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论文_袁利军,徐菁,彭康哲,阮娜,吴明珑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论文_袁利军,徐菁,彭康哲,阮娜,吴明珑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430030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提高了护士对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认识,提高了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创伤骨科住院的12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对以上这些患者手术后疼痛进行预见性护理、舒适护理。将这些护理的经过及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20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值平均为(3.0±1.2)分。其中80%的患者对手术后的疼痛可以耐受,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积极实施手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可以使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较为舒适,可以使患者平和地度过手术急性期、手术疼痛期,使患者快速进入功能康复期,节约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与依从性。

关键词:骨折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舒适护理

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是临床上术后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进度和生活质量,所以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做好骨科患者的护理意义十分重大[1]。为有效控制疼痛,保证患者舒适的度过手术期,促进术后的顺利康复,近年来,我科对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预见性护理、舒适护理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其中股骨骨折48例,髌骨骨折20例,胫腓骨骨折26例,踝关节骨折16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36.5±6.8)岁;其中伴高血压36例,冠心病24例,糖尿病48例。所有患者均行内固定手术。术前3-4个月无血栓性疾病史,无凝血功能障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所有患者在术后至出院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1.2方法

1.2.1护理原则(1)预见性护理;(2)实施一体化的健康教育,进行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和职业的全方位护理;(3)进行个性化、舒适护理。

1.2.2护理评估 包括健康史、姓名、年龄、体重、身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等。特别是对患者的身体条件、损伤情况、心理情况、手术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评估。

1.2.3护理针对的问题(1)焦虑与恐惧,与局部疼痛,长期卧床有关。(2)有损伤的危险,与局部不稳定,被动活动有关。(3)有骨质脱钙的危险,废用性萎缩及功能锻炼不足。(4)有关节僵硬的危险,局部创伤,肌肉组织的粘连有关。(5)有肌肉萎缩的危险,与功能锻炼不足有关。(6)有骨折愈合障碍的危险,局部损伤、手术创伤及功能锻炼、营养不足有关。

1.2.4护理措施(1)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病室保持整洁,干净,空气清新,室内温度、湿度适宜,被褥整洁,尽量关灯休息,减少一切外界刺激;邀请性格开朗,恢复较好的患者到病室与患者沟通交流,分享手术感受及经验,建立良好的友情,共同战胜疾病,增强自信心。治疗时间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2)体位舒适护理,指导患者平卧硬板床,根据情况卧气垫床,使用合理的防压用具,抬高患肢,减轻局部水肿,有利于静脉回流。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3)心理护理,护士多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疼痛的宣教,使患者对术后疼痛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树立恢复的信心。(4)预见性护理,骨折术后早期常见的症状是疼痛、肿胀、发热。因此术后使用超前镇痛,有条件的患者使用镇痛泵24小时或者48小时。术后两小时给予特耐40mg静脉推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第一日每日使用特耐40mg静脉推注,Q12。连续使用三天。用药后半小时进行评估,若疼痛评分大于3分加用加罗宁肌肉注射或者口服泰勒宁。术后中期由于长期卧床可能出现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肺炎,尿路感染等。指导患者调整饮食,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及尿路感染的发生。术后第一天在镇痛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主要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密切观察患肢的感觉运动及血运情况。

1.3评价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SA)对术后患者进行引发疼痛的评价,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术后三天内对患者的睡眠、休息、情绪等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分为:好(心境平静,情绪良好,饮食正常,睡眠良好),较好(心境较平静,情绪较好,饮食正常,睡眠较好),一般(心境一般,情绪一般,饮食一般,睡眠一般),差(心境不宁,情绪不佳,饮食较差,睡眠不佳)四个级别。

2结果

所有120例患者术后经预见性、舒适性护理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值平均为(3.0±1.2)分。102例患者,即占85%的患者对术后疼痛可耐受。术后三天后由于疼痛的缓解,患者的睡眠、休息情况达到较好级别的有108例患者,即占90%的患者。120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3讨论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和潜在的组织损害。超过患者忍受程度的疼痛会造成患者的不适,焦虑不安,影响休息和睡眠以及康复,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现在人们对疼痛的危害性认识不断地增强,舒适无痛是患者的基本需求。有效的镇痛护理对于骨科术后患者的恢复,迅速度过术后急性阶段而顺利进入关键的功能康复阶段非常重要[2]。

舒适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深入的护理研究;科学的护理方法;进步的护理理念;是努力达到目标的有效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由于骨科患者治疗时间长,术后的疼痛、制动造成了患者的巨大痛苦和焦虑[3]。舒适护理通过必要的护理的措施干预,使骨科患者术后获得生理、心理、科学的护理,从而减少疼痛程度和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4]。

疼痛、压疮、肺炎、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对高龄、体质较弱、各种脏器机能减退的患者,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死亡,影响生存质量及预后[5]。因此,临床工作中预先正确评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骨外科专科护理工作的更高要求[6]。

因此,对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预见性的舒适护理,可以使患者达到较为舒适、平和度过手术急性期,为以后顺利进行功能康复提供了良好的开端,节省了住院周期,节约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与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汤根芬.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7):96.

[2]储红娟.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152-153.

[3]黄鸣红.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当代医生,2011.49(9):72-73.

[4]张丽.舒适护理在骨科手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3):2062.

[5]曾和香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30(20):152-153.

[6]朱静.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78-79.

作者简介:袁利军 女 1980年12月 汉族 湖北武汉 主管护师 本科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论文作者:袁利军,徐菁,彭康哲,阮娜,吴明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9

标签:;  ;  ;  ;  ;  ;  ;  ;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论文_袁利军,徐菁,彭康哲,阮娜,吴明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