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淮南供电公司 232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变电站安全生产的相关措施:一是注重倒闸操作管理,二是加强运行管理与设备管理的措施落实到位,三是注意变电站安全生产活动管理,四是加强文明生产与人员管理措施,五是落实变电站安全生产设备管理。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生产;措施
0 引言
电力工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和用户等几个重要部分组成。变电站在其中承担着联系电厂和用户关系的重要任务,发挥着转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功能,其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的供电服务。
1 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变电站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影响到运行质量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的进步,变电站对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不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是与其他工作不一样的是,变电站的工作性质更加独特,而工作环境也更加恶劣,因此其生产运行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1 员工的专业素养水平不高
调度人员是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因而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是影响工作的关键点,要做好变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必须具有专业的变电站安全生产知识,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才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但是当前,变电站安全生产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低以及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尽管变电站针对员工开展各类的培训活动,但是培训内容往往陈旧、培训的形式单一,员工的收获不多,素质得不到提升进而影响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2 安全管理工作未落实到位
只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才能够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生产,当前大多数的变电站都已经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不重视规章制度建设的现象,或者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更多的现象是,变电站建设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是没有落到实处,制度的建设没有一安全生产作为核心,而是以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作为核心,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很多领导虽然口号是严管理与考核,但是实际上却非常松散,对安全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等现象没有惩罚,客观上纵容这样的不良风气,对变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2 变电站安全生产的相关措施
针对变电站全方位管理的运行、设备、文明生产以及人员管理四个方面,分别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建议。
2.1 注重倒闸操作管理
对变电站倒闸操作方面的管理主要应该注意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值班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业务水平和倒闸操作技术熟练度,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在紧急时刻完成对变电站设备的良性控制和管理;其二,变电站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岗位责任感,在各项指令发布之前应该确保指令的准确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的发生;其三,职工的生产操作行为必须严格遵照操作制度规范执行;其四,对于涉及操作人员和电网、设备安全的操作指令,值班人员应该慎重执行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其五,发生紧急事故时,应按应急预案或事故处理预案进行处理并将情况上报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强运行管理与设备管理的措施落实到位
主要措施有:(1)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设备专责制、运行值班制和交接班制。(2)制定安全目标、职责及预案等。制定变电站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各岗位安全职责、工作质量考核实施细则,将安全生产目标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纳入工作质量考核内容。(3)加强变电运行技术维护管理。做好设备台账、缺陷记录、检修记录、大修周期等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加强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准确、迅速地排除。(4)加强安全工器具管理及消防管理。制定安全工器具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变电站安全工器具统一台账,包括工器具名称、编号、型号、电压等级、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实行同房间分区域存放安全工器具。其次要注意设备管理的措施:(1)制定设备状态评价表。评价表包括图纸、资料是否齐备,设备缺陷及运行工况,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设备运行环境,设备运行年限。(2)对缺陷进行季度、月度统计及分析。对紧急、重大缺陷进行跟踪,根据缺陷的特点进行分析。(3)备品、备件管理。建立备品、备件管理台账,包括型号、用途、数量、入库时间等。(4)编制设备巡视规范。(5)编制设备维护周期表。
2.3 注意变电站安全生产活动管理
对变电站安全生产活动的管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注意事项:首先是风险预控,应该注意加强对应急事件的管理和处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根据变电站的实际发展情况对预案进行检修和演练,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现场人员能够从容应对,把停电范围和时间减少到最小,损失降到最低,规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其次,加强生产运行管理中的防误管理,对维修人员的维护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准确的记录,最大限度的减小装置误差。第三,对于必须注意对生产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小动物进行封堵,最大限度的防止小动物进入变电站对安全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出现无法挽回的损失。第四是到岗到位,按照到岗到位制度,事先对现场把关人员进行职责分工,明确各自责任,做到现场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把关。第五是“两票”审核、“三措”把关。严把两票审核和作业三措审查关,严格作业现场安全措施布设关,确保现场安全措施完善,安全交底详细,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2.4 加强文明生产与人员管理措施
主要做法为:(1)建立运行情况汇报制度。变电站运行人员应养成向站长汇报的良好习惯,站内有任何事情均应向站长汇报,以便站长掌握全站运行情况。(2)建立运行记录制度。养成及时完成各种记录的习惯,如发现设备缺陷,应向相关人员汇报,及时完成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上缺陷流程的流转。(3)建立学习制度。运行人员应利用空余时间加强学习。(5)制定人员培训计划。根据变电站中员工的技术层次,系统地制定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差异化培训机制。(6)建立员工个人培训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学历证明、培训合格证、技能证书、考试成绩等。
2.5 变电站安全生产设备管理
变电站日常值班人员应该按照既定的巡视周期做好巡视工作,及时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设备损坏情况上报,针对设备运行工况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开展运行分析。结合重点工作及季节性特点,综合分析安全生产趋势,及时总结事故教训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采取预防事故的控制措施,进行全面的安全工作部署,在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细致分析,深查根源,并对症下药,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并在检修过程中准确的做好上报工作的实时记录,对已经获得检修处理的设备进行跟踪监测处理,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效率。
3 结语
安全生产运行在变电站的工作中是永远的重点与核心,只有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生产,社会日常工作与生产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对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最佳的解决策略,深化安全运行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落实,提高职工的综合素养,有计划的根据安全生产条例开展工作,使变电站创造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薛鸿鹏,徐汝俊,沈滢等.变电站安全生产与管理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195-196.
[2]张建蒙,高丽宏.加强变电站设备检修,促进变电站安全生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9):135-136,234.
论文作者:李广场,朱路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变电站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措施论文; 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