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国家老年人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国家对养老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建筑行业也开始探索老年人居住问题。龙湖集团致力于推广适老性住宅,并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研究适老性住宅的设计及开发。为了推动适老性住宅的发展,本文对当前适老性住宅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适老性住宅设计的策略进行总结,为未来的适老性住宅项目提供设计策略与设计依据。
关键词:适老性;住宅设计;策略
引言
2018年是历史性的拐点,中国的人口总数在这一年开始负增长。老年人的居住状况和生活质量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心的话题。衡阳市南华大学家属区是南华大学教职工的主要居住区域,该小区住房和配套设施日渐老旧,老年人口数量很大。是衡阳市典型的老旧小区。本文结合当地特点,提出适合该地区的适老性改造建议,为湖南地区城市老旧住宅的改造提供参考和思路。
1、我国适老性住宅设计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了适老性住宅,并逐渐从城乡试点向城市化转移。我国老年人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老年人认为应该居家养老。但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子女经常不在身边,这就需要通过建筑设计的方式在功能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等方面适当地迎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合理地解决老年人生活问题。但是我国在该设计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适老性住宅的设计效果还不能够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需要对适老性住宅的房屋构造和功能设施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确保所设计的住宅不但能够为老年人的老年生活提供居住服务,而且还能满足老年人在心理层面的要求。
2、案例分析
该户型建于1994年,为五层砖混结构。建筑套型为四室两厅,建筑面积为159.65m2如图1所示。该户共五口人,户主为64岁,退休工人,身体健康;户主妻子患高血糖和高血压;孙子在读小学。老人可分担基本家务,儿子与儿媳均为大学教师。
图1
入口玄关处较暗,拿取鞋物不方便。客厅与餐厅南北向布置,进深很大,室内光线差。厨房内操作台较高,操作台上方的储物柜不适合老人使用。卫生间、厨房、客厅和阳台之间由于铺地材料的不同,设置门槛石后形成了3cm的高差,容易使人摔倒。生活阳台布置凌乱,缺乏老人休闲娱乐的空间。通往卧室的走道狭窄,且光线较差。卧室的床边没有协助他们起身的设施。书房门净宽830mm,不便大件家具和钢琴的搬运。卫生间使用蹲便器,没有辅助的扶手,基本属于零适老设计。
3、适老性住宅设计策略分析
3.1、突出住宅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相比于传统的住宅,适老性住宅是一种比较新颖的住宅设计方式。在对该类住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开发出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新型住宅区,以便能够满足来自不同地域的家庭或不同生活环境的家庭对生活区域的需求。为此,适老性住宅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变性。在适老性住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的发挥出设计才能,赋予住宅出色的稳定性和灵活的多变性。例如在住宅区域配置专业化的老年人医疗中心,并对医疗中心的功能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医疗中心中的疗养区域是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客房和医护专用房间的区域,护理区域中包含急诊室、监护室和治疗室等,便于及时检查或诊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设置丰富多样的餐饮服务区域,减少老年人外出购买食品的频率;设置足够的休闲娱乐设施器材,在为老年人提供锻炼身体的空间同时还能够增进老年人之间的沟通,丰富他们的生活;增设公园、园林等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休憩和欣赏风景的地方。在对适老性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应着重对室内的细节部分进行设计,例如增大建筑室内采光面积;减少住宅前方树木的数量,确保室外视野的开阔性;对建筑隔音性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室内环境的静谧性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措施可以确保适老性住宅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3.2、住宅套型适老性改造设计的细节要点
入口和内部交通通道———入口应设置玄关,布置台面,便于放置随身物品,可增设换鞋椅;入口玄关和走道设地灯以及墙灯,改善照明条件;通道应满足不低于750mm净宽,便于轮椅通过,有条件的设置1500mm的轮椅回转空间。
客厅和卧室———客厅的沙发和座椅不宜太低,尽量配扶手,方便老年人起身坐立;适当增加餐客厅的照度,给使用者提供一个明亮的交流空间。卧室床头增设扶手或者选用能作为老年人起身借力的床头柜。
厨房———厨房采用防滑地砖,门口增加防滑垫,避免使用者滑倒。增加厨房储物空间,适当降低吊柜高度,有条件可设置的中部吊柜。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为参考,对操作台进行人性化设计。
卫生间———卫生间须干湿分离,放置防滑垫,选用防滑地砖,消除内外高差,厕位采用坐便器,设置扶手,方便老人起坐,增设沐浴使用的坐凳。
阳台———推拉门采用上悬式,下部无轨道,避免轨道导致老人摔倒。生活阳台考虑晾晒需要,阳台顶部可设升降晾衣杆便于晾晒。休闲阳台宜摆放桌椅,供老年人休闲娱乐使用,可布置绿植,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
地面和墙面———避免高差,选用防滑、耐磨、无反光的地面材料。墙角等转折处采用弧面或坡面处理。对于有视力障碍的老人,内部装修建议采用浅色调反光度较高材料,不同区域可选用不同触感的材料。
设备和家具———选用节能灯提高室内照度的同时避免眩光,且卧室等区域灯具设置双控开关;增设智能报警呼叫装置以及必要的灭火装置。家具选用的尺度须适宜老年人的需求,桌椅茶几等转角采用弧面处理。门窗宜选择封闭性良好、导热性低的材料,增加室内的保温性,同时确保室内通风通畅。
3.3、坚持以老年人为设计核心
①自身与社会角色脱离:这种类型的老年人大都是已经退休在家或者已经完全与原有生活圈、社会职位或社会角色脱离,赋闲在家;②积极寻求自身社会角色转化:这种类型的老年人虽然已经退休在家,但是依旧对新的社会角色或社会地位充满向往,并且在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老年生活;③坚持自己的社会角色:这种类型的老年人进入老年生活之后依旧从事着以往的工作或承担着原有的社会角色,例如返聘的大学教授等。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对适老性住宅进行设计时,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所设计的方案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对生活环境的需求,能够提供一个健康、安静、舒适的住宅环境。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如何开拓老年人发挥自身才能的空间,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加丰富的休闲娱乐空间。
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镇棚户区的改造方兴未艾,老旧住宅的不适老问题十分突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问题关键是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南华大学家属区老旧住宅的适老性改造,重点是对空间内细节的处理,使其更适合老年人居住使用,更适合湘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为老年人提供安全、适宜的环境支持,也为湘南地区的适老性改造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汤青冶,罗劲,谭志明.长沙市旧住宅的户型适老性改造研究[J].中外建筑,2019(04):165-167.
[2] 严莹,刘远洋,王秀婷.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适老性住宅的无障碍设计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9,36(01):76-79.
[3] 胡惠琴,常晓雪.高龄、失能、失独老人住宅适老化改造需求探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J].建筑实践,2018,1(12):89-93.
[4] 钟建军.上海某既有高层住宅项目适老性改造设计研究[J].建筑科技,2018,2(04):17-19+32.
[5] 赵美玲.城市居住环境中适老性的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8.
论文作者:张丹,梁向东,李文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老年人论文; 住宅论文; 区域论文; 需求论文; 社会论文; 建筑论文; 老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