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大幅度提升。当代社会对水利工程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因为有了先进科学技术作为辅助进步的很快,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许许多多的施工难点,妨碍了施工技术的实施。此篇文章针对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难点以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现,为国家的民生工程作出贡献。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施工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处于建设阶段的建筑工程也越来越多,这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仅如此,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的大力兴起对于保障我国农业产业的生产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模板工程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使用特性也非常广泛的应用到了我国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而且,为了能够有效地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在模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要不断的加强施工技术,以此来有效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
1 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分析
第一点,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的原因,在进行工程材料和设备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用较高。第二点,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要进行隧洞、水下等施工,使工程施工难度不断增加。而且,受到自然环境(如地质结构)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使工程施工过程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间接造成工程施工难度的提升。第三点,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工程建设长期处在有水的环境中,在季节变化过程中会受到洪水等因素干扰,使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第四点,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多种施工技术和设备进行工程建设。由于工程的施工复杂程度较高,另外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难度不断提升。例如,在进行工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加强安全保护的投入力度,防止施工过程出现塌方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企业没有按照安全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导致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不断提高。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
2.1 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水利水电过程中路基施工是属于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的部分,更是影响着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和后期的验收评定,同样也影响竣工以后的使用效果。想要把水利水电工程的路基施工质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对其施工单位来说,就必须足够熟练的掌握施工的技术要点:第一,对于路基清理工作施工单位一定要做的足够充分、仔细,而且一定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翻阅查看,对所发现的施工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和完善,从而确保基层施工的工程质量。并且施工单位还要对路基施工中要用的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细致的检验,保证其可靠性。第二,当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完以后,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查,把对其勘查的信息进行汇总和记录。第三,施工单位在路基的开挖期间,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第四点,当路基施工结束以后,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验收工作以及对其的保护工作,避免因为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对其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
2.2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运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施工的刚硬度和强度。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技术的结合,这两种施工技术差异较大,所以施工技术人员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要求来选择恰当的工艺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要结合施工管理经验来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法,可以通过先张法施工技术来增加应力,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施工工程质量,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的时候还要确保构建强度达到整体强度的一半以上,这样一来就可以运用后张法施工技术,也就可以更好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强度大小。另外,水利水电施工沉降过程中,还要运用好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通过锤击法和静压法来降低桩基。然而,施工企业要采用锤击法就应该合理地进行选择,如果采用静压法那么要充分分析好地基的承受能力。
2.3 建立综合性管理体系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有效性,还要建立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施工管理机制,重点可以采用分级管理的方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交流,对施工技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有效收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信息的基础上提高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在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前就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工作。首先,应当重点加强施工设备的监管工作,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监督,及时发现和有效排除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故障问题,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档案材料收集机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数据收集,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施工数据进行分析,提高施工管理的预见性,并且获得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监理部门的支持。第三,还要加强施工技术储备,按照标准程序对施工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操作记录,达到有效进行施工设备维护目标,实现施工技术数据的有效使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有效性。
2.4 坝体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坝体路面施工是以路基施工为基础,在路基施工完成以后所进行的对坝体路面的后续施工过程。在坝体路面施工期间,其所需要的级配碎石和水稳层材料在进场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对于运输各种施工材料的运载车辆而言,需要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对施工材料进行倾卸。对于开展施工材料的摊铺和压实等工作的机械设备,要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摊铺和压实工作结束后,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其厚度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等确认无误后再开展后续的洒水、降尘等工作。除此以外,机械设备退场以后还需施工人员用人工进行细节方面的填补和平整工作。
2.5 锚固技术的运用
锚固技术具有施工简单和成本较低的特点,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运用,也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利润。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建设的时候需要减少对周边居民的不利影响,所以施工人员通常会把工程施工现场设置在人员数量少、接近水域的地方,要更好地达到农田灌溉要求,施工企业还应该让水利水电工程与农田接近。这样就造成了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出现较多限制条件,施工人员使用锚固技术就能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如果将锚固技术大量运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当中,那么施工人员需要把设计好了的受拉杆件一端固定好,确保固定深度和岩层深度一致,之后让受拉杆件的另一端和地上建筑物连接起来。锚固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抗风和抗震性能,这样就进一步保障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3 结语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和技术等因素影响,导致运输成本和施工难度都会增加。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对使用的施工技术产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如预应力锚固技术以及坝体填筑技术等,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满足工程要求。
参考文献:
[1]涂燕君.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及施工技术要点[J]. 建筑•建材•饰,2018(6):63+148.
[2]冯源.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及施工技术要点[J]. 科学技术新,2017,(36):144-145.
[3]刘大群.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及施工技术要点[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2386.
论文作者:张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路基论文; 锚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