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和层级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比较研究论文_陈莉

人性化管理和层级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比较研究论文_陈莉

陈莉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人民医院 611430)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人性化管理和层级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于2012年1月~2014年2月这一期间对试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其中,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视为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视为对照组,给予层级管理,并比较患者对两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对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与层级管理相比,人性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层级管理;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1-0042-02

前言

护理人员因职业的特点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接触最频繁,其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如任何一项护理工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抓好护理质量的管理工作,这对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危、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等方面至关重要[1]。为此,我院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试点科室不同时期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试点科室作为研究对象,以1年为研究时间,对同一科室进行不同的管理,其中,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视为观察组,共有60张床位,5名主管护士,8名护师,12名护士;年龄为19~38岁,平均(25.6±2.8)岁;按学历可分为:4名硕士生,8名本科生,10名大专生,3名中专生。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视为对照组,共有60张床位,5名主管护士,7名护师,12名护士;年龄为20~38岁,平均(26.1±2.9);按学历可分为:4名硕士生,7名本科生,10名大专生,3名中专生。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在床位、护理人员数量、年龄及学历方面的差异比较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层级管理,措施包括建立管理小组、护士层级划分管理等。给予观察组人性化管理,具体如下。

1.2.1切实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由于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在整个护理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因此,切实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十分重要,管理者具备良好的素质是确保护理工作管理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说破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管理者除了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自我反省及接受监督外,还应从细节做起,以身作则,用自身良好的教育形象,通过模仿和暗示在护理队伍中产生积极影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2.2实行弹性排班模式 根据试点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对其进行合理的岗位设置,实行弹性排班模式,如设立2名责任组长,再根据职称、工龄、工作能力等将其余护士分为两组。同时,根据疾病类型、性别等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护士固定管理1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且在责任护士的带领和监督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责任护士在安排每位护士的护理工作时,应充分结合每位护士的性格特点和专业特长来分配,如工作热情度高者可分配到门诊导医导诊处工作;活泼开朗者安排其进行肿瘤患者的专科护理工作;性格内心、不善交往着可安排其进行与患者接触较少的消毒供应处工作。另外,要做好护理人员的后倾保障服务工作,如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和住宿条件,改善伙食,及时解决他们在生活中的困难和合理需求,以促进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解除护士的心理负担,营造科学流畅的报告氛围十分重要。在实际的人性化管理中首先要通过对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谈论分析后,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防范措施。其次要明确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范围,修订完善科室原有的差错事故上报制度,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以促进护理质量良性持续改进。另外,管理者应完善激励措施,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考虑护理人员中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编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来评价患者对两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分为3个评价等级,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患者对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差异较大,P<0.05。见表1。

表1 患者对两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n/%)

组别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30(75.00)9(22.50)1(2.50) 39(97.50)

对照组25(62.50)7(17.50)8(20.00)32(80.00)

x21.450.316.136.13

P>0.05>0.05<0.05<0.05

3.讨论

护理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其科学管理的效应已越来越重要,而为适应这些变化,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迫在眉睫。在层级管理中,虽然各岗位均能分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团队凝聚力,但容易形成事事依赖以上,难以形成反应迅速,雷厉风行的作风[4]。且加上管理者管辖事务多,难免会草率或忙于应付了事,难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而在人性化管理中,以“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管理者个人素质、情感、心理及才能等影响力进行管理。通过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尊重每位护理人员的人格,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以积极、乐观、健康的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使每位护理人员的的潜能在护理工作中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进而能从整体上提高医疗水平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

我院给予观察组人性化管理,本次研究中患者对该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P<0.05。由此可见,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能最大程度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占君,张颖.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0):93-94.

[2] 刘玉静.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02)116-117.

[3] 黄肆娥.层级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14):108-109.

[4] 陈友华.护理组长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05):243.

[5] 侯艳丽.人性化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568-3570.

论文作者:陈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月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1

标签:;  ;  ;  ;  ;  ;  ;  ;  

人性化管理和层级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比较研究论文_陈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