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付沛文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付沛文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4)

【摘要】全球结核控制的一大阻碍是缺乏准确度高、耗时短的诊断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基于人体免疫应答机制的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新方法,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拟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原理、应用现状、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综述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结核病;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效能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01-0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我国2014年的新发肺结核人数位居全球第三位,是22个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s)通过体内检测IFN-γ浓度,反映曾受到结核杆菌抗原刺激形成致敏的T淋巴细胞数目,根据这一原理,可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结核菌感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2-3]。本文就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IGRAs检测结核感染的原理

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产生Mtb抗原特异性的记忆T细胞,当再次接受RD1的基因序列编码产生的同类抗原ESAT-6和CFP-10 时发生快速增殖,并分泌大量的IFN-γ,IGRAs的实质是检测Mtb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体外对 Mtb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反应,与检测标本中Mtb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数量和反应存在相关性[4]。临床上应用的IGRAs技术主要有两种: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IGRAs临床应用现状

共有来自25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编制的33个关于IGRAs应用的指南,绝大部分指南来自结核病低负担的发达国家。有文献归纳不同指南的观点[5],主要有以下相对一致或相近的建议:(1)IGRAs不能有效区分活动性结核病和潜伏性结核病;(2)无论是特异度还是敏感度,IGRAs均优于或至少不差于PPD试验,因此,在诊断潜伏性结核病方面,发达国家多推荐单独或联合应用IGRAs。Dai等[6]对36篇英文和25篇中文文献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IGRAs的总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和84%。基于文献数据显示,IGRA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所以在IGRAs显示阴性结果时[7],临床上应首选排除结核病的诊断。

3.IGRAs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诊断价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8-9]。IGRAs技术现已逐步在临床推广并已证实对诊断结核病起到一定辅助作用,其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诊断价值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大部分儿童属于初次感染,致病菌容易潜伏下来,成为继发性肺结核的疾病根源。由于幼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发育,甚至会表现得与常见结核病临床症状完全不同[10]。这些特点也决定了IGRAs检测在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中作用的特殊性。2014年有研究[11]对上海128名儿童进行了 T细胞斑点试验,结果表明,在儿童肺结核诊断中的敏感度为72.3%,特异度为96.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老年肺结核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老年肺结核与中青年肺结核相比,具有病程长、合并症多、病变范围广、病死率高等特点[12]。陈忠南[13]等报告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和72.7%。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并不受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是检测作为一种辅助诊断的主要优势。但在老年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3.展望

目前,尽管就机体对Mtb感染产生的免疫应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建立了一些新的结核病免疫诊断方法,IGRAs检测技术未来可能成为临床免疫学检测的主要方法,但它只是诊断结核感染的方法,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如较难实现高通量检测、干扰因素较多,导致批内与批间的重复性不太好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创新,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6[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1-30.

[2]张瑛,孙亚蒙,徐欣晖,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12):2431-2434.

[3]乐军,梁莉,李苏辉,等.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快速诊断结核枝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1):1005.

[4]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1-122

[5]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中国应用的建议.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0)744-747.

[6] DaiY,?FengY,?XuR,?et al.Evaluation of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 for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an updated meta-analysis[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2,?31:3127-3137.

[7]高孟秋.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解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0): 742-743.

[8]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9]陈红光,刘民,顾芳慧,中国大陆地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11):1128-1133.

[10]卢水华.“儿童结核病零死亡率”:我们准备好了吗?[J].中国防痨杂志,2014,36(12):1008-1010.

[11] Li T,Bao L,Diao N,et al.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hood tuberculosis.Clin Exp Med,2014,6.[Epub ahead of print]

[12]万荣,李明武,赖明红,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老年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防痨杂志 2015, 37(4): 348-352.

[13]陈忠南,谭云洪.T-SPOT.TB检测试剂盒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预防科学,2012,19(12):1865-1866.

论文作者:付沛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付沛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