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国近年来在建筑行业取得的较为卓越的进步,使得建筑结构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结构方面的要求,就需要加强对于其概念设计的重视。概念设计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力学理念为实际建筑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平台,使得后期的结构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要求。并且加强对于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结构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式,因此对建筑结构进行概念设计是十分关键的。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应用
建筑结构设计是工程项目开展的第一项内容,对于建筑的施工的安全、质量保障以及建筑的实用性有着关键作用,因此需要具有专业水平的建筑结构设计师来进行整体的概念设计,并宏观把控建筑施工的水平。作为建筑结构设计师在日常的设计内容上包括:抗震设计、质量把关以及实用设计等,并结合日常生活中业主的实际需求进行概念上的设计。这也进一步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师在概念设计时要勇于创新,不断改进自身的不足,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水平。
1 概念设计的内涵
概念设计,主要是指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出相对应的概念性产品,实现从模糊抽象到清晰具体的转变,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事实上,概念设计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设计方案,通过在设计全过程贯穿设计概念的方法,提升设计的整体效果。在建筑工程领域,概念设计主要是指在建筑结构设计初期,结合相应的设计理论和设计经验,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概念性分析以及对比评估,通过合理的建筑结构布局和必要的抗震设计来保证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概念设计得到的建筑方案,具备清晰的概念和准确的定性,相关计算简单便捷,不仅具备良好的经济可靠性,而且可以作为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数据准确性的依据。不过从目前来看,概念设计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受自身认知水平等的限制,在部分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无法达到共识,也因此影响了概念设计的快速发展,需要技术人员做好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2 概念设计的主要设计原则
2.1 综合考虑原则
建筑施工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会涉及众多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通常施工的周期较长,施工影响因素的可变性较大。因此,设计师在进行概念设计时,要进行全面考虑,例如施工的自然因素以及当地人文条件,同时还要考察当地地表结构、土壤类型,从而来确定建筑的荷载情况以及施工完毕之后是否对相邻的建筑产生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师在进行概念设计时要综合全面的考虑各方的因素,最后提出平衡各因素的科学性方案。
2.2 科学计算原则
建筑结构设计师通过对计算简图进行科学的分析来开展结构计算,因此合理选择计算简图在确保建筑安全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设计师选用不恰当的计算简图,很容易导致结构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建筑设计的整体安全性,在建筑进行施工时结构的节点不仅仅是铰接或刚接点,施工时可以与设计简图有一定的误差,但不能超过合理范围。
2.3 优先选择原则
建筑项目的功能性不同,各个环境因素的不同都会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师在进行概念设计时选择不同的结构,常用的结构有: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壳体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等,设计师要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优化结构与布置。对于建筑的平立面保持规则、对称以及建筑良好的整体性即可。
3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结构措施的应用
3.1 建筑场地选择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施工场地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场地选择的合理性,才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因为地震会导致地表错动,地基土产生不均匀沉降等灾害,从而对威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甚至还会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那么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就要认真落实对于建筑工程场地的勘测工作,保证选取有利于抗震的建筑场地,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地震灾害对建筑工程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充分发挥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势。所以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就要对建筑场地进行有效的选择,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如果工程施工区域属于危险地带,就要严令禁止在该区域建设甲乙丙类建筑。
3.2 建筑工程结构布置分析
在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格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布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旦结构布置不够合理,就会对建筑工程结构规则性造成不良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这就需要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其必须要设计人员提高重视度,并和建筑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明确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理念,实现不同结构的有效传力。通过对我国往年的地震灾害现场的勘察发现,一些L形的平面布置建筑工程,在地震灾害往往会受到较大的破坏,同时一些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建筑平面布局不够规则,其一旦受到地震影响,就会产生严重的扭转变形。
另外,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除了要满足抗震性能,还要注重尽量选用立面简单、均匀对称的建筑结构,如果其受到施工场地的限制,必须要选用不规则的布局形式,就要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采用加强设计措施,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3.3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在实际的建筑结构优化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也需要结合概念设计的理念。那么,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选择过程中,就要明确概念设计理念,将其有效应用在材料的选择和利用规划设计中,以此不断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利用率,控制施工材料的应用成本。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和结构施工的协调度之间也有着联系,如果各个结构施工的配合度相对较高,施工材料的利用水平也会有所提升。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尽量控制建筑结构设计的成本,不断提升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
4 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意义
4.1 体现当代设计的创新之感
概念设计在当代设计当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相较于传统的建筑设计而言,它不用频繁的查看相关的建筑设计资料再根据设计资料进行设计,概念设计的方式是新型的创新建筑设计内容,设计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具备的基础知识,结合当地的建筑的实情,不断以新的思路进行开拓设计,用新的方式完善我国的建筑设计,实现创新设计。
4.2 提升设计师的综合素质
概念设计与传统设计不同,概念设计更需要依据设计师的主观设计想法,以创新思维进行建筑设计的创新,并根据实地的考察情况,设计师自身的经验及理论掌握基础,解决实地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设计理念与创新思维满足实际建筑的需求,不断提升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满足建筑设计安全性能。
4.3 弥补建筑结构理论的不足
概念设计与传统设计的理论与设计思维不同,在概念设计中,更注重的是设计师的灵感与创新思想,与墨守成规的传统设计相区别,这样的设计理念可以弥补传统设计中创新度不够,而使建筑物只具备安全性能却不具备美感度,概念设计则根据设计师的灵感设计出与当地民俗风情相统一的最佳性建筑设计。
4.4 更高效的优化设计方案
概念设计的独到之处在于,在建筑施工之前有多拥有多个备选方案,建筑施工最终会在多个方案中进行综合比对,找出最符合当地实情的设计方案进行应用,并根据方案内容不断优化,实现经济与实用并行的效果,减少后期施工中人力物力财利的投入,优化设计方案,实现建筑施工最优的效果。
5 结束语
概念设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结构设计中使用概念设计体现出了结构体系的合理性。概念设计在被逐渐使用的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接受,并且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中会有更大的发展,也会为建筑设计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姜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48):67-68.
[2]陈伟.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7(42):65-66.
[3]杨国东.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及优化[J].建材与装饰,2016(24):59-60.
[4]程勇.浅谈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2):93-94.
[5]陈旭.概念设计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作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0):87-88.
[6]刘春宝.研究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04):137.
[7]李志刚.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6(03):123-124.
[8]唐云启.研究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52):90-91.
论文作者:庞锦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概念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论文; 设计师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