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路径探索论文_王蕊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路径探索论文_王蕊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 230011

摘要:随着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对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辅导员的专业化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针对大学生开展深度辅导逐渐成为一种专业化能力,但辅导员在实践中面临着许多困惑和矛盾。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

1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的内涵及关系

所谓“专业化”,即掌握和不断增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的能力与素养,它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判断一个职业是否专业的标准,不仅要看其是否有相关学科和学术研究为支撑,更在于是否有专业的标准和专业培训为保障。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是指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培训体系,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的教育与培训,帮助辅导员养成专业意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并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与实践中不断强化专业学习及培训,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来完成工作任务,使自己在实践中成长为“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专业化辅导员。所谓“专家化”,即致力于成为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或擅长某项技术的人。

1.2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是新时代的要求

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出台了诸多重要文件,对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提出了时代要求。《规定》指出:“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立德树人是高校辅导员的根本任务,这既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与辅导员的能力、素质及工作方式密不可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亟待有新的方略方法,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而在网络发展的环境之下,如何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的手段来提高育人效果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难题。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既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又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1.3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是队伍本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目前来看,部分高校辅导员配备、身份、地位、待遇、发展还不够理想,这对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辅导员群体对辅导员自身专业性认识不足,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辅导员工作是一个目标清晰、定位清楚的职业,本质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是一项对理论基础、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要求非常高的工作,需要一批理想信念坚定、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来担任。辅导员固然需要经验性的积累,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阶段。有研究者认为:“如果高校辅导员工作长期停留在经验型发展阶段,不积极、主动推进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那么它的职业生命就会萎缩,甚至被其他职业代替。”有很多辅导员,在工作初始阶段时十分愿意长期从事这一岗位,但如何帮助他们长期保持这种从业热情是一个问题。从辅导员队伍自身角度而言,我们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专业化、专家化的培养平台,既能保持辅导员长期从事这一工作的意愿,又能满足辅导员自身发展的愿景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针对深度辅导的保障机制

2.1建立健全培训和交流机制,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深度辅导是一项专业技术性的工作,辅导内容涉及学生思想、学业、生活和情感等多方面,对辅导员的知识面、专业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辅导员掌握专业领域知识和专业技术。学校应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在培训时间上,贯穿辅导员职业生涯全程;在培训内容上,针对学校学生专业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同时强化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生涯规划方面的技能技巧,全方位、有重点地提高辅导员的能力水平。通过培训能够帮助辅导员建构专业知识方面的理论框架,提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学校还应建立健全交流机制,定期举办专题交流会、研讨会、案例分析会等,举办覆盖面较广的深度辅导经验交流会、观摩会、角色扮演等为辅导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2.2建立健全激励和督查机制,推动深度辅导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深度辅导工作,学校应该结合实际,完善深度辅导工作指导细则和执行标准,建立健全激励和督查制度,定期督导和抽查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开展情况,并在辅导员年度考核中,把深度辅导的落实情况作为确定考核结果的重要指标。深度辅导工作的记录可以多样化,如学生谈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邮件往来、辅导后反思记录等都可以作为检查的重要内容,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辅导员的年度考核中,并且让学生的评价占主要部分。以评选校级或者院系的优秀辅导员、十佳辅导员等多种方式,促进辅导员的工作。针对深度辅导工作做得好的辅导员应给予荣誉和物质上的奖励,并组织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针对深度辅导工作开展得较差的辅导员要警告和批评,督促其真抓实干,把深度辅导落到实处。

2.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的稳定性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开展深度辅导的前提和基础。要在数量上配足辅导员,要根据中央文件的要求,按照师生比1∶200的比例建立辅导员队伍。当然,不只是满足数量上的要求,整合学校内外多方面的力量,使更多的教师、学生干部甚至是退休老教师、优秀毕业生可以进入辅导员的行列,促进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的实现。要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需要长达几年的工作经验和岗位知识积累,带一届学生同样需要三四年的时间,为了保证深度辅导的可持续和高质量,至少应该让辅导员带完一届学生,而非一届学生换好几个辅导员,最好是辅导员入职带班签订相关协议。

2.4建立保障机制,形成深度辅导合力

要做好深度辅导工作,除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之外,还要为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做好保障工作,如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提供深度辅导的工作场所等。多数辅导员还反映深度辅导没有合适的场所,建议建立温馨、私密性的生活指导室或者交流谈心室。为提升深度辅导的数量和质量,即使按照国家规定配备了专职辅导员,单靠辅导员队伍也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形成一个深度辅导合力机制,应该充分调动班主任、导师、学生干部等力量共同投入到深度辅导工作中,甚至可以返聘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们各自的专业特长和经验优势。

3结论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正是其机遇和挑战所在。伴随着国家新修订的《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施行,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出台,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少卿.内蒙古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

[2]刘宏达.中国特色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多维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11):87-93.

[3]洪家芬,丁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困境及改善[J].高教论坛,2017(02):68-70+95.

[4]张磊.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58-60.

论文作者:王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  ;  ;  ;  ;  ;  ;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路径探索论文_王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