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于艳玲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于艳玲

海林市中医院 黑龙江海林市 157100

【摘 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4 年 3 月至 2015 年 3 月收治的 86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95.35%,高于对照组 8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癖汤加减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纹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分析

冠心病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且易复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1]。其中,心绞痛为冠心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管腔狭窄和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的心肌缺血。中医

学认为心绞痛属于“胸痹”、“心包痛”、“真心痛”等范畴。我院针对 86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 86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我院 2014 年 3 月 -2015年 3 月期间所收治,男性 54 例,女性 32 例,年龄 52-79 岁,平均年龄(62.31±4.12)岁;病 程 6 个月 -17 年,平均病 程(6.8±3.2)年。诊断标准参考《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和《中医内科学》中的“胸痹心痛”。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其他心绞痛、肝肾功能异常等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结合临床症状,症见胸痛、头痛、干呕、烦急、潮热、心悸失眠,或舌有瘀点、唇舌紫暗、脉弦涩,经心电图、X 线、冠状动脉造影等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无过敏体质;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 20mg 单硝酸异山梨酯(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862)口服,每日 2 次,0.1g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Health Care Manufacturing S.r.l.,批号:JK00001565)口服,每晚 1 次,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基础方为赤芍、生地黄、川芍、当归、桔梗、柴胡、积壳各109,桃仁、怀牛膝各巧g,红花69,丹参209。其中肝阳上亢者加钩藤、天麻各159;肝肾阴虚者加山茱黄、女贞子、桑套子各巧g;肝郁气滞者加香附、青皮各109,郁金159;肺脾气虚者加白术、党参、淮LIJ药各159。l剂/d,取水煎液200毗,2次分服,7d为1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参考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估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规定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心电图恢复或接近正常,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治疗前减少>90%;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心电图明显恢复,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治疗前减少> 50%;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降低不到50%或未降低,心电图T波由直立变为平坦。

2.结果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41例(95.35%);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37例(86.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冠心病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需求出现矛盾,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所需而引起的短暂、急剧的缺氧缺血性改变,属于中医学“心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畴[2]。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症状,表现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左上肢,其发病多与情绪激动、寒冷刺激、受寒、阴雨天气、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因气滞、寒凝、气虚、疲血等引起的心脉痹阻、不畅,所以病理变化多以本虚标实为主。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应坚持活血化瘀、宣痹通脉、温阳益气的原则。

据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能很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患者逐渐恢复正常。大量研究发现,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效果。血府逐疲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为行气活血的代表方,专治“胸中血疲血府之症”。该方由桃红四物汤(红花、当归、桃红、赤芍、生地、川芍)合四逆散(甘草、积壳、柴胡、赤芍)加牛膝、桔梗组成。其中桃红四物汤可活血化疲而养血,防纯化疲之伤正;四逆散可梳理肝气,气行则血行,再加桔梗引药上行于血府(胸),牛膝引疲血下行,通利血脉。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减治疗,可实现不错的效果[3]。从现代药理学来看,红花、桃仁、当归等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流动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心肌血流灌注。多种药合用,达到理气活血之功效。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 95.35%,较对照组 86.05% 显著提高,说明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疗效显著,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小荣.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36 例疗效观察 [J].基层医学论坛,2014,21(32):4339-4340.

[2] 施伟丽,张静思,胡雅琼`血府逐疲汤防治血管相关性疾病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5):712一716.

[3] 杨海燕,王萍,袁肇凯`血府逐疲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疲证疗效的异质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7(23):14一15.

论文作者:于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于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