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三合乡卫生院 甘肃酒泉 735399
摘要:目的:研究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当中,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防跌倒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以及防跌倒知识及态度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上少于对照组患者,在知识及态度评分上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当中,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方法进行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应用
To explore the role of grade care of falling risk in preventing falling of in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Jin-ping zhao
Sanhe township health center,jinghua county,jiuquan city,gansu provinceGansu jiuquan 735399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graded nursing care on fall risk in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falls in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Methods:206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10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in the traditional routine maintenance mode for preventing falls,and the probability of falling events and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score of preventing fal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likely to fall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knowledge and attitude scor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 0.05). Conclusion:It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to apply the nursing method of fall risk grad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fall preven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Key words:Falls risk graded nursing;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Fall prevention management;application
心内科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心内科患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病情危重等方面,患者大多年龄偏大,自身行动较为不便,因此在住院期间,有可能会发生跌倒等情况。所以,对于心内科患者的提倡护理管理来说,防跌倒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传统的防跌倒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为有限,而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模式,则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03例,年龄在53~72岁,平均年龄为(61.8±2.4)岁;对照组患者103例,年龄在51~75岁,平均年龄为(63.7±3.1)岁。另组患者均患有心内科疾病,同时不存在相关的禁忌症。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防跌倒管理方式进行护理,①将标志物设置在患者主要活动区域,提醒患者注意防跌倒。②确保清洁、干燥的地面,将无关障碍物清除,并进行妥善的防滑处理,保证患者的通行安全。③将日常生活用品合理防止,方便患者的取用。④护理人员将住院区的设施、环境,以及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向患者进行详细介绍。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传统常规防跌倒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方式,利用跌倒风险因子评分法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评分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1]。其中1~5分为一级风险,6~15分为二级风险,15分以上为三级风险。具体的护理方法为:①一级风险护理,护理人员将防跌倒知识向患者进行详细的演示及介绍,促使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并且将黄色防跌倒标识设置在患者活动区域。②二级风险护理,将橙色防跌倒标识设置在患者活动区域,确保患者良好的睡眠及饮食,在睡眠当中,将床栏竖起,避免患者发生坠床。在患者活动当中,护理人员或家属必须陪同,对患者的行走运动训练进行辅助,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升[2]。③三级风险护理,将红色防跌倒标识设置在患者活动区域,护理人员或家属必须全程陪同患者的所有活动,同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时间的次数,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的防跌倒知识和态度的得分。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住院期间,观察组103例患者中,跌倒患者2例,占比为0.97%;对照组103例患者中,跌倒患者6例,占比为10.19%。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防跌倒知识及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防跌倒知识及态度得分对比
在心内科疾病当中,大多数患者的年龄较大,运动技能等本身就有所减弱。再加上一些老年患者患有运动障碍类疾病,或是服用一些特殊药物,都会造成运动技能的降低[3]。因此,在心内科患者的住院及治疗期间,可能会发生跌倒的情况,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另外,由于高龄患者通常骨质疏松,体质较弱,因而在跌倒时,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伤害,不但导致患者病情上的加重,还有可能引发一些其它的并发症。从而为医院、患者自身、患者家属等,都造成了更大的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在心内科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应当注重防跌倒管理,在过去的心内科患者防跌倒护理管理中,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然难以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4-7]。对此,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当中,可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方法进行应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定跌倒风险等级,分别划分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并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分别设置不同级别的提醒标识,同时采用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法。经过本文的研究,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之后,对于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能够起到良好的控制和降低作用。而且,还有助于患者防跌倒知识、态度等方面的评分,对于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有着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中,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方法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让患者在住院恢复期间,能够确保安全,避免受到其它不必要的伤害。
参考文献:
[1]孟莎莎,蔡灵芝,沈芸.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6:112-113.
[2]马玲,郑跃,张晓晓.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7:36-37+118.
[3]杜俊芝.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178-179.
[4]努日曼古丽·艾买尔,胡海燕.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0:240-241.
[5]魏霞.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10)
[6]张积慧,杨富英,吁英,郭小云,刘洁珍.应用追踪检查方法对住院患者实施防跌倒管理的实践[J].护理学报.2013(11)
[7]鲍婧.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1)
论文作者:赵金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风险论文; 内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论文; 统计学论文; 方法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