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_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_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持续发展(笔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中国传统论文,持续发展论文,文化与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

中国哲学与持续发展(刘长林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维持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乃中国古代哲学的主题之一。其中心思想都不离开整体范畴:整体地对待自然,整体地对待人,整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纳起来,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叙述。

整体的空间方面,即同时并存的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维持长久和持续发展,必须不断调整和完善这方面的关系。其原则大致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和,中,调。和即平和,协同,合作。公元前774 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的命题,意思是,将有一定差异和矛盾的事物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比原来内容更丰富,更优良,更富于生命力的新事物。中又称中正,中庸,即恰如其分,无过无不及。调,包括生与克两个方面。通过矛盾事物之间的相生与相克,促进与节制,以使整体在稳定和平衡中前进。

整体的时间方面,表现为各构成部分的持续与先后关系。中国哲学以“圜道”来处理。《周易》以及儒、道各家皆认为宇宙和万物的过程以循环为特征。循环系维持时间整体(过程)平衡的方式。但中国的圜道只以首尾相接为基准,强调“终而复始”。因此,这样的循环并不意谓完全重复。恰恰相反,中国的圜道将“环形时间”与“线性时间”融合为一,而以圜道综合之。就是说,物质存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通过圜道形式而得以实现。圜道既保证了发展,同时又维持了整体的稳定。

周易与社会持续发展(徐道一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古代世界有许多文明在兴盛后很快衰落,不再复盛。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还有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持续发展历史。这与《周易》崇尚“变”、“阴阳”、“中”、“和”的基本概念有关。 莱斯特·R·布朗认为:人类沿着现有道路继续走下去,有可能使(西方)文明崩溃。因此,必须沿着另一条道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从广义来理解持续发展,即使自然、人类社会能较为稳定而有序的发展。《周易》用乾坤的关系来表达人类社会的“持续”和“发展”的对待统一关系,把它作为论述人类社会的一个总纲,并提出:“贤人”的努力目标就是要“久”和“大”。

“周易”中许多卦的论述是为了使事物能“久”且“大”。《周易》强调变易,目标是使人类社会能“久”、“大”,朝“吉”、“利”、“无咎”方向发展。“久”与“大”两者亦是对待的统一,不是对立的统一。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时间观念,把“长期”放在发展问题的首位。“发展”意味着不断地进展,增加新的东西,反映了乾卦的特性。“持续”和“发展”的互补结合表示了阴阳的对待的统一,是《周易》提倡的理想境界。

周易是立足于以整体思维观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周易》中关于“久”和“大”论述就是立足于整体的角度来讨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与当前社会的奋斗目标不谋而合,殊途而同归,可见其持续的生命力。深入研究周易的基本观念,应可对人类社会21世纪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持续发展的实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同运行(陈必忠副研究员:航天工业总公司511所)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水利工程是持续发展的典型。由于中国地处七山三水一分田的特殊环境,不可能象西方那样采用轮作休耕的办法来提高地力,而是采用喂养猪牛耕田种地的办法,精耕细作,保养地力。地越种越肥,产量越来越高,养的人也越来越多,是中国传统文化长盛不衰的物质基础。两千多年前建的都江堰至今还在发挥效益,世界绝无仅有。

当今的世界经济、社会等方面几乎都是按西方文化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产生了一系列的危机,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等,说到底是西方文化在世界泛化的结果。因为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是认为世界物质是可分割的、简单、孤立的、自然就产生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知索取,不知养息;只管眼前,不计后果;只讲征服,不讲共处,酿成了现在世界上的各种危机。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警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是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研究复杂系统及其协同运行。认为世界事物是不能完全分割的,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提出了阴阳相对,五行相克;又提出了阴阳互根、五行相生。

如果破坏了协同运行,如经济系统的供给和需求失衡,就会产生经济危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就会产生社会危机;生态系统失衡,就会破坏生态系统。因此我们说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系统的协同运行,维持着系统的动态平衡。

人天对化与可持续史观(韩磊教授:天津师范大学)

寓教于乐,可算是当代文章的优丽风格。

联合国通过的可持续发展的总则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乏其例,深文重义的对联传诵也屡见卓特:

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传家(国)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更如:中庸胜备于天,太和恒积于德等,比比可见。

若肯巧施会心,还可拈手承绝,道出新典,回救前缺。

三百年前,四库全书总编大学士纪晓岚曾被他夫人一则偶出十二字起联难倒,他致死未能圆成,而且后人三百年来至今无人配联。大憾穷今,原句是: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为消此憾,笔者把句中人名典易做品类典,勉成一联为:

编钟持续响,总总声振化夏尊。

恰好把持续发展史观的深文重义、完补空前,虽颇似幽默, 却不失当代浑雅之托。

人天对化,平仄扣魂扣胆;

政纲持续,得体回晏回天。

真理规定逻辑,逻辑判定真理,一切在于分寸,宏极未可妄措。

人是宇宙的精灵,天是精灵的宇宙展现。只要精诚到位,何愁万劫不释。不出新纪10年必见物华天宝有秩,人杰地灵无偏,天下为公执勉,世界大同共致。

当前来自国策部门的一个统计报出的预见:到2030年我国人口优生节育的成效将不逾可持续限标的16亿~15亿左右,不失策允、依限告捷。

为什么提“把科学注入我们的文化”(陈恂清高级编辑:《科技日报》社)

1986年,《科技日报》的《文化》副刊曾以“把科学注入我们的文化”为主题,邀请我国自然科学界、社会科学界和文学艺术界的不少知名人士举行了多次座谈会,还在报纸上以此为题进行了一年多的笔谈、讨论,颇受欢迎。

为什么提“把科学注入我们的文化”?我们认为: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就在于闭关自守,不事科学,文化停滞不前。所以,为了振兴中华,必须走“注入科学”这一步。

现在比较通行的一般理解,认为科学是人们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时所得到的知识体系。从自然科学研究来看,笔者认为科学有以下特点:(1)怀疑性;(2)实证性(也包括证伪);(3)平权性。 尽管中华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不能不承认,近一百多年来,正当自然科学大为昌盛、西方文化因之大进之时,我们却因长期的封建主义统治,闭关自守,落后到了被动挨打、任人宰割的地步。究其原因,不事科学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因之需要加入科学,但等待其自然地融合则太慢,而用“开刀植入”法又太猛烈,所以我们提出“注入”——既可以加快速度,又不至于特别“疼痛”。

怎样把科学注入我们的文化?(1 )加强教育工作:当代的教育一要与世界接轨(这并非全盘西化),二要文理并重,不可偏废;(2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要普及、宣扬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2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中国传统精细农艺与农业现代化(佟屏亚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地区适应性和发展持续性。中国人民创造的传统精细农艺及其思想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持续发展,经久不衰。20世纪下半叶,中国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学结合,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技术体系,仅用了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世界上22%的人丰衣足食, 堪称世界农业持续发展的奇迹和重大创举。

例一:两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遵循“蓄住天上水,保住土中墒”的原则,创造和发展了一整套扬长抑短、趋利避害的旱作技术,至今仍是旱作农区重要增产措施,在世界旱地农业中一葩独秀。

例二:农作物间套复种技术是我国传统农业珍宝。至今全国3/4的粮食和1/2的经济作物是依靠间套复种获得的。

例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国家。此法历代沿用至今,现代确立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植物保护方针。

例四:在我国悠久的精耕细作传统技术中,采用育苗移栽、秸秆覆盖、耙耱保墒和温室栽植等措施,利用季节,争取农时,增温保墒,特别是在高寒冷凉和干旱贫水地区效果显著。塑料薄膜引进以后,它立即与传统精细农艺相结合,首先在园艺作物上采用覆膜栽培,使产量倍增。要在认真研究国情、分析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适用性广泛的传统精细农艺,引进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逐步发展形成独具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

传统文化与电农业概念的兴起(徐好民副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有大量自然灾异现象的记载,其中包括丰富多彩的植物变异现象,主要有六大方面:(1)重花重果。如光绪《郓城县志》卷9:“嘉庆十六年槐开三次,桃李重荣。”(2)冬花冬果。如民国《南陵县志》卷48 :“康熙三十三年十一月,小麦竟亩皆秀,如四月麦秋时”。(3 )多花多果。如《宋史·五行志》:“宋至和二年六月,应天府贡大麦一本七十穗,小麦一本二百穗。”(4)异花异果。如光绪《五河县志》卷9:“唐太和二年淮甸李树生桔,所在多有。”(5)暴长、巨化。 如《后汉书·五行志》:“汉嘉平三年右校别作中有两樗树皆高四尺所,其一株宿夕暴长,长丈余大一围。(6)自生自立。 如民国《东阿县志·祥异》:“民国六年高粮生密南北千余里。”光绪《普安厅志·天文·灾祥》:“同治八年毛政营野栗枯倒,村民斩伐仅两根,俄自起立,活茂如初。”

作者在《地象概论——自然之谜新解》一书中反复探讨的就是自然界中许多异常现象都与低层大气中静电异常有关,植物异常也是如此。大气静电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生长环境的静电状态大幅度提高作物的产量。全面开展这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就可发展成为电农业、电园艺业,电蔬菜业等等。我国近十年已开展“太空育种”的实验。我们在花费人力物力搞“太空育种”的同时更应加强大气静电对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

中国传统水利思想与当代水利建设(陈瑞平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水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水利能否持续发展,关系着社会能否持续发展。为着这种持续发展,中国许多传统水利思想,尚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联系当代中国水利建设,选择下列中国传统水利思想作参考,尤有重要意义。这就是:水利建设有机地纳入国土规划中;上、中、下游并治;水利随气候等自然变化而调整;据社会发展需要而调动水资源;分清主次而兼多功能;抓好枢纽与渠系配套;重视材料和技术的选择应用;水利与环卫相联系的处理;增加机械施工手段;重视预测预报及管理;重视人才与资金的合理使用。对这些思想作“温故而知新”,就可提问:“当代水利搞得怎样了?”正确地回答,应认为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有待改进的余地。这就需要因时因地而制宜,有所改进。

实行竞争机制,曾经出现一些只顾局部而不顾全局、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的不良后果。为避免或减少这种片面性,就需要将水利建设有机地纳入国土规划及其运作中。此外,鉴于气候波动、人口增加、生产发展及城乡布局的变化,相关地所需水资源也有时空上的较大变化。这就要加强分析性与综合性的研究,作出预测,进而作出优化和减灾的水利布局上的调整。

要继续重视中国传统水利思想与创造性水利思想,以及引进国外先进水利思想相结合,坚持知行结合原则,可望中国水利有较好的发展。

古代矿业文化与当代矿产资源的开发(李鄂荣编审:地质出版社)

我国数千年矿业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这些史料在世界文明史中,其所涵盖的时期之长和地域之广,是独一无二的;它们理应是我国当代寻找和开发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在建国初期,开始进行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时,由于认识不足,并没有要求对工作区域的古代采冶遗迹进行全面研究的内容。以致出现通过各种普查勘探方法所确定的矿点或矿区,往往即是古代已经开采过的矿区。如果在工作的开始便从研究古矿史料着手,其所消耗的时间和代价可能都要小得多。

强调研究古矿的重要性,并非否定现代地质矿产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作用,而是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广大的地质矿产工作者,已有如下认识:(1)古人开采的矿种繁多, 常用的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几乎都涉及到了。(2)古人采冶结合,矿山就地冶炼, 其采冶遗迹、遗物,都可以作现代寻矿的线索。(3 )古人限于技术条件,往往只采浅部或地下水位以上的矿产,其深部或地下水位的下部分往往仍保存有未采的大矿。(4)古人只采富矿、不采贫矿, 而这类矿产生在今天完全可以利用,并可能形成大矿。(5)古人采矿时, 目的单一,对于许多共生矿和伴生矿常作废不处理。这些是今天的重要矿产,如钨、钼、锑、锰以及全部稀有、分散元素的矿产。(6 )古人对矿产的赋存条件往往未弄清楚。如采铁时,常采铁帽,而对其下的铅、锌、铜等并未触及。

可能还可以找出其它的原因。这些实际情况都是有具体的矿区,有的还是目前已经探明的重要矿区。近年来对我国各省区的矿产发现史的总结,使这些问题更为明确了。而且实际上就是以地方志等史料为线索找到的矿区。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减灾事业的发展(高建国副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地质所)

中国传统灾害学可分三类:(1)灾害理学之辩。 古人对自然灾害的成因认识,受“神天”和“人天”两种自然观所控制的,在“神天”观念下,为多种灾异现象的发生与运行都设了相应的神位,如龙王事水旱;持“人天”观念的人则客观地观察、记录直至探究各种灾异的成因。(2)抗灾工学之果。人既“敬天”,也防灾于工。几千年来, 古人建造了无数的防灾工程,使中华文明在严重自然灾害的恶劣环境中得以繁衍发展,其功卓然。(3)灾害律学之治。 我国古代历朝对灾害的管理办法由粗而细,延续发展,也是一部十分珍贵的灾害管理学之史料。

中国灾害史料对当代研究的作用可分三个方面:(1 )灾害为什么变大了?1996年,湖南省灾害经济损失高达631亿元,列各省之首; 洪水总量比1954年少,但水位大大超过1954年。利用古代文献及近代测量结果得知,人类不断开发围垦,八百里洞庭已不复存在。水是不可压缩的,洪水无处去时,只有淹新建地区。如今洪灾次数比50年前增加了两倍。(2)哪种灾害最严重?对我国近625年来资料统计得知,洪涝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60%,旱灾37%,地震2.5%,潮灾1.4%,冻害0.7%,风雹0.2%,山崩0.01%。据统计, 本世纪世界重大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次序为干旱、洪涝和地震。(3)灾害有没有相似性?1930年8月1日,辽宁省发生台风暴雨,辽西绥中县死亡2000余人;1959年7月21日,又发生台风暴雨,绥中县又死亡710人。地理信息系统告诉人们, 历史会重复发生。

古代人地关系理论与当代地球科学(张九辰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联合国21世纪议程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基础,从而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中国学者对于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这一领域就永远落后。在中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的研究中,就非常重视人地关系问题的探讨,尤其是人与环境的协调问题。发掘古代文化遗产将有利于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之路。

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理论中,曾出现过“天命论”、“决定论”、“协调论”等思想。在长期的探讨中,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为其主要内容的协调论占据了主要地位。“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从理论上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农业生产方面,古代中国农业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也非常突出。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也非常重视对人地关系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上,特别重视因地制宜原则。因此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等思想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发展。

3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与区域持续发展(陈传康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近几年,持续发展研究兴起,北京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国内率先成立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一直强调地理学的综合研究,在当代更提倡自然、经济和人文的综合研究。区域持续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发成败与否的关键,也是地理学参加持续发展研究发挥更大作用的领域。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这在当代土地利用的综合评价、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土地类型及区域开发与发展、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规划及旅游产业发展中,均可发挥指导作用。风水理论虽有迷信色彩,但有其科学精华,目前在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区域开发中均有其指导作用。

人们目前已注重古代环保思想在现代环保中的重要价值这是对的,但在强调它的生态平衡思想时,却忽略了这种生态平衡思想是发展的,因而在当代更有现实指导作用。人们强调环境保护、强调恢复生态平衡是必要的,但必须了解到这不是消极的回归自然,而不注意区域的经济发展。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但可以处理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平衡思想是积极的。古代有四时之禁,但只禁止在动物资源繁殖季节和植物资源更新季节的滥捕、滥伐,即使在捕捞水产的汛期,对网眼仍有严格规定的。这种做法根本目的在于保护生物资源的持续高产。

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余谋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是现代环境保护的重要财富。

在思想观念上,“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它认为,天、地、人虽然处于不同的位置,但它们是一体的。因而古代思想家们倡导天地人“三才之道”。如儒家为“仁爱万物”的思想。道家哲学,“道法自然”和“尊道贵德”是它的理论核心,它强调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必须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宝贵的思想可以作为我们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

在实践上,我国夏朝制定古训“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它被认可和遵从,以至成为“圣王之制”和“王者之法”;土地利用,《汉书》提出“审其土地之宜”的原则,因为“每土有常,而物有次”,必须依据土地的特点开发土地,这就是“因地制宜”,“地尽其利”。我国古代农业,历来以有机农业为主要特征,发明以“修筑梯田”开发坡地,创造“桑基鱼塘”开发低地,从而保持“地力常壮新”。为了管理、利用和保护山林川泽,4千多年前就设立了环境保护机构——虞衡,最早的虞官叫伯益, 为世界上最早的一位环境部长。我国历史上爱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和实践,已融入光辉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在实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中,它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与人类生活环境系统的持续发展(商宏宽编审:地震出版社)

本文以整体有机自然观为指导,论述人类生活环境系统的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生活环境系统是人类受到保护、获得资源、赖以生活繁衍的环境体系。人类生活环境系统不断地从系统外接受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补给,并导致系统内各圈层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分配和结构调整。这种调整有时是渐变的,有时是突变的,当这种变化与人类社会相遭遇,并使之达到难以承受且造成损害时就构成了自然灾害。另一种因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过程诱发的,称为人为自然灾害。人为自然灾害则常因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而发生,受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常常是为了局部和暂时的利益而破环自然环境的整体平衡。

构建人类生活环境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环境的具体策略。其中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最为重要,因为人的思想观念支配着人们的活动方向。应批判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天人和一的整体有机自然观;应批判优胜劣汰的种间竞争思想,树立互相依赖的多样性共存观念;应批判物欲横流的享乐主义思想,树立崇尚道德、勤俭节约,逸养环境,持续发展等观念,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闪光的思想,应该继承与发扬光大,为人类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中国古代天地人关系理论与当代环境科学(徐钦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古代有一套完整的关于天地人关系的理论。在《道德经》中,老子把它概括成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它译为现代汉语是:“以人为代表的人类圈和生物圈都随着地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地圈则随着天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天文圈则遵循着天文学的基本规律而运行演变;而天文学的基本规律(即道)乃是客观地、自然地存在着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上述的一切变化都是有方向性的,都是不可逆转的。在地球上,35亿年以来的生物发展史证实了老子的观点。人类的历史仅数百万年,与地球的全部历史相比可谓是短暂的一瞬。因此人类虽贵为万物之灵,但并不是宇宙的主宰。人类应当如老子所讲的那样,顺应天地的变化。这才是万物生存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一门科学,这种自然现象既影响人类活动,反过来又受人类活动的制约,显然,它与中国古代的天地人关系理论有着某种共同之处。现代的科学家正密切地注视着当前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种种关系。到目前为止,已经得到如下两点结论:(1)根据过去全球气候演变的规律, 可以有把握地宣告:在今后的一万年内,环境的自然变化的大趋势是变冷。“温室效应”或“全球变暖”可以起作用,但它们改变不了上述变冷的大趋势,它们最多只能使变冷的程度稍有缓解而已。(2)对于人类来讲,全球的迅速变暖是好事。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它们曾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人类文化发展的每一个新阶段都是以全球气候的迅速转暖为起点的。

行政区划与可持续发展(孙关龙编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行政区划,归根结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发展。中国行政区划的沿革是政治变革的产物,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为使我国社会和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现有行政区划的改革已迫在眉捷。

第一,尽快构建一个面向21世纪的崭新的中国行政区划系统。省制自元代实施至今已700多岁,它是封建时代产物, 与正在步入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和经济格格不入。其“大而多”的模式(指省区大、层次多和辖县多),无法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行政组织系统。21世纪是信息世纪、城市世纪,应按“小而少”的模式(缩小省区、增加省区数,减少层次和辖县),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都省制。

第二,“地区”改“市”不可取。按宪法,“地区”是省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行政实体。但在“大而多”的旧省制下,都成了一级实体,然而又没有人大、政协等监督立法机构和协商机构。80年代初以来又刮起一股“改市风”,成为名副其实的行政实体。于是出现了“市管市”等怪现象,严格说这是违宪行为。而且强化了“大而多”的封建模式,造成大量弊病,与现代信息社会、城市化社会的“小而少”的模式是背道而驰的。

第三,中国不能没有“县”。中国是一个近13亿人口的大国,农业始终是中国的头等大事。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城市化人口达85%以上,已设立9000多个市,却依然存在3000多个县。中国80年代初以来的“整县改市”模式,对促进我国城市化等起了一些作用,但它对我国农业的冲击、降低城市化质量等副作用不可低估。自1982年底至1995年底,我国的县由2045个减为1542个。13年间,减少503个,约占四分之一,年均减少39个。按这个速度,用不了40年,中国的县将不存在。为了适应并促进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保证我国的农业基础,真正实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强烈呼吁:救救中国的县,再不能走“整县改市”为主的建市模式,应尽快改走以“切块改市”为主的建市模式。

传统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王守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城市是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最集中体现,是人类经济活动最积聚的地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尽力控制城市的规模,但城市的发展,却像是一个难以控制的怪物。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今天处在世界转折之际,人类应当高瞻远瞩地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予以思考。解决现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需要借助于科学技术。但传统文化对于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也可作出很大贡献。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在城市的平面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方面,创造了许多极好的范例,包括古代西安城和历史上的北京城等我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的规划。我国古代城市规划都重视“天人合一”,或在城市之中,人为造就有山、水、林景观,点缀其间;或与城市周围的自然的山、水、林景观巧妙结合,与具有特色的城市建筑融为一体。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还以其规矩整齐的布局,独特的建筑造型,形成庄重肃穆和宁静安逸的特点。凡此诸多特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很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很好的总结我国历史上城市规划的光辉思想以及各个具体城市规划的范例,是摆脱现代城市建设中诸多弊端的钥匙。应当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到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中,使城市建设展现新的面貌。

传统海洋文化与当代中国沿海地区持续发展(宋正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叶龙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

海洋文化的天然开放倾向以及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农业性,对当代中国沿海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有着众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1 )传统海洋农业文化博大精深。古代“以海为田”的主张和措施推动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当代,这一传统正继续发扬。(2 )当前中国较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大都是古代对外贸易港。古代对外商采取友好政策,当前已发扬这种传统。封建统治者常把外商来华贸易视作朝贡象征,因而造成关税流失。古代港口贸易中,贪污受贿、腐化之风很严重,当代要吸取这种教训。(3)古代贯彻抑商政策,当代已吸取教训, 全面改变闭关锁海政策。(4)古代有海无防、有海难防。 当代需牢记沉痛教训,要实现海防现代化。(5 )中国沿海有着许多历史海洋文化遗址。当代对这些遗址的保护、修复和开发,可以展现传统海洋农业文化风采,促进文化旅游,进而推动经济发展。(6 )中国的海洋灾害十分严重,古代建设起宏伟的滨海长城——海塘。当今,为了确保沿海地区持续发展,对海洋灾害要百倍警惕,大力发展减灾事业。(7 )传统海洋文化与黄河文化有着差异和相互作用。当代,中央在沿海地区首先设立开放城市、开放带,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不仅发挥了中央对地方的积极作用,也避免了可能统得过死的消极作用。

藏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吐蕃高原的生态保护(漾正冈布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降边嘉措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尔研究中心)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吐蕃高原(包括青康藏和不丹、锡金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区)一向被誉为是“动物的乐园”、“植物的王国”、现实世界中的“香格里拉”,堪称是人类与其他有情众生和平相处、协调发展的典范,尽管近几十年来高原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

多少个世纪以来,吐蕃高原的生态环境之所以维护得比较好,固然有多种因素(如人口较稀少),但其中藏族传统文化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最为明显的。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以前,吐蕃的本波教(Bon Po)和基于其他原始信仰的神山圣湖圣水系统已形成。公元7 世纪以后的藏传佛教将其纳入自己的系统。从上部(西部)的岗底斯山、玛旁雍措湖、中部的亚拉香波山、念钦塘拉山、羊卓雍措湖,到下部的青海湖、阿尼玛卿雪山、陇山,以及其他那些分布其间的大小数以千计的神山(几乎每个部落、村寨都有自己的神山)、神泉、圣河、圣湖,她们成为由特定的“神灵”们护卫着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事实存在的自然保护区,它们对吐蕃高原的自然生态与环境迄今仍发挥着有效的保护作用。

藏传佛教教义和它的一些基本信念,如缘起论、转世思想、众生平等观,对有情生物普遍的慈悲观,戒杀、戒欲(贪欲)等戒律,求生净土世界的理想等对高原生态的维护和环境保护有其客观的积极作用与意义。

吐蕃的传统农牧业是与高原生态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牧业文化。以牧业为例,藏区各主要牧区已有持续四五千年游牧的记录。生活习俗方面牧民逐水草而居、住牦牛毛帐篷、燃牛粪、用畜产品从农民那里交换一些面粉。尽管草原上野生动物很多,但他们很少或不猎杀,他们的肉食只限于饲养的牛羊,总而言之,传统的藏区牧民对他们居住的环境的破坏是很有限的。

佛教众生平等思想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梁鸿光主任编辑:《中国海洋石油报》社)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此主张有二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说众生具有佛性,皆可修炼成佛。另层含义是凡是有生命的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因此佛教不主张杀生。中国内地僧人吃素不吃肉,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藏地喇嘛因自然条件恶劣,不能不吃肉,但只吃大牲畜肉,尽量减少杀害小家禽、小家畜,藏地还搞天葬,遗体让鹰吃掉,用自己的身体回报大自然。佛教寺院大多建在深山老林中,凡是属于佛家管辖的地方,在其中栖生的动物比别处多,一是佛家禁猎,二是寺院经常放生。

地球上生物物种多样性是维持自然界生态环境平衡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激增,很多生物的栖居地被人类破坏了。现在地球上的生物每天灭绝170种,科学家估计,再过30 年全世界的生物物种将灭绝160万种, 人为因素造成的物种灭绝是自然因素造成物种灭绝的100万倍。一个物种自然诞生需几千万年时间,人为的物种灭绝,自然界是没有能力恢复的。

佛教众生平等思想,有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因此要宣传众生平等思想,在考虑人类自身生存条件时,同时也要考虑周围众生的生存环境,让众生和人类同在,人类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才能有美好的明天。

4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教兴国战略(刘益东助理研究员: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科教兴国,意味着知识及其创造者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它通过激发活力、控制秩序和重塑国魂来振兴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功需要两个前提,一是能够产生出有关科教兴国重大问题的高水平解决方案,二是这些高水平方案能够入选和实施。前者靠科教自身的兴旺,人才辈出;后者靠民主制度的健全,政治开明。振兴科教的条件与途径是:保证科教的高投入,同时加快科教体制的改革,提高“产出”,使国家的投入有高回报,并能支持继续的高投入,形成良性循环。这里所说的科技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交叉科学等在内的各学科领域。它在物质生产、组织管理、价值观念等各个层次全方位地推动社会发展。故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还是第一管理力和第一观念力。唯此,才能理解为何科教可以立国兴邦。在这种理解下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对科教兴国的贡献,其中突出的有两项:组织管理的借鉴、设计和价值观念的继承、建构。国魂是一种强列而深沉的集体意识,是坚信的态度与坚信的内容的复合体。传统文化已成为知识系统的重要组分,尤其在组织管理和价值观念方面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传统文化对科教兴国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鉴此,笔者提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二层含义,即人类的发展与民族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中国这样的历史大国来说不应该也不可能以牺牲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损害民族特质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社会持续发展是一个民族在保持其文化特质的前提下的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王义勇研究员:中国机械研究院)

中国传统文化可归纳为三点:(1)天人合一;(2)中庸之道;(3)内圣外王。关于天人合一,儒家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指本有的灵性)。佛家提,定能生慧,灵明觉知。道家提,无为而无不为。三家说法不同,内涵一致,即为学须发挥出本有的灵性。关于中庸之道,易经的观点是,阴阳和谐则佳,佳则生生不息。现代科学已可证明,中道是事物的最佳状态,也是美学的基础。天人合一与中庸之道,传统典籍概括为“极高明而道中庸”。内圣指智慧达圣人水平,外王则是以智慧为事、治国。

中国传统教育重授业与育人,可概括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最后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即内圣外王。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文化,如哲学、心理学、物理学以至油画、话剧……。概言之,中国传统教育重人文精神和君子之道,偏于向内;西方则重知识开发、改造世界,偏于向外。未来中国教育应该继承授业与育人并重之路,授业应学有专长;育人则须道德高尚。博与专,应是博为体,专为用。

现代科学已证实,人的左右脑分工不同,左脑长于抽象、理性;右脑长于形象、觉性。二者平衡开发,创造性强,否则,弱。东方文化偏于感悟,重用右脑,西方文化则偏于理智,重用左脑,二者合之,补偏救弊。故,中国教育应继承固有精华,同时吸收外来营养,扬长补短,实现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

《周易》与当代文化发展(周止礼教授:首都经贸大学)

我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有没有可能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能持续发展。《易经》是五经、十三经之首,她是传统文化主流。该书起源于远古社会,经过夏、商、周三朝,到了春秋战国才定型,又名《周易》,是我国早期经验智慧之结晶。经过两汉,到明清历代学者孜孜矻矻研究,构成了两派六宗的易学,她使中国文明没有衰亡。到了近现代,我国与西方文明接触后,西方学者对《周易》异常重视。欧洲哲学家江格在魏礼贤《周易》德文译本的英译本序上说:“谈到世界人类唯一智慧宝典,首推中国《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易经》、亘古常新,相延6000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李约瑟说:这个人类古文明一定会遗下启迪后人的踪迹。由于西方人对科技的迷信和一些人在贪欲支配下,导致对科技的滥用,导致西方文明的危机,如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危机严重。有国际智者称号的英国学者汤恩比在东方看到一种希望,他在东方古老文化(指《易经》)发现西方文明所缺乏,而又是21世纪持续发展和生存下去所不可少的易理。汤氏见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股智慧动力,使中国6000年历史长流,一直保持不衰退,就是《易经》中之天人合一思想。这个思想融合在儒家、道家学说中,即力求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周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即明示人们:人有调整自然和谐作用,不要违背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自会改善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人类持续发展就有了保障,其他民族纠纷,宗教与地域的偏见,全可顺着自然和谐大原则去解决。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就有光辉前景。

收稿日期:1997—12—25修改稿日期:1998—02—12

标签:;  ;  ;  ;  ;  ;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