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策略分析与解读论文_李修琳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策略分析与解读论文_李修琳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吉林 130033)

摘要:智能变电站在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式比较好,但在一些具体方面,存在着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来通过设立完善管理制度,培训专业人才的技能,增强管理与维护的水平,实现运行、维护和管理有序并安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对策

我国当前生活水平与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电力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日益多样化的用电需求,我国电网也正在朝着互动化、分布式、信息化以及高电压等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智能电网构建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属于重要的构成环节,一般会采用相对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智能组件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等。作为今后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变电站的高效率运转也需要对其运行和维护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1、系统主要构成分析

1.1 管理形式

智能变电站所采用的是自动化系统,其所需的设备配制需要按照无人值班智能模式设计,与大运行发展方向相符合,满足了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基本要求。

1.2 整体配置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当中,其监控系统相关功能的实现需要以数据采集和统一存储作为依据[2]。同时需要考虑到当前常用的大运行生产方式,其操作、控制和监控、运行管理、信息综合分析、智能告警等相关功能的实现需要以调控一体化需求为基础进行整合运行。其配置需要遵循已有的标准,对全站的信息进行统一有效的建模,从而达到变电站整体全景数据,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

1.3 监控范围分析

变电站所采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不仅需要按照我国制定的已有DL/T5149执行之外,还应当结合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际要求,对其监控范围进行相应的调整,调度端应当可以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掌握[3]。监控范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变电站所使用的一体化电源系统开关状态;(2)对重要房间通风采暖动力环境的监控;(3)相关辅助系统,如风速、温度湿度监测、图像监视系统等。

1.4 所采用的网络结构

智能变电站所采用的网络结构为开放式分层分布式,一般需要包含站控层、间隔层以及过程层,相关网络设备等,网络需要独立配置,其传输速率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即速率应当高于100Mbps[4]。站控层目的是为了传输数据,包含站控层内部数据传输和站控层、间隔层数据传输等。间隔层连接站控层网络,实现间隔层设备内部的数据传输;过程层则是实现该层和间隔层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2、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等问题分析

2.1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可靠性、安全性中存在问题

为确保智能变电站整个装置的不间断供电工作,在有源电子互感器的内部要安装有源电子元件,但是耗电量较高,存在稳定性隐患,这样会造成设备的可靠性降低。光学传感器受到温度等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会出现不正常工作。受到高压磁场的影响高压的电子互感器会受到扰乱,电站的硬件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在维管工作中网络科技使用的比例较高,一旦局域网中的某个环节出问题,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智能变电站都是,诸如光学互感器等,但是智能化设备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光纤和玻璃之间存在安全隐患,这都是有关部门要注意的。旧有的变电站都是使用点到点的运行模式,不受其它因素影响,可靠一些。现代化的智能变电站使用的是对等模式,依赖程度紧密,一个部分受到影响,整体系统的安全性都会受到影响,另外装置和装置之间隔离点结构不完整,利用软件隔离,整体安全性能比较薄弱。

2.2智能电站运行维护的安保、快保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运行与维护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的电子互感器容易发生故障。

智能汇控柜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温度要控制在-25℃-70℃,相对湿度控制在90%之内,因此会导致增加设备安装、检修运行等方面的成本。

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工作中,信息传送过程中延时有可能达到达到6ms,因此运维管过程中的快速保护问题也是容易出现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变电站运行方式与智能变电站相比有较大差异。传统智能变电站主体设备运行比较单一、设备维护简单化,整体维护效果较好。在智能变电站运转使用中,因为有智能系统、软件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同时我们的智能变电站维管工作也是形成,这些管理还都没有建立较成熟完善的制度,所以目前也存需要完善维管的规章制度。

2.4加强维管工作人员思想认识

因为传统变电站被现代化的智能变电站取代,对运行维护人员要求提高了,过去运行维护人员较为重视一次设备维护,忽略二次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对智能变电站通讯网络的结构与网络异常状况,变电站运行、维护以及操作诸多环节不够重视。

2.5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环境问题

智能变电站有诸如微机、交换机等系统,在智能装置就地布置的情况,如果处于同步状态,设备的温度就会升高,当散热得不到合理处理,智能装置的运行效率会下降,当智能装置的运行环境条件下降,会增加电力设备故障发生的几率。智能变电站对维护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维护结果是直接影响到智能系统的运行。

3、应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完善管理系统

在我国,智能变电站运行的时间不长,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要完善管理系统,这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有直接的作用。只有确保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管护理机制完善,才能更好的反映出智能变电站不同功能和特征。

3.2加强人员培训

智能变电站在运维管的工作过程中,其对技术人才的相关专业技能的要求是很高的。面对这一问题,电力相关企业应当关注对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与提升。具体可通过将现有技术人才进行培训,同时招聘一些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工作。通过两种办法,智能变电站技术维护工作得到完善,提升智能变电站的维管效果。在人才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员工的学习思想动态,提高运维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技能水平,很好预防智能变电站的可能出现的问题。

3.3强化日常的监都管理

强化日常的巡视管理制度,强化设备日常维管制度。针对设备的运行工况,运维人员要强化设备运行管理的管控效果,对异常报警信息和警告项目提高重视,对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提高重视。要制定有力的管控措施和机制,优化变电站的信息与数据,提高设备的操作性,加强日常项目的维管效果,要强化日常巡视效果。

3.4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

将安全管理意识传达到人,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与责任意识,确保安全运行,比如建立 “两票三制”,“两票”是工作票和操作票,“三制”是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间断、转移、终结制度,确保“两票三制”的约束作用得以全面落实。能很快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3.5加强硬件设备维管工作

硬件设备是最为重要的组成,因此必须重点对其进行运维管理,比如电子互感器的工作环境复杂,对电子互感器进行维护时,要维护到电子互感器的各个环节中。维护自动装置时注意自动装置的压板不能独立使用,维护变电站交换机进行时,要注重对交换机故障原因的查找等。总之,不同设备一定用相应的方法维护。

4、结论

总而言之,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管控,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提高智能变电站基础设备与设施的维管水平,实现变电站平日维管护工作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强.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7,(22)

[2]陈凯.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9)

论文作者:李修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策略分析与解读论文_李修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