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玩具的精神内涵----以中外传统玩具为案例分析论文_杨沙

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嘉行公路851号,

摘要:在日益盛行的当代设计热潮中,随着社会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宅在家中,把玩手机游戏或者电子游戏,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玩具每况日下,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土玩艺”,这些“土玩艺”不再受人重视,也被儿童们逐渐放弃。传统玩具正逐渐消失,玩的人和制作传统玩具的人也不多了,因此呼吁人类理解传统玩具的精神内涵,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珍视传统玩具的宝贵文化价值及精神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化素养、匠心匠艺、世代传承、融合进步

 1.传统玩具的文化素养

 传统玩具有着很深厚的文化记忆,代表了每个民族那个时代的文化烙印,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力证。透过传统玩具,后人能看到过去古人的诸多文化习俗,古今中外的传统玩具数不胜数,比如中国的节庆玩具泥塑兔爷,是北京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举行祭兔风俗,兔爷祭祀时为神灵,事后就变成了玩具(如图1)。再比如围棋,是中国的传统棋类,属于一种古老的棋戏,南北朝时最好的棋手被称为“棋圣”。隋唐时围棋成为国俗,还举行日中两国棋手比赛。每一款传统玩具都带有它所处时代的文化习俗的影子,是时代的反映,我们从传统玩具的本身能读出那个时代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如图2)。

 2.传统玩具的匠心匠艺

 传统玩具凝聚了古人手工艺的精华,大多数传统玩具制作技术精湛,富有特色。很多传统玩具的手工艺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使人潜移默化、陶冶性情。中国风筝的制作精巧,需要通过扎、糊、绘、放等多道工艺程序才能完成(如图3),修整竹条时就需要选竹、破竹、劈篾工序,然后就是找平、磨光,弯曲竹条。交叉捆扎竹条时可以圆隼交叉、隼卯交叉、夹板交叉等工序,之后才是裱糊和彩绘工艺。通过多道程序制作出来的风筝主要功能是放飞,不放飞时又要放在室内观赏,绘制精美的风筝有很强烈的装饰效果,无论从制作的精湛手工艺还是图形颜色的审美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因为凝聚了手工艺者的匠心匠艺;不仅中国的传统玩具饱含传统匠人的别出心裁,同样国外的俄罗斯套娃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如图4),单单木材的准备就颇费时日。莱姆树、桦树是制作套娃的理想木材,一般在初春时节树木中富含汁液的时候就把树砍倒,剥去树皮,只剩少数几环树皮以防止木材开裂,然后暴露于空气中通风。如果要做中等尺寸的娃娃,那么要晾干两年,而如果要做15件套的娃娃,那么每个娃娃的内壁要做得很薄,对木材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一般要晾干5至6年。经过楦空、烫花、镶金等工序制成。每个娃娃要经过15道工序,大小都不用工具测量,而是艺术家们凭感觉和经验而定,他们独特的手工设计,使套娃们变得与众不同,普遍受到大家的喜爱!中外传统玩具多数都凝聚了手工艺者的巧思巧艺,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手工艺者的匠心精神都浓缩在传统玩具这一物中。

 3.传统玩具的世代传承

 传统玩具不仅在工艺技术上匠心独运,在世代传承上多数是百年经典玩具更是不在少数,如德国的Kathe Kruse凯蒂.克鲁斯百年洋娃娃玩具品牌,数百年来坚持为不同年龄段的孩童制作不同的玩偶,让孩童健康的成长(如图5)。 凯蒂?克鲁斯女士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娃娃艺术家,被誉为"欧洲最伟大的女性"。其制作出来的高品质娃娃,在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仍是全球娃娃爱好者的首选典藏。而这句广为流传的凯蒂名言,"手随心动。唯双手,能表达心之所悟。"也是百年企业的灵魂所在。凯蒂?克鲁斯,已不再是一个人,她是一个精神领袖,一个文化符号,和一份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

 4.传统玩具的融合进步

 中国传统玩具陀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远在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常州于墩遗址都有木陀螺出土。陀螺的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一般常见的传统陀螺,大致是用木头、塑胶或金属制的倒圆锥形状,前端大多为铁制材料,玩者会因不同方式的玩法,将陀螺钉制作成圆柱形、斧头状或尖锐形(如图6)。但经时代的演变,科技的改良,大家玩的陀螺花样百出,且玩法创意多变,已有各式各样的材质与形状出现。由传统的古朴的陀螺造型,经现代设计师的再设计已经出现很时尚很符合当下现代审美的新陀螺,如下图美国设计师David Earle设计制作的五彩陀螺(如图7),无论是外形的轻盈和色彩的跳跃都融合了当代人们的审美趋向;

 德国Naef Bauhaus设计师 Ludwig Hirschfeld-Mack设计的OptischerFarbmischer光混色器 陀螺(如图8),在陀螺的顶部添加了图案识别及颜色混合纹样,有利于儿童对色彩的认知和对数学几何图形的学习,在原有的传统陀螺设计上增添了益智功能;

 再比如西班牙Londgi儿童品牌设计师设计制作的多种陀螺组合,融合了时尚元素和现代样式(如图9),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继承发扬传统陀螺的优点,并上与时俱进,创造了陀螺的新高度。首先是水果系列(如图10),他们的家族成员有:草莓、苹果、橘子、柠檬、红萝卜以及梨子,每一个都浑圆光滑,一边旋转、一边直挺地立在桌子上,好逗趣;

 再如图中这个长得像棒棒糖的小陀螺其实是空心的(如图11)。陀螺身体旁边有个小风洞,会依照它旋转的速度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

 还有这个圆滚滚的像糖果一样的小陀螺,它可以打转到一半的时候,会自动上下翻转,增加了可玩性(如图12)

 传统陀螺在当代设计师的巧思妙想中,进行了华丽的转变,以上来自各个国家的设计师对传统陀螺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亲耐,让大人小孩的爱不释手。

 更有甚者英国著名设计师汤玛斯?海瑟尉Thomas Heatherwick从传统陀螺上吸取灵感,于2010年设计了一款名为Spun Chair的椅子(如图13,14),使用者可以任意旋转、左右摇摆,像陀螺一样完整地画圆,这是一把舒适而趣味性十足的椅子,能使使用者能放松心情,创意十足。

 陀螺的发展从古至今可谓是从传统到现代,通过人类的智慧,承上启下,传承了古人发明陀螺的基本功能原则,并融合了当下新的审美观及新材料,发展出了无数的创意作品,从陀螺的发展进程这一案例可以看出,融合进步是传统玩具发展的新出路。

 总结:传统玩具无论是从深厚的文化素养还是精湛的手工制作技艺,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在继承保护传承的同时,还要加以积极利用,跟上时代的步划,与现代社会生活相和谐,共融共进。古今中外的传统玩具,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开发适应当下生活的新玩具。领会传统玩具的精神内涵,提倡传统的玩具,让广大儿童回到大自然去,登山、游泳、放风筝,这些游戏活动是与大自然密不可分的,能给人以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一切为儿童的健康快乐出发,秉承百年传统玩具品牌的精神理念,传承传统玩具文化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坚持再传统的基础上再创新,是对传统玩具精神内涵正确诠释。

参考文献:

[1]李露露.中国传统玩具与游戏. 西安:兴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6

[2]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3]华觉明,李劲松,王连海,关晓武,赵韩生,罗兴波.中国手工艺.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

[4]王连海. 编织与扎制. 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

[5] David Earle <http://davidturnswood.com/portfolio.html> [2016.11.20]

[6] Londgi toy http://www.londji.com/en/10-spinning-tops> [2016.11.20]

[7] Kathe Kruse <http://www.kaethe-kruse.de/> [2016.11.20]

[8]中国风筝<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13/17/29233853_512878231.shtml>[2016.11.20]

[9]围棋<http://kaleidoscope.cultural-china.com/en/140Kaleidoscope3757.html>[2016.11.20]

[10]SpunChair<https://www.dezeen.com/2010/05/04/spun-chair-by-thomas-heatherwick/> [2016.11.20]

论文作者:杨沙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  ;  ;  ;  ;  ;  ;  ;  

浅谈传统玩具的精神内涵----以中外传统玩具为案例分析论文_杨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