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梅毒的诊断及治疗分析论文_夏岩1,贾潇1,潘濛2,肖成华3

神经梅毒的诊断及治疗分析论文_夏岩1,贾潇1,潘濛2,肖成华3

夏岩1 贾潇1 潘濛2 肖成华3

(1江苏省徐州医学院神经病学13级 江苏 徐州 221000)

(2江苏省徐州医学院神经病学14级 江苏 徐州 221000)

(3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收集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诊断措施和治疗措施。结果:50例患者中,28例为痴呆症状,15例表现为精神异常,5例表现为癫痫,2例为脊髓病变。经CT扫描检查发现患者的额叶、颞叶、顶叶以及基底节等均发生多发病变,且脑脊液和血液化验检查均呈阳性。患者在接受了青霉素治疗后,38例患者的病情出现了显著改善,3例出现赫氏反应。结论:在神经梅毒患者的诊断过程中,CT检查结合脑脊液和血液化验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并对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梅毒;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200-02

神经梅毒指的是患者的神经系统受到了苍白密螺旋体的侵犯,导致脊髓、大脑或者血管等出现损害[1]。神经梅毒的临床类型包括了无症状的神经梅毒、脑膜梅毒、脑膜血管梅毒、实质性神经梅毒、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梅毒树胶肿等[2]。由于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因此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高。在本次研究中,对41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有效的诊断方式和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神经梅毒患者共50例,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在34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2±10.5)岁。22例患者为农民,15例患者为司机,8例患者为工人,5例患者职业不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诊断方式。50例患者均抽取血常规行生化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以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患者接受腰椎穿刺术,取患者脑脊液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细胞分子学检查、生活检查。同时结合CT扫描检查和脑电图检查。

1.2.2治疗措施。在治疗前期,为了预防患者出现赫氏反应,每日对患者使用5mg泼尼松,之后使用青霉素钠进行静脉滴注,剂量为1800万U,连续治疗14天。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周一次,剂量为240U,连续治疗六周。

2.结果

50例患者中,28例为痴呆症状,表现为易怒、记忆障碍、情绪波动大等,15例表现为精神异常,大多为敏感多疑,5例表现为癫痫,全身强直痉挛发作,并有3例患者伴随头痛症状。2例为脊髓病变,表现为躯干运动失调、身体出现闪电样疼痛、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经CT扫描检查发现患者的额叶、颞叶、顶叶以及基底节等均发生多发病变,26例可见脑萎缩,9例患者颞叶、额叶等部位存在低密度灶,且分布较为弥散。50例患者脑脊液和血液化验检查均呈阳性。患者在接受了青霉素治疗后,46例患者的病情出现了显著改善,脑脊液蛋白质定量和粒细胞计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痴呆患者在治疗后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评分平均提升(5.1±1.7)分;癫痫患者未再次发作,脊髓病变患者能够在双拐的帮助下行走。4例出现赫氏反应。

3.讨论

相关的研究认为,神经梅毒可分为无症型、间质型、脑实质型和树胶样肿型,其中无症型的神经梅毒患者体征无变化,神经系统的病症也并不明显,但是经脑脊液、梅毒血清检查均呈阳性,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干预,很可能恶化为症状性神经病毒。而间质型梅毒患者会在感染梅毒螺旋体多年后才发病,患者的动脉、血管内膜周围都会出现炎症,并累及大脑动脉,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甚至引发癫痫、失语、截瘫等严重症状[3]。脑实质型患者包括了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痨,潜伏期较长,患者表现为幻听、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尿潴留等。而树胶样肿型患者包块了脊髓树胶样肿和脑树胶样肿两类,其中脑树胶样肿的临床表现与脑肿瘤、脑结核、脑脓肿病变较为相似,因此误诊率较高[4]。

由于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有研究发现神经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的误诊率最高,误诊的主要原因可能为体格检查、病史询问不全面,患者未行脑脊液和血清学检查[5]。在本次研究中,对神经病毒患者采用了CT扫描检查结合脑脊液和血液化验检查,充分询问患者病史,尤其是冶游史,在综合结果的基础上作出诊断。其中脑脊液和血液化验检查的阳性率较高,而且在患者发病早期就会出现,因此可能作为神经梅毒疾病的诊断重要依据。其中脑脊液检查结果呈阳性就提示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了活动性梅毒感染。

神经梅毒临床上首选的治疗药物为青霉素G,且大剂量的治疗能够使患者的颅内病灶显著缩小,并消除临床症状。若患者在治疗半年后脑脊液细胞计数没有出现下降趋势,或者在治疗2年后脑脊液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那么则应进行重复治疗。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青霉素过敏,应使用四环素或红霉素进行治疗,从而保证治疗效果么,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此外,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在神经梅毒的治疗也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但使用剂量和时间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在神经梅毒患者的诊断过程中,CT检查结合脑脊液和血液化验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并对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海华,钟建国,肖佩荣等.伴有症状的神经梅毒9例临床特点和诊治[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06):518-520.

[2] 林路洋,杨日东,张锡宝等.几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比较[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02):127-129.

[3] 王惠娟,高阳,梅永现等.神经梅毒延迟诊断一例临床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9(04):313-315.

[4] 骆淑雅,刘进.神经梅毒11例临床特征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23-3224.

[5] 庄娘桥,周晖,唐旭华等.72例神经梅毒脑脊液检查与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1(06):77-78.

论文作者:夏岩1,贾潇1,潘濛2,肖成华3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神经梅毒的诊断及治疗分析论文_夏岩1,贾潇1,潘濛2,肖成华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