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替啶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论文_万立,王松柏,高占明

万 立1 王松柏2 高占明3

1、2.解放军第251医院麻醉科 河北张家口 075000;

3.赤城县妇幼保健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 要】目的:探讨哌替啶结合阿托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单独采用哌替啶治疗,观察组采用哌替啶联合阿托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疼痛时间均明显缩短,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出现过敏性休克和药物上瘾的人数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哌替啶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缩短疼痛持续时间,还能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哌替啶;阿托品;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549-01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因为冠状动脉阻塞,引起血流供应不足,导致其发生坏死性临床症状的疾病,心前区的压痛、濒死感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1]。目前,临床上将哌替啶、吗啡等药物作为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的主要药物,但是这两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2]。而阿托品对于消除平滑肌痉挛具有显著疗效,有望可以消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为了探讨哌替啶结合阿托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我院随机抽取了7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为45~72岁,平均年龄为(56.3±2.5)岁。观察组共35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为44~70岁,平均年龄为(56.2±2.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构成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采用哌替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为H42022074)治疗,常用剂量为50~100毫克,具体用药剂量需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调节,若血压低于130/80mmHg,则每次的服用量不能超过50毫克。两次用药的间隔时间必须大于4小时。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联合阿托品(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35020368)治疗,采用0.5~1毫克的剂量对患者行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具体剂量可根据患者的心率快慢调节,若每分钟的心率小于60次,则可注射1毫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持续时间和用药过程中的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和药物上瘾等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PASS17.0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 ±s)表示,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持续时间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疼痛时间均明显缩短,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出现过敏性休克和药物上瘾的人数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有数据调查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看,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冠状动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等都是常见的致病因[3]。心前区和胸骨后压痛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还会导致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增加疾病的病死率。

为了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剧烈疼痛,临床中主要采用哌替啶来进行止痛治疗。虽然还要具有较强的阵痛作用,但是由于它也能提高括约肌和平滑肌的张丽,所以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阿托品属于M受体的拮抗剂,能够和乙醇胆碱进行竞争,所以对于胆碱能引起的神经兴奋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阿托品还具有解除痉挛、消除疼痛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疼痛时间均明显缩短,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表明,采用哌替啶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缩短疼痛持续时间,还能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龚厚文,许锋成,余朝萍,等.吗啡与哌替啶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四川医学,2012,03(15):489-491.

[2] 赵月霞,陈锦钊.哌替啶戒断综合征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9(06):4659-4660.

[3] 张建勤,江力勤,王迎,等.急性心肌梗死缓慢型心律失常急诊PCI术前应用阿托品临床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04(25):330-331.

论文作者:万立,王松柏,高占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哌替啶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论文_万立,王松柏,高占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