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室给排水设计的几个技巧论文_郭智莲

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东莞设计部 525000

摘要:地下室排水沟、集水井、消火栓的布置不合理造成的容易损害、不美观、不便于使用及生活水池布置不佳引起的浪费和无法使用等问题,根据工程实际经验讲述一些设计技巧

关键词:排水沟;集水井;消火栓;生活水池

从事建筑给排水设计多年了,不敢说是一个很优秀的设计师,但在给排水设计上还有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体会的。下面就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一下。

一、排水沟与集水井的设置。

地下室排水沟的主要作用是收集洗车用水及发生火灾时由各消防设施排出来的水,水汇合排至集水井,通过集水井里的潜污泵加压排至室外。排水沟和集水井如何设置更好呢,请看以下两张图:

只一眼看,好像两个图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有开车的同志就应该很清楚,停到如图一所示的停车位的时候,会不太舒服,车轮碾压到盖板。上面是铸铁箅子的话,停车的时候容易哐当哐当响。如果是合成树脂盖板的话,长时间的碾压,老化,物业有没有及时更换,就容易中招了,轮子就陷在沟里。如果停到图二的车位,一点影响都没有,无论你怎么停车,轮子都不会压到水沟。类似情况的还有排水沟穿越行车道的:

如图三所示,所有经过的车都会压到排水沟,我建议改成如图四所示的做法,用DN150的钢管连接两个排水沟即可。

集水井如何设置才合理呢,我认为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做到最少。集水井要做多少个是可以计算的,地下室最大排水量是火灾时的排水,有喷淋和消火栓,假设地下室喷淋用水量是40L/S,消火栓用水量是20L/S,那最大的用水量就是60L/S,合计216m³/h,假设每个集水井设两个潜污泵,单泵流量是30m³/h,高水位时候同时启动,那总共需要设216/60=3.6个集水井,取整数4个。另外一般情况下我不建议设单泵集水井,因为一条排水沟上设单泵集水井,那最少要设置两个单泵集水井(预防单泵出故障,需要多设一个),还有一些设在沟两端的单泵集水井,都建议改成在沟中段部位设一个双泵集水井,排水能力不变,却可以节省一个井。

看过一些设计院喜欢把消防电梯集水井设置在电梯前室,这样不美观,也不安全。电梯厅是一个经常有人走动,多人积聚的地方,想想一个贴着地砖和墙面的电梯厅竖着两条排水管,铺着一块铁皮盖板,是多不雅呀。消防电梯集水井底一般都比电梯基坑要低1.5m,而电梯基坑又比地面低1.5~1.9米,甚至更深,那集水井底就要低于电梯厅3~3.4米了,如果管理不善,就有坠入集水井的危险,建议移至楼梯间里。

二、消火栓的布置

地下室车位间的柱子一般都做的是500*500的方柱,两个柱间放三个车位。薄型单栓室内消火栓箱的尺寸是650*800*160(180/200),以前消火栓经常都如图五布置

这种布置增加了停车难度,甚至影响车位的正常使用。《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2014 第7.4.3 指出汽车库内消火栓的设置不应影响汽车的通行和车位的设置,并应确保消火栓的开启。现在地下车库的消火栓布置,我们都优先采用图六的布置方式,它一点都不会影响到车位。

三、成品不锈钢水池的布置

为了满足更高的水质要求,我们现在的生活水池一般都会做成不锈钢的成品水池。水池的容积和水池的长、宽、水深关系密切。《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第3.7.3.2条提到,池(箱)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它池壁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要求,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1.0m,且管道外壁与建筑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设有人孔的池顶,顶板与上面建筑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0.8m。我们平时设计水泵房的时候一般都会考虑把它放在住宅塔楼下,这里的层高比较高,但是高层住宅,塔楼下设置的多是剪力墙,有一个凸出来的垛。那我们布置水池的时候,这个净距应该从哪里算呢。如图七所示的生活水箱,我建议左侧及下侧的离墙净距可从墙边算起,同时保证凸出来的垛距离水池壁不小于0.3m,右侧的离墙净距从垛算起,其取值原则是,最少保证一侧有通道可绕行至水池的任一面。如果在水池体积可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从池壁到剪力墙的最凸出点算净距,是最好的,这样可以更好的使用和安装,但有些情况下,水池体积不够,很多设计师会首先考虑把水泵房降下去,用增加水深的办法来增加体积,而不是上述方式。降低水泵房标高会增加土方开挖量,甚至有一些做筏板基础的地下室做成高差式的底板施工比较困难,我建议,可优先考虑采用图示方式

布置计算水池容积。另外,检修孔的布置要要考虑上部梁的影响,规范中提到设有人孔的水池顶应离上部结构板底要有0.8m的净空。有一些设计师,特别是年轻的设计师,缺乏经验,没有结合各个项目的实际情况,一直套用0.8的净空,却不知有一些水池顶上的梁高和梁的位置是变化的,有可能上面做的是一个1m高的梁,板厚0.16m,板底突出来的梁就有0.84m了,把水池顶标高做到板下0.8m,水池是没有办法如图安装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可能梁高只有0.6m,但是布置人孔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梁的位置,把人孔设在梁下了,导致人孔只有0.2m的净距,造成设置的人孔无法使用的情况。在这里特别提醒一下设计师们,设置成品水池时要特别主要结构的影响。

以上是本人这几年在地下室设计中得到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不知成效如何;或者有一些做法不够完善,全面。大家有更好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一起探讨,谢谢。

参考文献:

[1]全国民用建设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 中国计划出版社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

[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论文作者:郭智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浅谈地下室给排水设计的几个技巧论文_郭智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