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蛙养殖技术_养殖技术论文

中国林蛙养殖技术_养殖技术论文

美蛙养殖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养殖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蛙是一种大型食用蛙,是由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引入我国。美蛙的体重是本地青蛙的5~7倍,具有性情温顺、投资少、生长快(当年养殖,当年见效益)、繁殖多、食性广、易饲养、病害少等特点。

1、养殖场地 最好不占用农田。应充分利用荒滩、沼泽地带或房前、屋后、院内等地方。养殖场必须进水排水方便,四周应用尼龙网做墙,以防美蛙逃跑及其敌害,围墙高1米,下端埋入土中20厘米。

2、建池 一般建4个蛙池为宜,分为亲蛙池、孵化池、蝌蚪池、成蛙池。各蛙池的面积分别为:10~25平方米,30~60平方米,30~70平方米,130~180平方米。水深分别为:30~50厘米,40~60厘米,50~70厘米,60厘米。养蛙池的大小,根据养殖可用面积自行而定。各池均应具备排灌条件,进出水口应用纱网封好,亲蛙雌、雄放养按1:1的比例,每平方米2~3对,孵化池每平方米放养2个卵团。

3、蝌蚪的管理美蛙在长江以北3~4月份产卵,每年春秋两季均产卵。产卵时间一般在清晨的4~6点,养殖户应在美蛙产卵时节注意巡场。美蛙产卵后40分钟内,应将所产卵团用搪瓷盆或塑料盆等容器捕捞至孵化池,进行孵化,一般3~4天即可孵化成蝌蚪。蝌蚪不能放养,必须待卵黄囊消失后能主动摄食时,才可将蝌蚪从孵化池中捕起过数,放养在蝌蚪池,并投喂饵料。饵料以黄豆粉、豆饼粉、米糠、豆渣、花生饼、鱼粉和蚕蛹粉为主,配合多种微量元素,以增加营养。随着蝌蚪的逐渐生长,应逐步降低饲养密度。蝌蚪生长成幼蛙,约需75天左右。

4、饲养与管理 变态后的幼蛙,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100只左右,投喂饵料,以小蚯蚓、黄粉虫、家蝇蛆、小杂鱼、动物内脏等为宜,每天早晚各投一次,做到定时、定量、定点,每百只幼蛙投放饵料100~120克。幼蛙长到50克以后,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只,饵料可全部改为投放全价膨化颗粒饲料。全价饲料可通过“活化”法进行驯喂,如用木板制成饲料台,台内水深20厘米,水内放入水量活动性强的泥鳅、活鱼等,当泥鳅、活鱼游动时,带动台内死饵,蛙误以为活饵跃为吞食,一般一个月左右即可驯化。当美蛙体重达150克以上时,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40只,饵料应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在全价饲料中加入蚯蚓鱼粉、动物内脏、田螺肉、鱼、虾、蚕蛹、豆饼、糠麸、青菜等)投喂量减少至一次,以每天下午4~5点投喂为宜。同时每天晚上6~11点,采用黑光灯诱捕昆虫,以补充动物性蛋白饲料。美国蛙长至300~500克,即可捕起出售。

5、越冬管理 美蛙大致在秋后水温降到10℃时停止摄食,水温降到5~6℃时进入冬眠。在美蛙进入冬眠前半个月,养殖池应降低水位,使原来栖息在水面附近堤岸斜坡洞穴中的美蛙跳出洞穴,潜入水底淤泥层冬眠,这样可以避免留在地堤岸洞穴中的美蛙因冰冻而死。越冬水位北方省为2米,如果使用大棚越冬,效果更佳。

联系电话:0931-8826844

标签:;  ;  

中国林蛙养殖技术_养殖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