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检验危急值报告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闫丽,栗志平,王苗苗

浅谈检验危急值报告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闫丽,栗志平,王苗苗

闫丽 栗志平 王苗苗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山西长治 046000)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087-02

危急值[1]是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时(过高或过低)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数值,遇到这种情况时,检验科工作人员应迅速将检验结果报告给临床医师,避免对患者诊治贻误而造成严重后果,使患者失去最佳救治时机。

1.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1.1 本院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

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和中国医院协会关于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要求中指出:检验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来决定,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分析、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血红蛋白等[2],本院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通过与临床科室沟通并讨论,在2013年初将本院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进行了修定,确定了20项危急值项目(见表1)。

1.2 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有危急值情况时,首先要确认检验仪器、试剂、质控品和被检验的标本等以及检验过程各环节正常,并重复检测该标本,打电话与临床联系了解患者临床情况确认标本在采集和传递过程中无误,复查结果与之前检验结果一致,确定为危急值并审核报告;此时立即打电话通知临床医护人员报告危急值结果并做好登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对方接听人姓名等;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电话的医护人员也应及时登记危急值项目,登记详细内容同前,并立即通知现场医师,现场医师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并要详细分析、记录、复查等。

2.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

2.1 危急值报告的情况

本科室已实行危急值报告多年,并且随患者就诊人数增加,检验危急值也逐年上升,从2013年初调整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后,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共报告危急值454次。

2.2 危急值追踪

本科将定期深入临床对所报告的危急值进行核实并跟踪患者情况,有85%~90%的患者属于真正的危急值,通过临床医师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患者脱离了危险,恢复良好;有10%~15%的患者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相符,这可能是机体属于应急状态或是临床护士在采集标本时采集不当所致。

3.检验危急值临床应用的意义

3.1 提高了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

检验科是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测数据,当出现危急值时,检验科工作人员要结合临床诊断对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这一过程也是学习并提高的过程,在与临床医生解释结果的过程中也增强了临床医生对检验工作的信任和理解。

3.2 加强了与临床的沟通,减少了医患矛盾

危急值报告制度增强了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当出现检验危急值时,检验科工作人员会主动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减少了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的矛盾,真正做到了医技服务于临床,更重要的是由于检验科工作人员与临床医生的及时沟通使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3],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

综上所述,本院多年坚持认真执行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时挽回了患者生命,减少了医患矛盾,也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并提高了检验科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推动了检验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14.

[2]中国医师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07[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

[3]李贵芳,王树辉,周湘红.临床检验危急值的建立与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6,3(8):380-381.

表1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危急值界限表

*

论文作者:闫丽,栗志平,王苗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浅谈检验危急值报告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闫丽,栗志平,王苗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