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正视“文化反馈”现象_反哺论文

家长应正视“文化反馈”现象_反哺论文

父母应正视“文化反哺”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父母论文,现象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反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

近年来,QQ(网上聊天)、DV(数码摄像机)、DC(数码相机)、彩信、彩铃、CDMA等以最新科学技术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新概念、新“东东”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那些cool(酷),哇噻,My God(我的天啊)等越来越多的所谓“新新人类”的词汇也加入到我们的日常用语中。这些新概念、新东西,大多数都是先在孩子中流行开来,然后再通过他们传给父母一辈的,因而,这构成了一种不容忽略的、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文化反哺”现象,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下一代对父母(或长辈)在生物学、社会学、伦理学意义上的回报。而通俗点说,反哺就是后辈哺育前辈,下一代哺育上一代。

父母们真的老了吗

面对现代社会高新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电脑的出现和网络的兴起,很多家长不由得发出了“我们真的老了吗”的感叹。步入不惑之年的老王,最近就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巨大的压力。老王虽年已不惑,自感年富力强,但是和办公室里那些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相比,他感到学起新东西来总有些力不从心。他积极参加了单位里组织的电脑培训班,又狠狠地“啃”了一个月的电脑入门书,学会了基本的电脑操作、写文章、打印、拨号上网,可还是被儿子嘲笑为“菜鸟”水平。这也难怪,16岁的儿子用起电脑来如鱼得水,不但和同学在网上聊天,“冲浪”,发E-mail,还会自己安装操作系统、杀电脑病毒,还在网上创建了自己的个人主页。老王看着儿子的“杰作”,心中只觉得自叹弗如。其实,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自感不如孩子的何止老王一个人,很多中年的父母都曾遇到过这个问题。

除了高科技,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同样受到孩子的影响。很多父母都承认,如果不是孩子的缘故,他们可能到现在都还没有去过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也不会紧跟时代潮流,去练瑜伽或去健身房跳操锻炼身体。很多本来为传统的家长所不能接受的事物,如年轻人穿紧身的牛仔裤或是边走边听walkman(随身听),现在逐渐为社会所认可,而且也为许多父母所采纳。因此可以说,文化反哺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的发展进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给家长的一些建议

1 不怕承认自己懂得比孩子少。

面对“文化反哺”,有些家长不能适应从“教育者”的角色转化为“被教育者”的角色,他们害怕承认孩子懂得比自己多了,或是向孩子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以后自己在孩子面前就没有权威地位了,自己说话也就没有分量了。其实,这样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父母们应该坦然承认自己某些经验以及知识结构中的空白点,恰恰是孩子们的优势所在。不耻下问的父母只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勤奋好学,对他们的学习也会起到督促的作用。另外,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长,胜过父母,是好的现象,应该由衷地感到高兴才对,根本不是丢面子的事情。

2 多用平等协商的口吻和孩子交流。

虽然子代对亲代的“反哺”现象一般不会影响亲子间的情感,但它确实改变了原有的亲子关系模式。因为文化反哺的存在,在有些方面,孩子可以当父母的老师,指导父母。这样,提高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对某些事物上的发言权。由于家长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在任何时候都用命令的语气,而要多用协商的口吻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不仅使孩子觉得自己更加受到尊重,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更努力地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还可能改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加强亲子交流。

3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高科技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生产、生活的高效率与快乐;如果使用不当,它会带来很大的消极效应甚至危险,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把握和使用它们。青少年的自律性还不强,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光怪陆离的新鲜事物的诱惑。有些不法之徒利用青少年的弱点,把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混杂在一些新奇特的事物之中毒害青少年。为了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指导,父母们除了在平时加强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和必要的监督以外,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强烈意识,尤其是要加强对最新科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为对于高科技的东西,人们越掌握它,它就越能够为人们所用,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俗话说得好:“好学不怕根基浅,只要举步就不晚。”为了做一名合格的家长,科学地引导孩子健康发展,家长必须终身学习才行。

标签:;  

家长应正视“文化反馈”现象_反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