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培养方式研究论文_蓝树民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培养方式研究论文_蓝树民

广西柳州市铁二中学 545007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本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高中历史的学习进程的推进基本上是按照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进行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把握好时空发展的顺序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时空观念 培养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培养的必要性

1.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育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2016年推出的历史新课标中就对学生的时空观念作了教学要求:“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部的重视,在历史中引入空间观念的教学是一个必然趋势。同时,在新时期的应试教育下,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教材本身,而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在考核中以空间和时间为基础,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

2.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历史学科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历史事件的发展也离不开时空的顺序。历史知识的传授必然是要以时间和空间为纽带,通过特点时空下的事件来实现古今的对比和交流。对于学生来说,以时空为基础的历史学习也可以让历史知识便于学习和记忆。

3.促进学生提高历史素养。时空观念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历史的好方法,对于学生的生活也是一种启迪。首先,时空观念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的体系,学生通过系统的总结性学习可以使交织繁杂的历史年代变得清晰有趣;其次,通过时空观念的培养学生可以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了解清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历史知识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依靠时间和空间相互联系,学生有了时空观念之后可以避免机械记忆,对于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也会了然于胸。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培养方式

1.明确高中历史教材中时间与空间的呈现方式。高三阶段的学生,对于历史中时间与空间的呈现方式,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时空观念,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明确高中历史教材中时间与空间的呈现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常见的时间表达有:古代的纪年方法,包括纪年法、节气、节日;近现代的纪年主要是公元,但也有特例,像是晚清、明末清初等等;也有公元前、公元后的说法,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应该明确这些时间表达方法。空间的呈现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如下表达方式:不同历史时期地名的不同表达;不同朝代活动的历史区域;战争年代行动路线的变化以及战役的地形等等。另外,还要了解一些专有的名词表达,像是“中原”“关东”等等。

2.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时空。“大历史观”是把历史演变放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观察其流向,而偶然性事件则相对忽略。换言之,大历史观就是长时段、宽范围、多视角地思考历史问题,宏观地看问题。运用大历史观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对历史知识进行迁移,避免复习过程中的单纯地机械记忆和重复。因此,教师要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针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变通,通过变换视角、重新组合,紧扣固有的内在联系,通过主题、线索和历史时空,设立全方位的知识情境,让师生从烦琐的、重复的复习中解脱出来。比如围绕中国古代史构建历史知识的联系,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儒家思想进行整合,相互联系。例如,在人教版《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课的复习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能够看懂历史地图,明确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及其地理位置。其次,要依据时间顺序,梳理出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并能够说明各阶段的特征;在空间的基础上,思考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原因。再次,将时空结合,构建起以工业革命为中心的中外历史的大框架,梳理出共时性的中外大事,在“大历史”的视野下,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如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历史时空观念是一种素养,也是能力和思维的体现,其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的培养。

3.注重中外历史的关联对比。多数学生对于学习世界史有极大的畏难情绪,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世界历史更难记忆,且与自己的生活相隔甚远。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复习的时候,可以将中外历史联系起来,拉近学生与世界史之间的距离,从而培养他们的时空观念。通过比较与联系,学生会认识到历史事物与历史现象之间的异同,进而更好地理解历史本质。比如,复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将其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联系起来,让学生对二者进行比较,并明确所发生的历史阶段是否相同,对比“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进而对这部分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如此,将中外历史联系起来,学生自然会建立起大的时空观念。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对不同历史知识授课的时候选取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历史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金玲 历史研究前沿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8。

[2]王德民 做一个有思想、负责任的历史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蓝树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培养方式研究论文_蓝树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