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学术工作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_大学教师论文

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因素论文,学术论文,类型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0)06-0038-08

一、引言

1990年,美国著名学者博耶(E.L.Boyer)通过对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的反思,向卡耐基教学促进会提交了名为《学术反思》研究报告。[1]在这份报告中,他对“学术”的概念及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重新作了界定。他提出,大学教师要承担四种相互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学术工作:探究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以及整合的学术。所谓探究的学术,是指创造或发现新知识的学术,它要求学者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以及专业研究技能,并通过论文、著作或学术报告发表研究成果。所谓应用的学术,是指运用学科专业知识解决重要的个体、组织或社会等方面问题的学术。他提出要把服务看成是学术工作,就必须将服务与一个人的专门知识领域直接联系起来,与自己的专业性活动联系起来或者直接来自于自己的专业性活动。所谓教学的学术,是指传播知识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学术。博耶指出:“当教学被定义为学术水平,它既教育又培育着未来的学者,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教学是最高的理解形式’。”他还认为:“没有教学这一功能,知识的连续性就会中断,人类知识的积累将面临削弱的威胁。”所谓整合的学术,是指促成学科内和学科间建立新的联系的学术。博耶指出:“对于研究工作来说,真正重要的是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1]

博耶对“学术”概念的重新界定,引起了研究界广泛的讨论。雷斯(R.E.Rice)曾指出,博耶对学术的反思是对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的内涵及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起点。在博耶报告激发下,这方面的探讨会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人们对“学术”以及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有更全面、更成熟的理解。[2]

在博耶之后,有关“学术”观与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的探讨主要是从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基本认同博耶对“学术”和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的分析,但认为“学术”的内涵应该进一步扩大。例如,约翰斯顿(R.Johnston)提出,在未来大学发展中,应继续保持博耶提出的对“学术”概念的界定,甚至还要进一步扩大“学术”的内涵。[3]戴梦德(R.M.Diamond)也认为,面向21世纪学术概念的内涵应该更加广阔。[4]保尔森(M.B.Paulsen)和菲尔德曼(K.A.Feldman)则应用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来归纳学术活动的内涵,认为大学学术主要依赖于外部环境和资源两个方面,并且通过这两个维度将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动分别从模式、适应、目标和整合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演绎得出学术应该包括研究的学术、教学的学术、服务的学术以及公民的学术。[5]还有一些学者对某一方面的“学术”内涵作了进一步的讨论。例如,国内外有一些学者对教学的学术的内涵进行了分析。[6-7]舒尔曼(L.S.Shulman)认为教学不仅是一种学术,并且是一种与科研并重的学术,他通过对教学的学术的研究,认为教学的知识包括:学科背景的知识;教育材料和结构的知识;教学、学习和发展的科研知识以及实践的智慧。[8]一些学者对博耶提出的“学术”概念有所质疑,认为教学、服务、行政或管理不是学术的一部分,学术就是科研。例如,纽曼(R.Neumann)指出,应该从科研的角度狭义地理解学术概念,而不应该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它。[9]

由上可见,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对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与学术概念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变化,也存在不少争论。有的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学术”的概念及其内涵,认为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应该包括教学的学术、科研的学术、服务(或行政)的学术等内容,有的则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学术”的概念及其内涵,认为学术即科研。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中国有关高校大学教师问卷调查数据①的分析,对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的类型、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大学教师学术观念形成的因素,从而为有关管理部门和高校大学教师更新学术观念、改进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类型及其分布状态分析

为了分析调查样本中的大学教师对学术的理解,我们首先根据教师从事教学(包括备课、课堂教学、批改学生作业、辅导学生等)、科研(包括阅读文献、写文章、做实验、实地调研等)、服务(包括公共事务、志愿活动、没有报酬的咨询活动等)、行政事务(包括学校、学院和系的会议、填写表格和档案等)以及其他不能归属于以上内容活动的时间分配,对大学教师从事的学术活动的类型进行了分析,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的特征以及他们对学术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状况。

表1 大学教师从事不同类型学术工作的时间分配状况

表1列出了三所大学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服务、行政及其他活动的时间分配状况。从中可见,就平均状况而言,调查样本中的教师平均用于教学的时间占53.6%,研究占26.6%,服务、行政及其他活动占19.8%。

表1表明,大学教师从事服务、行政和其他活动的时间占工作时间的比例仅为五分之一左右,因此在后续分析中,我们将大学教师从事的活动类型整合为三类,即教学,科研,以及服务、行政与其他活动三类。然后根据大学教师从事这三类活动的时间分配状况,设定分类数为三类,应用快速聚类方法对从事不同类型学术活动的大学教师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第一类教师占有效人数的比例为59.04%,这类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时间占其工作时间的比例,平均水平达68.24%,远高于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因此可以认为这类教师是以教学为主型的教师;第二类教师占有效人数的比例为25.63%,这类教师从事研究活动的时间占其工作时间的比例,平均水平达47.75%,远高于从事其他活动时间所占的比例,因此可以认为这类教师是以科研为主型的教师;第三类教师占有效人数的比例为15.33%,这类教师从事服务、行政及其他活动的时间占其工作时间的比例,平均水平达53.28%,则远高于从事其他活动时间所占的比例,因此可以认为这类教师是以行政服务为主型的教师。

表3分析了大学教师中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主和以行政服务为主的三类教师的分布状况。从中可见,除不同学科领域及不同聘任方式的教师中三类教师的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组别教师中三类教师的分布状态都存在显著差异。

男性和女性教师中三类教师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虽然男性和女性教师中以教学为主型都占较高的比例,但女性所占比例要高于男性所占比例约12个百分点,女性教师更多以教学为主,而男性教师更多以科研和行政服务为主。

不同学位组别的教师中三类教师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学位的提高,以教学为主和以行政服务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趋于下降,而以科研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则趋于上升。可见,教师的高学历是其从事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诱因。

不同年龄组别的教师中三类教师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青年组和中老年组的教师中,以教学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要高于中青年组和中年组教师的比例;中青年组、中年组和中老年组教师中,以科研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要高于青年组教师的比例。

不同教龄的教师中三类教师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有6-15年教龄的教师中,以教学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要低于其他教龄级别的教师;在有6-15年及16-25年教龄的两个类别的教师中,以科研为主的教

师所占的比例要高于其他教龄组别的教师。

不同职称教师中三类教师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职称的提高,以教学为主和以行政服务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趋于下降,而以科研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则趋于上升,高级职称的教师尤其是教授所从事的学术工作更多地以科研为主。

教师的学术偏好对其从事的学术活动具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况下,偏好教学的,在实际学术工作中则以教学为主;偏好科研的,在实际学术工作中则以科研为主;偏好行政服务的,在实际学术工作中则以行政服务为主。

不同类型导师中三类教师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指导的学生层次的提高,以教学为主和以行政服务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趋于下降,而以科研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则趋于快速上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占一半以上。

不同类型高校教师中三类教师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中,以教学为主和以科研为主的教师约各占45%左右,而在普通高校中,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占约70%左右,以科研为主的教师仅占11%左右。

是否担任行政职务对教师从事的学术活动也有显著影响。在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中,以教学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仅为40%左右,以行政服务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为35%;而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中,以教学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达64%左右,而以行政服务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仅为11%左右;两个组别的教师中,以科研为主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则比较接近。

三、大学教师从事不同类型学术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大学教师从事教学学术工作的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表4列出了大学教师从事教学学术工作的状态。从中可见,就平均水平而言,大学教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数为1.43人,博士生为0.20人,调查时的学期平均承担的教学总学时为130.28学时,其中本科生课程学时数为108.10学时。

表5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大学教师从事有关教学的学术工作的影响。

从大学教师指导硕士研究生的数量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数要显著高于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也显著高于非研究生导师;“211工程”高校教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数也显著高于普通高校教师。

从大学教师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中青年组、中年组教师指导的博士生数量要显著低于青年组的教师;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数要显著高于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数也显著高于非研究生导师;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指导的博士生数也显著高于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

从大学教师本学期上课总学时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中年组教师上课的总学时要显著低于青年组教师;6-15年和16-25年教龄组别的教师上课的总学时要显著高于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985工程”高校教师的上课总学时则显著低于普通高校教师。

从大学教师本学期承担的本科生教学时数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6-25年教龄组别的教师承担的本科生教学时数要显著高于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985工程”高校教师承担的本科生教学时数则显著低于普通高校教师。

(二)大学教师从事研究学术工作的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表6列出了大学教师从研究学术工作的状态。从中可见,就平均水平而言,两年来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平均为1.11项,其中属于基础研究的有59%、属于实践应用性的有49%、属于商业性的有4%、属于技术转化方面的有4%、面向国际的有4%、根植于某一学科的有13%、跨学科的有16%。大学教师从事的研究项目多属于基础研究、实践应用性研究项目,属于商业性、技术转化等方面的研究项目所占的比重很低。从经费结构看,大约有21%的教师在两年内没有研究经费;在有科研经费的教师中,来源于国际组织项目的科研经费占1.62%,来源于国家级项目的科研经费占8.33%,来源于省部级项目的科研经费占14.06%,来源于横向项目的科研经费占10.64%,来源于其他项目的科研经费占2.98%。大学教师在两年内在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人均3.64篇,产出的其他类型研究成果的数量则普遍较少。

表7列出了大学教师从事研究学术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就两年来大学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数量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男性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要显著多于女性教师;教授、副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数量也显著多于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偏好科研的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的数量显著多于偏好教学的教师,但偏好行政的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的数量则显著少于偏好教学的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的数量也显著多于非研究生导师;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主持的项目数量也显著多于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

就科研项目的经费结构看,男性教师获得横向项目的经费比例要显著高于女性教师;博士学位教师获得国际项目、省部级项目的经费比例要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下类别的教师,硕士学位教师获得本单位立项项目的经费比例也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下类别的教师;中老年教师获得国家级项目的经费比例显著低于青年教师;2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获得横向研究项目的经费比例要显著高于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教授、副教授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经费比例要显著高于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偏好科研的教师获得国际组织项目、国家级项目的经费比例显著高于偏好教学的教师,而偏好行政的教师获得本单位立项项目经费的比例则显著低于偏好教学的教师;自然科学学科的教师获得国家级项目、横向项目的经费比例显著高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级项目的经费比例显著高于非研究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获得横向项目的经费比例则显著高于非研究生导师;“985工程”高校教师获得国家级项目的经费比例显著高于普通高校教师,但“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教师获得本单位立项项目的经费比例显著低于普通高校教师;终身制教师获得横向项目的经费比例也显著高于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

(三)大学教师从事行政服务学术活动的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在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时,除了了解大学教师用于服务、行政的工作时间比例外,还询问了大学教师在有关学术决策中的作用。表8列出了大学教师对大学中有关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人员的判断。从中可见,大学教师在各类决策中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

表9列出了大学教师对自己在系、学院、学校层面的学术政策和课程设置的影响力判断。从中也可以看到,大学教师在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力也是很小的。

表10列出了大学教师对有关教学、研究与行政服务活动相互关系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出,就总体而言,大学教师对教学、科研与服务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还是比较正面、积极的。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本研究发现,就整体而言,大学教师花55%左右的时间从事教学活动,花25%左右的时间从事研究活动,而用在行政、服务以及其他活动的时间约占20%。根据大学教师从事的各类学术活动所占的时间比例,对大学教师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有约60%的大学教师以教学为主型,这类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时间比例高达70%;有25%的大学教师属于以研究为主型,这类教师从事研究活动的时间比例高达50%;有15%的大学教师属于以行政服务为主型,其从事行政、服务和其他三项活动的比例高达50%。大学教师的性别、学位、年龄、教龄、职称、学术偏好、担任的导师类型、所在的学校类型以及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等因素,对大学教师中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主和以行政服务为主的教师分布状态都具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发现,大学教师从事不同类型学术活动的状况受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职称、导师及高校类型等因素对大学教师指导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具有显著影响;年龄、职称、导师类型以及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等因素对大学教师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具有显著影响;年龄、教龄、高校类型等因素对大学教师上课的总学时具有显著影响;教龄、学校类型对大学教师承担的本科生教学时数也具有显著影响。性别、职称、学术偏好、导师类型、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等因素对两年来大学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数量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学位、年龄、教龄、职称、学术偏好、学科类别、导师类型、高校类型、聘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教师获得的不同来源的科研项目的经费比例具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也发现,在教师的眼中,对大学中相关学术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是以“大学领导班子”、“大学的行政管理机构”、“院长/系主任”为代表的行政权力机构,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大学教师本身在各类决策中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大学教师对系、学院、校级学术政策、课程设置的影响力也很小。

对大学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行政服务三类活动相互关系的调查发现,大学教师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比较正向、积极。

(二)改善大学教师学术工作及提升其工作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转变大学教师的学术观,鼓励教师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学术的概念及学术工作的内涵。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大学教师比较倾向于从事教学和研究活动,对行政、服务等相关活动也会有所涉及,但是比例不高。而且在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主和以行政服务为主的三类教师中,又主要以教学、科研或行政服务工作为主,总体上对“学术”的概念及学术工作的理解比较狭窄。因此,应该鼓励教师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学术”概念和学术工作的内涵。

2.鼓励资历深的大学教师更多地从事教学活动,防止大学教师随着资历的提高而脱离教学第一线。

本研究发现,随着教师资历的提高,大学教师倾向于以研究为主,而逐渐脱离教学工作。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包括教学、科研、服务与行政等,仅仅从事教学活动,或研究活动,或行政服务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鼓励资历深的教师重新考虑教学、科研以及行政服务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高度重视教学活动,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3.扩大大学教师的学术权力,更好地平衡大学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在大学学术决策和学术政策的制订中,主要是以行政权力为主体,大学教师行使的学术权力很小。在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大学应建立教师治学的理念,强化以大学教师为主体的学术权力。通过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明确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范围,建立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机制。

注释:

①2008年9-10月,我们对陕西省三所高校(其中一所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一所为“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省属综合大学,一所为省属普通师范类高校)的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这三所高校调查时,主要选择这三所高校中管理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教师进行调查。参与调查的大学教师需要回答一份“大学教师工作生活情况”问卷。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大学教师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工作时间、职称、学历、聘用合同、是否担任行政职务以及是否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导师等),工作基本情况(如上学期花在教学、科研、服务和行政事务等工作上的时间等),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教授的课程和上课的学时数、教授的班级人数等),与研究相关的情况(研究项目的数量、类型、科研经费来源及研究成果等),与服务、行政工作相关的情况,大学管理中的有关问题以及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等。在三所高校教师中共发放问卷52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占96.2%。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如下:从学科结构看,从事自然科学的教师占47.1%,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占52.9%;从聘用合同看,有19.8%的教师是终身合同制,有80.2%的教师是短期合同制;从教师的性别结构看,男性教师占46.8%,女性教师占53.2%;从年龄结构看,青年教师占28.1%,中年青教师占38.4%,中年教师占22.2%,中老年教师占11.3%;从在当前工作高校的教龄看,5年及以下的教师占42.8%,6-15年的占36.3%,16-25年的占16.4%,26年以上的占4.5%;从职称结构看,教授占11.2%,副教授占27.5%,讲师及以下职称教师占61.3%;从最后学历结构看,博士占19.8%,硕士占48.1%,本科及以下占32.1%;从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来看,担任行政职务占17.8%,不担任的占82.2%;在调查样本中,博士生导师占4.3%,硕士生导师占15.8%,非研究生导师占79.9%;从学术偏好看,偏好教学的占67.3%,偏好研究的占28.7%,偏好管理的占4.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就整体而言,这个样本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一个调查样本,因此可以反映当前大学中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态。

标签:;  ;  ;  ;  ;  ;  

高校教师学术工作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_大学教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