化综合治理

分层级开展“低电压”产生原因分析,并因地制宜,坚持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并重的原则,针对性治理“低电压”问题。对于电源点布局不合理、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等方面导致的“低电压”问题,应及时调整电网规划和年度项目计划安排,合理优化电网布局,加快电网薄弱环节建设改造,切实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2.4增强配网无功补偿

将农村低压客户端电压质量作为改善重点,按照农网建设实际情况使用低压协调补偿方法,进而将无功补偿效果增强,对电压无功进行优化,使电压质量得以改善。在农村地区可建立无功优化技术综合补偿网络,将线路末端电压提高作为重点,对10kV线路、配电压器的低压侧进行优化补偿,进而将农网末端电压低现象以及电压不稳现象解决。将无功补偿安装容量确定下来,设备安装在农网末端,进而将末端电压现象解决。

2.5将10kV线路供电能力提升

对于山区、丘陵地区供电半径需控制在10kM范围内,对于过载线路可以对供电区域进行优化,将负荷转移到10kV线路位置处改造。此外,增设变电站,使用中压线路,有效分配现有负荷。如果供电区域10年内没有规划整改,则可以使用大截面或者同杆架设。针对迂回供电线路或者供电半径超过10kV的需要对线路进行优化,将供电半径缩短,进而将电压损耗减少。

总之,农村低电压现象较为常见,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策略治理将影响农村各项生产建设,由此,使用电压无功综合治理方法与电压无功三级联调治理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电网低压问题,切实保障农村用电的连续性与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邓威,李欣然,刘志勇,颜艳丽,李金鑫,马亚辉.考虑无功补偿影响因素的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综合优化配置[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10)

[2]李隆先.农村低电压分析及治理[J].新疆电力技术.2011(02)

[3]延华.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现场推进会在黄山召开[J].农村电工.2011(02)

论文作者:吕洪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基于农村低电压现象探究综合治理策略论文_吕洪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