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论文_郝安安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论文_郝安安

郝安安 西工大咸阳启迪中学 712000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8-016-01

概念图(concept map)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cok)教授等人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主动建构理论提出来的一种用于测定学习者已有知识和错误概念,提高学习者认知的工具。后来,随着人们对概念图研究的日益深入,发现作为工具的概念图在教学上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它既可以作为学习者学习的工具、交流的工具,又可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本文旨在对概念图应用于生物学教学进行探究。

一、概念图的基本构建步骤

1.选取概念。阅读课本内容,标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重要观点,阅读这部分内容之后,确定能理解主题的关键概念,并将它们一一列出。

2.把最能反映主题、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最概括的概念放在图的顶端,同一层次的概念放在同一层。

3.继续向下增加更多的从属概念,将最具体的的概念放在最低层,然后,将图中的每个概念用圆圈圈起来。

4.寻找图中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结,并表明连接线。概念之间的联结有时很复杂,主要分为同一知识领域的概念和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要进行交叉连接。

5.在连接线上标注连接词,以此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注释。常用的关系连接词有“包括”、“由…组成”、“受…影响”等等。

6.把概念连接起来以后,要在连接线上加箭头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概念间的关系并不都是单向的,还有相互依赖的双向连接,这种情况需加双向箭头。

7.修改和完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其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也不断地深化和改变,要不断地修改概念图,逐步地完善知识体系。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概念图的优势

高中生物中的各种概念纷繁复杂,各种联系穿插交错,学生很难理解,而概念图可以很轻易的把两个不同的概念联系到一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概念图可以整理出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之后,分条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做题时,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知识网络迅速找到相应答案,提高成绩。案例1:在讲解细胞的结构时,可以使用下面的概念图。先把细胞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来讲解,再对每一部分中具体包含的概念分条讲解,列出概念图,有利于学生对细胞形成一个整体的只是框架,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讨论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共同绘制概念图来完成,在思想的碰撞间,相互学习,让自身的认知得到更好的完善。教师与学生间也可以把概念图作为交流的工具。概念图的团队创作,代表了集体的智慧,为促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学生在绘制概念图时,需要进行丰富的思考和探究,这就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通过概念图的绘制,学生可以整体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从全局把握教材的知识架构,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概念图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将其变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在新授课中涉及概念图,提高概念图的“曝光率”

在新授课中时不时地使用概念图,即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又可提高概念图的“曝光率”,提高学生对概念图的熟悉程度,减少学生对于绘制概念图的恐惧。利用概念图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而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跟上教师的思路,增加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了自学能力、统领概念、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免疫调节》一课时,可引导学生总结出如下概念图:

当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出这个流程图时,相信学生对于体液免疫的过程就相当清楚了。此时,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自行画出细胞免疫的概念图,并且比较两种免疫的区别与联系。由于是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结构,学生印象更深,知识掌握也更加牢固。

复习不仅要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拓展,以及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复习时将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对知识还是不理解,思路混乱,遗忘极快。此时,前期在训练学生绘制概念图上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就可以得到回报了。很多教师认为,新课程的知识有点凌乱,不如以前系统。可是,新课程是模块教学,也就是将同一主题的知识集中到一起。这时,概念图就大显身手了。例如,在进行可遗传变异复习时,可以布置学生绘制关于变异类型的概念图。这部分概念多,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很多学生并不是很清楚。尽管有些同学画出的概念图还有很多欠缺,但也不乏“亮点”和“精品”的诞生。

四、概念图教学与其他学习方式、传统概念教学方式的关系处理。

有人在文章中写道:“全章概要一般在一章结束之后,让你回顾全章,做个自我检测。可以给你的父母或监护人一个你掌握程度的总体印象。自己做个全章摘要,可以鼓励你用各种方式概括总结—用图表、流水图、概念图、网络图、文字描述或任何其它你喜欢的方式。 ”《科学探索者:动物》一书中也认为概念图是信息处理的方式之一,与比较/对比表、维恩图、流程图、循环图等手段均可处理信息。(刘恩山认为维恩图、流程图、循环图也属于概念图)因此,概念图是一种对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对于其他方式不应该排除,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否则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很好发展。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应针对学科内容特点,教会学生采取相应学习方式,利用不同知识表征方式加以学习,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如新陈代谢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细胞分裂、生长发育等用流程图比较好,就酶、蛋白质、激素、脂质关系而言,采用维恩图就比较好。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关系利用比较/对比表效果较好。

概念图的制作过程中必然涉及一些具体概念。就我所听两节关于概念图使用的市级公开课及相关文献检索中发现:就概念图中具体概念的教学是否应该采用传统概念教学策略均未涉及。在概念图绘制的教学中是否有必要对学生就具体概念形成和获得加以处理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概念图作用、概念图教学目标和概念图教学安排等问题。我认为,基于国内概念图教学情况,在促进学生具体概念理解的传统教学策略基础上,进行概念图的制作教学会取得更好教学效果。正如所听公开课—— 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教学中,我认为教学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学生学会绘制概念图,另一方面是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的生态系统知识。我的观点是:教师应该先对几个关键概念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采用传统概念教学方式加以处理,然后再通过概念图绘制促进学生领悟、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成分知识,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习得。这是符合国内实际的认知规律。可有效降低学生认知负担和心理焦虑,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图在生物学科中应用的几点做法。实践证明,运用概念图教学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构建知识网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所以在生物课堂上,针对一些知识,灵活运用概念图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论文作者:郝安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论文_郝安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