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鼻息肉摘除术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杨苹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鼻息肉摘除术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杨苹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重庆 401120)

【摘要】目的:探究鼻息肉摘除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鼻息肉摘除术的2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行普通护理,实验组行围手术期精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0%,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鼻息肉摘除术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息肉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080-02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中的多发病,主要借助于鼻内镜行摘除术。鼻息肉摘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与否,患者的康复情况起着重要作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鼻息肉摘除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均为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266行鼻息肉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33例,对照组行普通护理,实验组行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其中,对照组女性51例,男性82例,患者年龄在13~71岁之间,平均年龄39.5±5.6岁,病程为6个月~30年;实验组女性48例,男性85例;患者年龄在16~69岁之间,平均年龄37.5±5.4岁,病程为5个月~3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对手术未知结果的恐惧会产生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要主动热情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鼓励支持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并配合医生治疗,增加与患者的亲近感,使患者感到温暖;再者,平时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原理,尽可能使其对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情况全面了解,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1.2.2术前准备:做好术前检查血常规、心电图等,鼻窦CT检查,了解病史,如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先控制好病情再进行手术;要求术前戒烟戒酒;术前要求患者学会张口呼吸,以适应术后双鼻填塞,无法用鼻呼吸的情况,需要全麻的患者,术前8 h内禁食,避免麻醉后呕吐物吸进气管,引起窒息;局麻患者,术前可稍微进食。术前保证充足的睡眠。

1.2.3术后护理

(1)体位:良好的体位对术后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对全麻患者密切观察其病情,监测其生命体征,使其平卧,头偏一侧,去枕,防止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引发窒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对局麻患者取半卧位,以便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头面部的充血。术后第2天,引导患者做适当活动,以缓解疼痛,减少术后不适感。

(2)术后冷敷:取半卧位,采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以减少鼻部渗血,减轻疼痛。

(3)预防感染:患者术后3d内可能伴有吸收热,体温38℃以下。若感染发生则有持续发热或高热发生。术后遵医嘱连用广谱抗生素l周,预防颅内感染。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切口感染。

(4)鼻腔护理 术后1d~2d内渐渐取出鼻腔内填物凡士林纱条,滴l%麻黄素至鼻腔,收缩鼻腔,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分泌物、凝血块和结痂。术后第3天,用甲硝唑液、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天2~3次,持续5d~7d,避免鼻腔粘连、结痂,消除局部水肿,保持鼻腔通畅。

(5)饮食护理 术后鼻腔堵塞,不能用鼻呼吸,需用口呼吸,注意饮水,少量多次饮水,保持口咽湿润,术后用湿纱布盖于口部湿化空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食,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感染发生;食物应偏温凉,禁食热辣酸等刺激性食物。

(6)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眼部并发症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眶周淤血、肿胀现象,有无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是否伴有眼球肿胀突出、结膜充血水肿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有异常,马上告知医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②颅内并发症 常见的颅内并发症是脑脊液鼻漏,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若取出填塞纱条后,鼻腔流出清亮血水样或清水样液体,症状在低头时更显著,考虑其为脑脊液鼻漏[2],告知医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③鼻出血 鼻出血易发生于术后1d内,是护理的非常阶段。应叮嘱患者及时排出咽腔的分泌物,以观察患者出血情况。避免挤压鼻部、大声说话,不要自行移动鼻腔填塞物。鼻腔流出些许血水样物现象,将逐渐减少或消失,若流出大量鲜血,立即告知医生。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做好输血准备,避免发生失血性休克。

1.2.4出院指导

①健康指导 手术恢复期避免剧烈活动,戒烟戒酒,饮食清淡温凉,禁食热辣酸刺激性食物;按时休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②复诊指导 术后定期复查,清理患者术腔分泌物及干痂,以促进黏膜纤毛功能尽快恢复。术后第1个月,复诊:1次/周;术后2~3个月,复诊:次/2周;之后,复诊:1次/月,观察术腔黏膜完全上皮化[3],停止复诊。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经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为75.1%),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以下表。

表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 [n=133,%]

组别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51 49 21 12 75.1%(100/133)

实验组105 20 6 2 94.0%(125/133)*

注:*表示P <0.05,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围术期患者护理是提高鼻息肉摘除术治愈率的重要措施。患者可能会对手术存在担忧焦虑的不良心态,最终可能出现手术不彻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围术期护理对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成功率非常重要[4]。

本研究术前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加强对其生命体征的观察,对其并发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出院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强调定期复诊重要性。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于鼻息肉摘除术,效果显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段娜.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4,02:149+151.

[2]王琴.鼻息肉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4,23:5293.

[3]张莉.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25:352-353.

[4]陈亚凤,宋成林,刘健.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18:86-87.

论文作者:杨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  ;  ;  ;  ;  ;  ;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鼻息肉摘除术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杨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