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与科技文化_世界历史论文

论文化与科技文化_世界历史论文

略论文化及科学技术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文化是人类心智在文明史上的积淀物,即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成果。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化,文化已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各门学科都从不同侧面研究文化现象,形成一片繁荣景象,一股热潮,这种现象无疑是一种进步和发展。正因如此,文化的定义也就说法不一。狭义的或传统的说法是,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的、观念形态的成果。广义的说法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都称之为文化。对文化的分类也不相同,有的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称二分法;有的分为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部分,称为三分法。也还可以从时空上分出很多说法。众多的说法或定义,是一种收获,但不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我们必须从现实出发。

文化说到底,就是人化和化人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人把自己的心智对象化,对象化的前提是对象物或对象世界的存在和可化、可塑。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有能动性,随时随地都要把自身外化为世界,改变世界、创造世界,实现人的价值,谋求人的生存和发展。在这里,对象便成了人化的对象,也就成了文化的载体。人化了的对象世界便是充满文化的世界。文化是人化的结果和存在物。人化的世界是为了人,同时进行的有一个文化化人的过程,人是在文化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人是文化动物。人化和化人是人类实践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文化和文明的历史,也就是人类自己的历史。

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亘古就存在的不变的,而是人的世世代代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历史的产物。自然界也不是纯自然的,而是人化了的自然。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1〕也就是说,人的感性世界存在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之中。人区别于动物的文化创造,根源于人对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对人的塑造。人的这一活动在马克思看来,“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马克思说:“我们看到,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而总是仅仅从外表的效用方面来理解……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3 〕人通过实践的批判的感性活动,把自己的心智外化到对象上,实现对环境的创造,文化就是这一创造活动的产物。文化是心智的外化和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人通过实践的批判而揭开的关于人的世界的一本心理学。从这一意义上,我们称文化是人化。然而,文化作为一种人的创造物一经形成,便又成为人的环境的一部分,参与环境创造人,也就是化人。环境对人的作用,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通常称之为“教化”,无论是“无言之教”,还是有言之教,本质上都是人的力量的反照,都是为了人的世界。因此,人在人的世界里是通过文化而存在的,或者说人通过文化而存在于人的世界。因此,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有无文化。正是人类文化的发展,标示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文明。因此,我们研究文化,可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揭示文化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

如果我们承认这一说法,便不难看出文化有下述特征:

一、文化是一个整体。人类是以整体面对世界的,人化的过程虽然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实现的,但是,都汇集于人类文化的长河之中,是以整体的形式而出现和存在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总汇,是由多种层次、多元的不同时空的文化构成的、有结构的有机系统。文化有极强的民族性、地域性,我们几乎不能用某一特征来判别其先进和落后。然而,就文化的整体而言,在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却有文野之分。因此,脱离一定的时空,离开整体的、单一的某种文化现象是不存在的,抽象地孤立地研究某种文化现象是无法理解人的世界的意义的。

二、文化是过程,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人的本质力量是在人的感性活动——实践中得以展现的,实践就其主观和客观方面而言,都是过程。因此,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的文化是一种动态的现象,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一成不变的文化是僵死的无价值的。人类创造文化都是为了实现某种价值目标,价值观念是文化创造的方向。当一定的价值目标实现后,便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在新的刺激下(包括文化在内),又会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因此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有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具有历史性。

三、文化具有对象性。人作为主体,要显现其存在的本质力量,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通过人面对的对象世界,否则无法得到体现。对象之所以能成为对象,是因为人的作用,也就是只有通过实践的批判活动而进入了心智的外化的、对象化世界的事物,才可化为文化。既不存在无对象的文化,也不是一切都可以成为文化。

四、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而存在,具有载体性。这是和文化的对象性相关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对象就是载体。语言、文字、符号和所有实物都可以成为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存在和传播都要通过载体,从这一点上说,它具有和信息相近的性质,信息通过载体才能发送和传输,文化也必须附着在载体上,必须通过载体而传播。如果把世界区分为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两个领域,那么它们之间的部分就是文化。在这一特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世界是由思想的世界、文化的世界和物质的世界所构成的。

五、文化具有人性。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形式,同时,人也是依赖文化而生活在人的世界里。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是为了人的。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使人认识和获得自身的真正本质和价值。人用文化把自己包裹起来,与外界打交道。文化既是人的生活的保障,也是人改造外界的工具和力量的体现。文化既不是人的心智本身,也不是对象自身,而是心智与对象之间的桥梁或中介。人要认识外界和作用于外界,都要通过文化这种工具而实现。文化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正是文化这一创造,使人超越于动物界而成其为人。

人面对着自然和社会两个外在客观世界。但从根源上,人是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并且始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类进化的历程看,人面对的首先是自然界。人要求得生存,必须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并实现其交换。这一获取和交换的过程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是改变自然的劳动创造了世界,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也是劳动创造了文化。人在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和改变自然,从而产生了科学技术文化。人为了更有效地认识和改变自然,人与人之间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便有了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人是类,是种,个体的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每个成员不能不面对一个客观的社会。社会的形成过程,也是社会文化产生和积淀的过程。这便使人类面临着两个文化世界: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我们主要是讨论科学技术文化。

二、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石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包括精神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技术一般属于物质文化。科学器物、工具等也属物质文化之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知识成果,才属于精神文化。科学技术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存于人类文化的整体之中,构成一个有机体。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不能不把它和其他文化区分开来,这便要找出它的特点。

一、科学技术文化是自然的人化。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的本质力量投射到自然界,并通过自然界实现自我的外化,这便创造了一个人化了的自然,或现在一般说的“人工自然”、“第二自然”。这是人创造的,属于人的,属于人类的自然,这就是科学技术文化及其成果。

二、科学技术文化的自然性。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不断地作用于自然,也就是人的价值目标外化,通过自然界这个载体,实现人的目的性和人的存在价值。然而,自然界并非俯首听命,任人摆布,而是以它特有的方式不断地作用于人。在这种自然和人的相互作用之中,铸造了人类文化,其主体是科学技术文化。自然科学根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文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的质料和运动,科学技术文化既没有内容,也没有载体,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我们从这种文化的内容上说,它具有自然性。

三、科学技术文化的客观实在性。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上,创造了科学技术文化,这种文化一经形成,便营造成为一个独立的客观世界,一个可直观的外在世界,成为人面临的客观世界的一个实在的部分,并成为人再次对象化的对象世界。

四、科学技术文化具有理性。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种力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智能,也就是人的理性的批判能力。无论是经验理性,还是近现代的实验理性,都是科学技术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科学理论、科学思辨纯粹是在理性世界中游弋,即使科学技术物质成果,也是人类的心智的结晶。情感的东西,在科学技术文化中已被生产实践所清洗,部分地被分化到宗教中去了,正是在这里,科学和宗教发生分野。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及其成果。

五、科学技术文化的人类性。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所反映的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是一个不分民族、不分地域的统一的大自然。因此,虽然这种文化从个体上,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人创造的,但是从整体上看,它一经产生,便是全球文化、国际文化,是没有民族性、国家性和阶级性的。从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的鉴定标准,到提倡的科学精神乃至所要求遵守的道德规范,全球都是一致的。科学的价值观念,虽然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取向,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开始从全球利益来思考,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逐步成为科学技术文化的一致追求。

六、科学技术文化的整体性。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然而它自身又是一个整体。以科学技术形式出现的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组成一个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一个部分而存在和活动着。科学技术文化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层次。科学技术文化的整体性,已为科学史所证实,也日益为现代科学学所证明。

七、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尺度。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它成为社会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基石和基础。科学技术这种对社会的最终的和决定的力量,正是社会进步的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客观尺度。我们认为,这也表达了科学技术文化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人文文化对社会也是一种伟力,但最终还是要通过它对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在内)所起的作用来判断其大小、好坏。

文化起源于早期的自然崇拜,在人类的蒙昧时期,文化是一种自然文化。人类对自然恐惧和崇拜,并以自然为最完美、最真实、最善良,并把自然法则推及人类,自然是人们行为的准则,社会公理的判据,顺乎天意,则合乎民意,人心存于天理,是非曲折,“天理难容”,从而形成了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要内容并以自然为最高主宰的自然文化。这种文化主要表现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文化的能动性即人的能动性尚处在低级阶段,然而,却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萌芽、科学技术文化的雏形,也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标志。这也就决定了当时的人们的世界观和哲学。中国西周前期的《易经》,可以说就是中国人进入人类所建造的第一个以文字表达的宇宙体系和世界观的模式。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自然哲学、自然文化著作。翻开古代希腊罗马哲学,希腊哲学是从泰勒斯开始的。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以为水是原质,其他一切都是由水造成的。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的基质是气,实物的区别取决于气的凝聚程度。毕达哥拉斯是一个带有神秘传统的人物,他认为万物都是数,这是和他在数学上的成就分不开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根本的实质,万物都像火焰一样,是由别种东西的死亡而诞生的。一直到原子论的创始者留波基、德谟克利特等,这些先哲们都是以自然为样板来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的。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看,我们有理由说,人类文化是从自然文化开始的,也可以说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先河。

广义地看,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都是类的文化。为什么要创造这些成果,这些成果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人的世界是人自己的劳动创造的。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动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4〕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首先要谋求物质生活资料, 物质生活资料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现象(包括文化现象在内)的根源性之所在。正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过程中,人类认知自然、改变自然、创造自然,同时也创造了文化,首先是科学技术文化。没有科学技术文化的产生,人类的其他文化也就失去了产生的前提和存在的基础。

在西方文化史上,自然文化的时期比中国长。希腊哲学家的著作中,大多是以自然的物质质料和物质的结构来论证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此构想中形成以自然神为主体的宗教观念。直到十五世纪,欧洲经历文艺复兴,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才与科学技术文化一起,成为今日欧洲文化的主体。而中国文化则从殷商就开始了,春秋战国便很发达了,其外观上是以人文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前面我们说过,《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化著作。但人们一般谈文化,最多的还是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和孙子的《孙子兵法》。这三部书以《论语》主要讲人伦,影响最大,后来形成了一部《论语》治天下的局面。但是,并非中国古代文化中没有以科学技术为内容的关于自然的文化,只不过是采取了混沌的模糊的形式。“浑沌初开,乾坤始奠,上则为日星,下则为河岳。”这也是一种宇宙学。《大学》这本孔子遗书,一开头便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是起点和终点。“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是说,事物都是有规律的,知道了它的发展过程,也就把握了它的规律。《道德经》和《孙子兵法》则更多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自然知识。如:老子主张万物得道以生,物不离道也,道无所不在,道不离物也,道物不二。“有物混成,周行而不殆。”他主张“天道自然”,“人法自然”,“道法自然”。这表明,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人类文化首先都经历了也必须经过以自然为对象的自然文化阶段,而且它始终是人类文化的主流和本体。人文文化是为了人,为了人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满足而建造起来的,无论它如何高尚文雅,也是为了人的生存和繁衍。现代就不用说了,由于自然对人类的恩惠和报复都太多太直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热门话题,连人文科学也都谈论不已。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离开了自然,不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就活不下去,还谈什么人文文化呢?一个饥寒交迫的人,是听不进舒伯特的交响音乐的。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一切生产要素的总和。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为,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加工的劳动对象。这些要素无不包含着科学技术文化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只有注入了一定科学技术文化的生产过程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是在人们认知、改变、创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一经形成,便成为社会的生产力,而且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人类以何种方式进行生产,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以何种科学技术文化进行生产,又以何种方式创造何种新的科学技术文化。这种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地位,决定了科学技术文化在与其他社会文化的关系中,科学技术文化不能不占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笔者以为其中也包含科学技术文化是第一社会文化的意义。如果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根据邓小平的思想而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一个指导思想:“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的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的基石。”

三、研究科学技术文化 弘扬科学精神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空前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文化,以它特殊的渗透功能,注入到社会机体的每一个细胞,弥漫于整个人类世界,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伟力,发挥着神奇的作用。这种科学技术文化的大创造,推动着整个人类文化的大拓展、大繁荣,标志着人类在文明的大道上阔步前进。这不能不引起文化研究的关注,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文化研究热潮,正是根源于科学技术文化的推动。因此,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研究,特别是对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探讨和建构,必须研究科学技术文化及其当代的进展,同时,也只有把握住科学技术文化的当代情景,才能真正找到其它文化变迁的原因和脉络,从而找到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文化的建构模型。

中华文华有着悠久的辉煌的历史。在中华文化史上,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同时,也有经久不衰的科学技术文化传统。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和传统的文化研究对科学技术文化的忽视与忽略,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科学技术文化的薄弱甚至空白。我国自明清之后,科学技术就落后于西方,科学技术文化也发育不良。现代从西方学来了不少科学技术,自己也创造发明了不少。近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 ”〔5〕我国国民仍缺乏科学知识,缺乏科学精神。我们的生产力水平不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少,由于各种原因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迟缓,经济尚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我们的国情。针对这种状况,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口号,我们认为,这是把握了我国社会及其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的。

我们在世纪之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驱动力,没有科学技术现代化,就不能实现社会现代化,社会主义也就是一句空话。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历史的判断,也是科学技术文化的真实功能。分析国情,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建国后,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错过了不少历史机遇,科学技术没有跟上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步伐。究其原因,从深层次上看,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文化没有得到发扬,民族意识中科学技术意识不足,民族精神中科学技术精神没有真正确立起来。从五四以来,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民族精神的唤起,许多仁人志士奔走呼唤“赛先生归来矣!”有的还从政治上、意识形态上作过艰苦的努力和奋斗,付出过包括鲜血和生命在内的高昂代价。显然,政治意识形态的变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对我国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毕竟是来自科学技术文化系统外部的力量,并不能起最终的根源性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力度和方式常常随着政治意识形态的波动而波动。

我国建国以来,在正确的政治意识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文化便有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一遇政治上的斗争,人文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斗争,科学技术及其科学技术文化都受到冲击。即使是在正常时期,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指导思想,也多着眼于政治,如科学技术领域中过份地强调为政治服务,混淆科学技术和政治思想的界线,混同政治任务和科学技术任务的关系,忽视科学技术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作用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一中介。实际上也就抹煞了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区别。科学技术文化是一个过程,有自身发育的机制和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的生产力,它对社会的其他文化具有根源性,在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政治意识形态必须反映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要求和水平,而不是相反。

70年代,由于人类面临人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的问题,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负面效应,而产生了以未来学研究团体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对人类命运的悲观论调,主张限制科学技术发展,提出要回到大自然去的口号。我国是一个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但是也从另一个极端摧毁科学技术。“文化大革命”实质上是革文化的“命”,所谓“卫星上天,人头落地”,“实验室是产生修正主义的温床”,知识分子是排在老九的敌对势力等,都是对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文化的讨伐和毁灭。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和高度的科学精神,在1978年3 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9月他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正确地评价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生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位的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它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是对传统的理论观点的拨乱反正和创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来观点。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对被人歪曲的观点的反正,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当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则把马克思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我们认为,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说明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了科学技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第一位的地位和作用,由传统的生产是第一位的观念转变为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观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根据这一新的观点,我们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乃至整个意识形态的关系便有了新的理解,不是政治和意识形态决定科学技术,而是相反,科学技术决定人们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取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必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即为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而不是其它,更不是相反。在社会生活中,科学技术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也相应地得到真正的确立,即科学技术文化是其它一切文化的基础和根源。我们以为,这样才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更为科学,更为全面。我们初步体会,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不仅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研究文化,特别中国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在这个历史前提和理论指导下,从历史的和现实的中国出发,来考察和思索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科学精神的倡导和弘扬对中华民族的意义。邓小平在规划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时说“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6 〕这是对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正确指引,也是发自中华民族内心的向科学技术的呼唤。我们在进行文化建设时,是绝对不能忘记的。只有这样,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真正昌盛起来。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都在不断向前发展,比建国以来的任何时期都好。但是,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泛滥,假、冒、伪、劣彼彼皆是,部分干部中浮夸风盛行,甚至科学技术界伪科学现象也相当严重。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经济法制不健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乏力等等有关,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我们的民众中,特别是干部队伍中,科学知识不普及,科学精神尚脆弱。这种由于科学发展不足带来的社会病比科学主义带来的社会病要严重得多!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必须加强科学技术文化的建设,弘扬中华科学技术文化传统,倡导科学精神。虽然科学技术文化与其它文化是互补和协同存在于社会有机体之中,但是其它文化不能替代科学技术文化,而且相对于我们这个有着深厚的人文文化传统的国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着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真正补救我国社会文化结构中科学技术文化不足的缺陷。这才是真正从我国国情出发,强基固本,从基础上下工夫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切实的道路。

注释: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43、1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7页。

〔4〕《资本论》第1卷第5章。

〔5〕〔6〕《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1、377页。

标签:;  ;  ;  

论文化与科技文化_世界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