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垄脊间机械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大豆论文

大豆垄脊间机械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大豆论文

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行间论文,栽培技术论文,大豆论文,覆膜论文,大垄垄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选地

应选择排水及渗透性良好,前茬为禾谷类作物或非豆科作物,有深松基础的岗平地。

二、整地

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伏秋整地,严禁湿整地。要求对麦茬等没有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深松;玉米茬等有深松基础的地块可采用耙茬或旋耕。深松深度在35厘米以上,耙茬深度15~18厘米,旋耕深度14~16厘米。

质量要求:整后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子整,达到播种状态。

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的整地要在伏秋整地后,秋起1.3米的平头大垄,并及时镇压。秋起平头大垄的标准要遵循八个字,即高、宽、平、齐、匀、直、施、墒。高就是垄台高度镇压后应达10~15厘米;宽是指垄台面宽大于等于90厘米;平是垄台面平整,土碎无坷垃,无秸秆;齐是起垄起到头起到边,地头整齐;匀是垄距均匀一致;直是垄向直,百米误差不超过2厘米;施是有条件的进行秋施肥、秋施药;墒是适时镇压,确保土壤墒情好。

三、播种

1、品种选择

品种要选择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当地能正常成熟的品种。不能选择过晚或越区品种,也不能选择早熟、过早熟品种。黑龙江垦区东部地区,目前主要选择黑农41、黑农43、垦丰九、垦鉴豆36等品种,西部地区以垦鉴豆25、垦鉴豆26、垦鉴豆27、黑河27等品种为主。

2、地膜选择

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选用厚度为0.01毫米,宽度为60厘米的地膜。应尽量选择拉力较强的膜,以便于机械起膜作业。

3、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种子要进行机械精选。种子精选的质量标准,是要求纯度大于99%,净度大于98%;芽率大于95%,水分小于13.5%,粒型均匀一致。

精选后的种子要进行包衣。用八一农大35%多克福种衣剂包衣,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量的1.2%~1.5%,包衣要包全,包匀。包衣好的种子要及时晾晒,装袋。

4、播种期

采用覆膜技术种植大豆的地块,可以提早播种。一般比正常播种期可以提早10天。播种期确定的原则是:当5厘米耕层5天稳定通过5摄氏度或略早时开始覆膜播种。黑龙江垦区适宜播期,东部地区一般为4月20日至5月1目,西部地区一般为4月28目至5月5日。

5、播种方法

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选用黑龙江省白桦耕作机械有限公司的2BM~3型行间覆膜通用耕播机,垄上膜外单苗带气吸精量点播,一次可播三垄六行,行距65厘米,一次完成施肥、覆膜、播种、镇压等作业。推荐采用八五三农场研制的零速投种器,实现精量、均匀播种。

6、机械调试

使用前要进行机械调试。重点是施肥装置、覆膜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要调试好施肥的数量、位置和深度、地膜的伸展状况、播种的数量、匀度和深度。覆膜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播种机具的调整。

7、覆膜标准

覆膜的作业标准,要求覆膜笔直,百米偏差不超过5厘米,两边压土各10厘米,东部地区每间隔10~20米膜上横向压土,西部地区每间隔1.4米膜上横向压土,防止大风掀膜。

8、播种标准

要求播量准确,正负误差不超过1%。种子距膜2~3厘米,不能超过5厘米。播到头,播到边。

四、施肥

1、施肥量

由于地膜覆盖后有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因此可适当减少施肥量。具体施用量和比例应视土壤肥力而定,一般亩施N、P、K纯量8~10公斤,N:P:K的比例,黑土地为1:1.5:0.6;白浆土地为1:1.2:0.6。推荐测土配方施肥。

2、施肥方法

采用分层侧深施肥。肥在种侧膜内或膜边5厘米左右,1/3肥量施于5~7厘米深处,2/3的肥量施于10~12厘米深处。

3、叶面追肥

在大豆分枝期、初花期、结荚初期、鼓粒期进行叶面追肥。特别是在分枝期和盛花期要注意喷施硼肥。注意:要选择硼含量高,可溶性好、有效率高的优质硼肥。不宜选用溶解性差的硼肥产品。

五、田间管理

1、化学灭草

灭草方式以播前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应根据杂草的种类和土壤条件选择施药品种和施药量。茎叶处理可采用苗带喷雾器,进行苗带施药,药量要减少1/3。喷液量:土壤处理每公顷150~200升,茎叶处理喷液量每公顷150升。要达到雾化良好,喷洒均匀,喷量误差小于5%。

2、中耕管理

在大豆生育期内机械中耕2遍,第一遍中耕在大豆出苗期进行,中耕深度15~20厘米。第二遍中耕在大豆2片复叶时进行。

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的中耕管理与三垄栽培技术相同。

3、病虫害防治

目前,大豆生产中主要是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灰斑病等病虫害。

蚜虫和蓟马的防治:百株蚜量达到1000头;蓟马每株20头以上或顶叶皱缩,且近期五大雨,温度适宜,用乐果乳油进行防治。

灰斑病的防治:7月末8月初,降雨较多,当大豆30%出现灰斑时,每公顷用70%甲基托布津1.125千克或50%多菌灵1.5千克进行防治。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要在测报基础上,成虫盛发期每公顷用2.5%敌杀死0.3~0.375升或2.5%功夫乳油0.3升或30%桃小灵乳油0.45升等菊酯类杀虫剂喷雾防治。

六、化学调控

行间覆膜能提墒、增墒、增温,肥料利用率高,大豆植株生长旺盛,因此应视植株生长状况,在初花期选用多效唑、三碘苯甲酸等化控剂进行调控,控制大豆徒长,防止后期倒伏。

七、残膜回收

大豆行间覆膜技术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它便于残膜回收,避免白色污染。最好在大豆封垄前也就是7月初进行,将残膜全部清理、回收。推荐使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六分场研制的起膜中耕机,随起膜随中耕,防止后期杂草生长并接纳雨水。

八、收获

收获时,可采用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当田间植株70%以上落叶,植株变黄时,进行机械或人工割晒。

当大豆叶片全部脱落,子粒归圆呈本品种色泽,含水量低于18%时,用带有挠性割台的联合收获机进行机械直收。

收获标准:要求割茬不留底荚,不丢枝,田间损失小于3%,收割综合损失小于1.5%,破碎率小于3%,泥花脸小于5%。

(此稿由红兴隆分局科学技术协会提供,万学臣整理)

联系电话:0451-55199916

标签:;  ;  ;  ;  

大豆垄脊间机械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大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