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盐城 224001)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6月起将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至2016年12月共计有86例,每组43例患者。通过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分析86例颅脑肿瘤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A组4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B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均有比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情况,其与患者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等因素有关。A组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后负面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颅脑肿瘤术后患者存在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其与患者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等因素有关。对颅脑肿瘤术后患者实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颅脑肿瘤;焦虑抑郁;认知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198-02
本次研究将86例颅脑肿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探讨颅脑肿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15年6月起将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至2016年12月共计有86例, A组(43例)、B组(43例),A组43例患者中36例为男性患者,7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从40岁到70岁,平均年龄50.7岁;B组43例患者中37例为男性患者,6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从38岁到71岁,平均年龄51.8岁。A、B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文化程度以及病症表现等相关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焦虑抑郁的评定 对颅脑肿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评定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的主要内容分3个部分,人口学资料信息(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家庭经济状况);疾病信息(患者的既往病史、病症表现部位、严重程度、生命体征以及治疗情况);焦虑抑郁情况(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1]。参与调查问卷的医护人员均经过专门培训,调查在半小时内完成,86份调查问卷均被回收。
1.2.2认知行为干预 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干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因素进行评价,纠正患者的治疗期望,然后制定准确的干预目标;第二步,给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让患者认识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治疗效果的不良影响;第三步,该阶段为再教育阶段,继续纠正患者认知上的偏差,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学会辨证错误认知的方法。第四步,对干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B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2]。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B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均完成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发现,干预前A、B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B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A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的减少值明显高于B组(P<0.05)。详情见表1、2。
3.讨论
手术是治疗颅脑肿瘤的常用方法,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多会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人的情绪行为由人体多个系统控制、影响,包括自主神经系统、躯体运行系统以及下丘脑分泌状态等等,而且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产生也有着直接作用[3]。
本次研究显示,颅脑肿瘤术后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于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以及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关,其中对疾病认识程度较差、经济状况较差以年纪较轻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年纪较轻的患者突发颅脑肿瘤后多会因为受到严重打击而一蹶不振,无法面对现实,总想回避社会、回避生活,多会出现消极等负面情绪。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突发疾病由于要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会表现出无助,孤独、失落等不良情绪,多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当患者对疾病知识、疾病治疗情况的不确定感以及盲目认识也会能出现各种负面情绪。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对颅脑肿瘤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5]。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患者的实际接受能力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满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需求,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了解,帮助患者消除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综上所述,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多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等等。对于患者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需要进行早期诊断,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干预目标,以改善患者术后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接受行为干预后焦虑抑郁情况相对B组改善更明显,可见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颅脑肿瘤术后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惠君.认知行为干预对颅脑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29-230.
[2]周玉珍,宋玉成,郝玉荣.护理干预对颅脑肿瘤伽马刀治疗患者恐惧心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9-51.
[3]白玉玲.颅脑肿瘤患者入院后等待手术期间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0):1288-1289.
论文作者:孟剑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焦虑论文; 肿瘤论文; 抑郁论文; 术后论文; 认知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