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kV的供电线路目前是整个供电系统中的主力线路,大量的电力也由其进行运输,但10kV配电运维工作仍旧不完善,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对配电网络的安全性和电力传输的高效性是很不利的,我们应该从运维风险控制入手,提高配电效率,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电力网络的维修检查制度,以保证其稳定安全的进行电力输送。本文对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风险;防范对策
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与绝缘子有着很大的关联,绝缘子由于直接处在外界的环境之中,会受到雷击、大风、潮湿、污染等直接影响,导致了表面的电导增加,耐腐蚀性减弱,并继而引发电力事故。10kV配电线路目前主要被用于海边设施以及农村供电,因此对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安全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相关的单位与部门有着更多的重视。
1 10kV配电线路主要性概述
10kV配电线路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电路负荷相对较为分散。由此,在运行维护及其检修的工作上相对困难一些。并且。10kV配电线路具有面积广,点多的特征,质量不仅参差不齐,而且受到环境影响很大。10kV配电线路在需求者和电网之间的连接中,需要向用户提供电能。想要保证10kV配电线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应该向着智能、自愈、节能的发展方向进行构建。10kV配电线路在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在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下,更应该加强维护和检修的基础工作,并为未来的发展道路铺设一个健康的拓展基础。
2 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
2.1配电设备自身潜在的风险
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通常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时间都比较长,然而长期的高负荷运转对于设备的损害是很大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很多时候这些已经严重老化的配电设备却没有及时的更换,后果就是当线路老化至一定程度之后,轻则引起短路,重则造成伤亡事故;部分操作员违规操作,对于设备检修和线路维护等工作不够重视,增加了10kV配电的运维风险。
2.2管理不到位
在电力运输线路运输方面,对运输安全提出了明确的管理体系,但由于体系本身并不完善,所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故。由于10kV配电线路不具备健全的管理机制,且10kV配电线路使用的时间较长,线路老化程度严重,使得小型事故发生的几率提升。基于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经常出现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增加了问责的难度,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另外,很多从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态度不认真,很难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发现,在累积大量小故障的基础上,就会引发不可估量的事故灾害。
2.3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
第一,存在一部分人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会对线路进行盗窃,这对于供电企业以及电力用户均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对线路的购买以及再次连接的过程会造成供电企业成本的浪费,而线路的缺失所导致的停电现象也会对很大一部分区域电力用户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困扰。第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需要通过应用大型的机械来完成,机械的运行会对配电线路周围环境乃至线路本身造成损坏,由此所导致的线路损坏的问题则属于10KV配电运维风险的一个主要表现。
2.4周围环境带来的风险
10kV供电线路架设时间较早,城市长时间的发展建设,周围环境的变动都会给电路运维带来风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扩建,原本就架设好的电路可能会影响到新建筑的建设,这过程中也必然会对线路造成破坏和影响,线路的破坏对供电网络而言是极其严重的。此外,因为路边杆被撞断的现象经常发生,而断杆严重影响到了10kV供电线路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10kV配电线路运维风险的防范对策
3.1加强配电线路的定期巡视与修剪工作
在10kV配网投运后,应对其进行定期的巡视,进而全面的了解配网线路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妥善的解决。定期对配网线路的开关、接地装置等进行检查与测试,确保其完好性,以及接地装置的电阻值达到标准要求。相关人员应养成对配网进行定期巡视与检查的习惯,提高职业素质,确保配网的安全运行。在巡视中应注意观察配电线路运行是否具有足够的宽度,及时的对线路通道附近的树枝进行修剪,并保证线路绝缘物体表面以及线路内部的清洁度,及时清扫污物,清除鸟巢等其他杂物,注意对绝缘材料及时更换。在配网线路周围及附近设置警示牌等,防止行人将杂物胡乱丢弃,造成线路的短路等事故。在一些山区铺设线路时,也考虑到树枝、树木等对配网带来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3.2构建完善的配电运维与检修管理机制
因配电运维管理工作并不完善,所以在线路运维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运维风险。要想确保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与安全,规避运维的风险,就一定要有效地完善运维管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不断强化运维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水平,定期培训工作人员,保证其自身职业道德得以提高,进而在实践工作中遵循规章制度规范要求。与此同时,应贯彻并落实工作责任制度,要求每段线路维护与检修都安排专业工作人员负责,确保线路运转的正常性。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构建奖惩机制,保证工作效益和人员相互挂钩,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地监督,保证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3.3完善配电线路的诊断与自动监测系统
人员是通过监测、诊断、维修三个步骤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但设备的检修仅仅是人员也不行,也因将人工智能的AI技术引进,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自检系统,使系统的智能能够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在我的监测,对供电系统的故障提供更为准确科学、全面的诊断,为人员的维修监测工作服务。或者用瓷绝缘子对线路是否漏电进行在线监测,24小时实时监控,若发现问题则由负责人员对其进行检修,提高故障检测率,保证线路正常工作。
3.4科学应用先进的高新技术
10KV配电运维风险的解决与线路的检修需要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来实现。GP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检修技术,具有使用简单方便,且检修效果好的特点。因此,在对线路进行检修的过程中,科学应用GPS技术,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控,有效节约维修时间,最大程度的降低由运维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同时,考虑选用灭弧性能较好的设备,采用新型的电力通信以及故障自动检测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通信、数据传输以及故障诊断的工作性能,从而提高10kV线路的性能和运维安全性。
结束语
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风险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供电企业应认真分析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高度重视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有效结合先进的故障排除手段与技术,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妥善的解决,提高检修效率,降低运维风险,确保配电线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窦玉龙.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7(34):77,91.
[2]林志鸿.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电子世界,2017(18):146,148.
[3]易屹.10kV配电线路状态检测与检修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1624―1624.
[4]李建方.分析10kV架空线路的巡视工作中应注意的要点[J].电子制作,2015(2):297-297.
论文作者:刘煜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线路论文; 工作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对策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