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脑卒中引起的呃逆的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刘永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8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对脑卒中引起的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于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胃复安行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针刺穴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1.58%,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呃逆患者,行针刺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呃逆

呃逆实为脑卒中后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类型,据相关研究指出[1],在患脑卒中患者中,约10%在发病期间会有呃逆症状出现,当呃逆症状持续进展时,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营养缺乏、疲劳及失眠等情况,除此之外,还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等严重病症,因而对患者的睡眠、饮食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针对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呃逆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并与传统肌注胃复安作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18年1月-12月这一阶段内,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呃逆患者76例,均经MRI、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并与中华医学会于2010年所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相符[2];各项生命体征维稳,意识清晰,在住院期间均出现明显的呃逆症状。排除意识障碍、精神疾病者,另排除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每组均为38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区间44~80岁,平均(71.2±8.4)岁;病程区间1~11年,平均(5.4±1.2)年。观察组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区间45~78岁,平均(71.0±8.1)岁;病程区间1~9年,平均(5.2±1.2)年。两组年龄等资料经系统化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胃复安注射液(又名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539)进行治疗,肌肉注射,每次10mg,每日2次。持续用药5天。

1.2.2观察组

分别取中脘、足三里、攒竹及内关等穴位。攒竹用毫针(0.35mm×20mm),向睛明透刺,深度为0.2寸,小幅捻转,当局部有酸胀感时,可停止。而对于足三里,则用毫针(0.35mm×50mm)直接刺入,深度为1.5寸,采用提插捻转的标准手法,以局部有胀麻感为宜。而对于内关,则采用毫针直接刺入(0.35mm×40mm),深度控制在0.5寸,采用提插捻转手法行此操作,使局部有适当的胀麻感,并且放散至手指。对于中脘穴,可选用毫针(0.35mm×40mm)向下且沿着皮层刺入,深度以0.5寸为佳,用捻转手法使局部有胀感产生。留针,时间为30分钟,每间隔10min便针刺1次,每日2次,持续针刺5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3]:若治疗第5天时,其呃逆症状消失,且没有出现复发情况,即治愈;如果治疗至第5d时,患者呃逆从之前的持续性转变为阵发性,即好转;如果治疗至5天时,患者呃逆没有变化,即无效。(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对文中计量、计数资料进行处理,分别由(±s)、百分率表示,t、X2检验;若组间经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由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3.讨论

脑卒中呃逆的发展与进展,以延髓附近病变最为多见,比如脑室出血、延髓外侧综合征、、脑干出血及小脑出血等;而针对其他部位的脑卒中而言,当晚期出现比较明显的延髓功能受累时,同样会有呃逆情况发生,通常情况下,当出现呃逆时,表明患者有着比较差的预后。针对呃逆来讲,其实为一种典型的反射活动,第3~5颈髓节段为其反射中枢所在,其传入神经主要有迷走神经、膈神经等,而对于传出神经而言,则有呼吸辅助肌的离心纤维、支配声门及膈神经等。传统中医指出,呃逆病并没有虚实之分,大多是由于胃气出现上逆动膈而造成,经常有病情危重的外部表现,因而被称之为“土败胃绝”[4]。内关是重要的八脉交会穴。主要治疗胸、胃等疾病,针刺之,能宽胸利气,达平呃逆之功了让足三里则为胃下合穴,针刺此穴,能调理脾胃、补益中气,胃和津生,调畅气机,使呃逆止;膈俞则能宽胸利膈,刺之,能抑制交感神经长期兴奋,缓解呃逆,达治疗之目的。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较对照组(81.58%)明显偏高。由此提示,将针刺疗法用于脑卒中呃逆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综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刘文博.中医针药联合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192-193.

[2]肖洒,孙原洪,周桦,等.针灸在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3):149-149.

[3]杨庆镗,杨晓琳.滞针提拉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12):1780-1782.

[4]王东平.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9):85-85.

论文作者:刘永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针刺对脑卒中引起的呃逆的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刘永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