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毕业生就业_失业率论文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毕业生就业_失业率论文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毕业生就业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两年,我国普通高校又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那么,扩招之后,会不会出现大学毕业生大量失业?这种疑虑实际上涉及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本文试图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对此作些探讨。

一、理论的分歧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根据不同的理论假设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以下主要介绍三种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工作分层模式”,“工资竞争模式”,“工作竞争模式”(注:Cain,

G. The challeng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ies toOrthodox Theory:A Surve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6,No.4),从这些理论之间的分歧可以看出,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并不必然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

(一)“工作分层模式”——毕业生失业现象增加。

该模式主要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它认为整个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主劳动力市场(the primary segment )和次劳动力市场(the secondary segment)。在主劳动力市场, 工作稳定,收入高,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好,个人升迁发展的前景好;而在次劳动力市场,则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工作不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便造成了劳动者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因为一方面,尽管在次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主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主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在两个劳动力市场所得利益的差别,并且由于一旦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再返回主劳动力市场,于是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根据这种理论,高校扩招的结果将导致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机会减少,并且由于毕业生不愿意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导致毕业生失业的增加。

(二)“工资竞争模式”——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

该模式主要依据新古典主义劳动经济理论,它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工资是可以上下波动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随劳动力市场上该种劳动力供求关系而变化。假设劳动力市场只有两类劳动者:受过高等教育者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者,根据该模式便有以下推论:如果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曾加,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就会下降;另一方面,在劳动力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高校扩招会导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数量减少,根据物以稀为贵的供求规律,这类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将上升。可见,该模式认为高校扩招将不会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而只会使毕业生工资水平降低,由此还可以缩小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者之间经济收入的差距。

(三)“工作竞争模式”——毕业生获得“好工作”的机会减少。

该模式主要依据教育经济学中的筛选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在劳动力市场存在两支队伍;一支为工作队伍(Job Queue), 另一支为求职者队伍(Person Queue)。工作队伍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对技能和生产力特征有所要求,队伍中的工作位置越靠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高,相应地付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学历层次越高,所在位置越靠前,获得工作队伍中靠前位置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大。按照该理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其毕业生数量增加,将使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的相对位置后移,其结果是使这些人的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由于受教育水平是决定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相对位置的主要依据,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资教育,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者,为了在求职者队伍中获得更有利的位置,也会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从而使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的受教育水平都不断上升,于是便出现过度教育和“文凭病”等现象。可见,根据该理论,高校扩招的后果将是毕业生文凭贬值和过度教育现象的加剧。

二、实证的依据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国外学者作过大量实证研究,现仅略举数例,以期从中获得某些感性认识。通过这些事例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状况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唯一的简单因果关系,上述理论描述的现象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可以找到部分的实证依据。

(一)高等教育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之间关系的跨国比较。

1.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对不同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21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发现,如果将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反映相对规模)与毕业生失业率都分为高、中、低三等,那么二者等级一致的国家为四个,高等教育入学率高而毕业生失业率低或入学率低而失业率高的国家也有四个(注:Sanyal,B.Highe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Falmer Press,1987,p.14),经统计检验,这21个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入学率与毕业生失业率之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0053,即接近于零相关。

2.根据OECD的统计,1995年18~21 岁青年高等教育纯入学率(NetEnrolment Rate)意大利、西班牙分别为27.2%、25.6%,美国、加拿大达到了34.7%和37.9%(注: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OECDIndicators,Paris,1997,p.172),但大学毕业生毕业一年时的失业率意大利、西班牙分别达到了52%和46%,美国、加拿大却只有6 %和11%(注: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Paris,1997,p.276)。由此可以直观地看出, 并非高等教育规模越大毕业生的失业率就必然越高。

(二)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率之间关系的纵向比较。

1.在英国,跟踪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去向的调查研究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从统计数字看,其高等教育规模一直在持续增长,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失业率却并未呈现不断增加的势头,1976年,其毕业生的失业率为5.7%,1978年下降为4.1%,1980、1982年又分别提高到8.1%和 12.1%,而到1984、1986、1988年逐年又下降,分别为8.6%、6.6 %、5.1%。(注:Johnes J.& Taylor J.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Open University Press,1990,p.123)

2.在我国台湾,也对专科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长期的调查,从统计数字看,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展的同时,其毕业生毕业时立即就业者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该项比例1990年为45.79 %, 1991 、1992、1993年分别为41.73%、40.61%、40.35%,而1994、1995 两年均下降为37.75%。而同一项调查显示, 毕业生在调查时(毕业后半年左右)的失业率却并非逐年提高,1988年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率为7.21%,1989、1990年分别上升为8.27%和8.45%, 1991 、 1992 、1993年分别回落为7.59%、7.66%、7.70%,而1994、1995年又上升为9.21%和10.35%。 (注:蔡信夫:《八十四年专科以上学校毕业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台湾)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编印,1996)上述结果说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并不一定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增加,却很可能导致毕业生工作找寻时间的延长。

(三)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职状况。

1.在日本,有一项长期的统计,它将当年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分为两类,一类为专业性(Professional)工作,诸如技术和管理工作、教育和研究工作、医疗卫生工作等;另一类为职业性(Occupational)工作,诸如文秘、销售等。统计结果表明,在毕业生数量增长的同时,毕业生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比例在不断下降。日本专科毕业生数在1955年为1.5万,1965、1975、1985、1989年分别为3.6 、 10.3、13.4、17.4万,其专科毕业生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比例在1955年为43.1%,而1965、1975、1985年分别下降为40.5%、38.3%、29.9%,到1989年则只有26.5%。 这种趋势在四年制本科毕业生中也同样存在,1955年,日本本科毕业生为7万,1989年增加为30万, 而本科毕业生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比例则由1955年的49.6%下降为1989年的40.9%(注:Teichler U,Occupational Structures and Higher Education, seeBurton Clark and Guy Neave 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Education,Pergamon Press.1992,p.983)。

2.在有关过度教育的研究中发现,在不少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劳动者中过度教育现象不断增加。例如,有研究发现新西兰1960年至1977年过度教育者的比例从7%增长到了26 %(注:Alpin C.& Shackleton J.Over-and Undereducation in theUK graduate Labour Market,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 Mar.1998,Vol.23);也有研究发现葡萄牙过度教育者的比例1985年为26.0%,1991年上升到了33.1%(注:Kiker B.F.& Santos M.Overeducation and Undereducation:Evidence for Protugal,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97,Vol.16,No.2)。这些研究为“工作竞争模式”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四)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收入。

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结论也差别较大,在此仅举一例,说明确实存在如“工资竞争模式”所描述的现象,即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展,高校毕业生相对收入减少。根据日本的统计,在1955年,男性大学毕业生起薪为男性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生起薪的260%,到1960年和1965年, 这一比例分别下降到221%和174%,到1970年和1975 年则进一步下降为155%和144%(注:Teichler U,Occupational Structures and Higher Education,see Burton Clark and Guy Neave 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Pergamon Press.1992,p.983~984)。

三、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

从上文的分析与描述可见,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对毕业生就业确实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影响,这将取决于有关理论所假设的条件在特定环境中是否成立。同时,由于现实状况的复杂性和理论假设的简约性,对于某一国家某个时期而言,这种影响也将会十分复杂,它可能符合某种模式,也可能是几种模式描述的现象同时发生,当然也可能出现理论所不能预见的现象。

近几年来,由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等原因,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待业现象已经出现,并逐步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1999年和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又连续两年大幅度扩大招生,这将会对毕业生就业带来什么影响?应该如何应对?这是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讨论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应该基于以下认识:

1.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供求在数量上基本平衡,不存在严重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现象。这意味着要保持这种平衡,就应该使毕业生供求的增长速度基本一致,而要使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也连续几年递增40%以上是十分困难的。

2.当前我国毕业生供求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地区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异十分显著。这说明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来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还大有可为。

3.我国是一个地区、城乡差异十分明显的国家,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单位劳动者工资福利状况差别也十分显著,加之我国劳动人事、户籍、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制度还不完善,劳动力的流动还比较困难,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范围的选择,是造成毕业生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4.我国还是一个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对于长期待业,毕业生及其家庭不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心理上都还难以承受,这将会促进毕业生尽可能在毕业时确定就业单位,并导致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现象的增加。

根据上述认识,可以认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高校扩招将会使毕业生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结果将可能是以下现象中的一种或几种: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率降低;毕业生找寻工作的时间延长;毕业生“高才低用”者比例增加;毕业生临时就业者比例增加;毕业生相对经济地位下降。另一方面,尽管高校扩招,受过高等教育者在我国还是相对稀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还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以肯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找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获得自己的工作。

由于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在几年之后的将来出现,在此期间,通过各种主观努力,是完全有可能部分甚至完全抵消这些不利影响的。这又将取决于以下因素:

1.未来几年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幅度。由于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府更为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已逐步走出困境,经济结构调整正在逐步到位, 我国也可望在近期内加入WTO,等等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增加,而这增加的幅度大小与主观努力,尤其是与有关劳动人事制度、企业发展政策、社会对人才作用的认识等密切相关的。

2.扩招后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变化状况。如果能够在扩招的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院校的招生数量,同时,在招生之后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学生转学、转专业等方式及时进行高等教育结构的再调整,那么,也将有效地降低毕业生失业的人数比例。

3.扩招后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状况。高校扩招意味着对师资、校舍、图书、教学设备等方面需求的增加,否则,将很可能会降低教育质量。保证高等教育对人、财、物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进而保证乃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保证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4.扩招后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心理的变化状况。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是影响毕业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毕业生就业期望、择业策略、求职行为等也都是影响其就业结果的重要因素。因而毕业生就业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们面对扩招所作出的应答。加倍努力学习、全面提高素质、适当降低就业期望、灵活调整就业策略等都将不失为有效的选择。

最后还需说明的是,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也是社会的迫切希望,尽管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可能会对毕业生就业产生某些不利影响,但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停止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

标签:;  ;  ;  ;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毕业生就业_失业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