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李丹丹

城市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李丹丹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武汉 430063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保有量逐渐增多,随之产生的道路拥堵、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交通安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基于此,本文对城市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交通;安全影响;管理对策

1 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的因素分析

1.1驾驶人

驾驶人的操作过程分为识别确认信息、采取措施操控设备、观察调整3个步骤,这些行为均受驾驶人不同个性、生理、心理特征的影响。驾驶人驾驶车辆需要不断地认知情况、确定措施并实施操作,这是一个不断感知信息的过程。感知信息来源于外界环境,而且实时的交通信息瞬息万变。信息由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经神经系统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经思考判断作出决定,然后传递到手、脚等运动器官,从而使车辆运行。如果接收器、信息处理器、效果处理器任何一个出现偏差,都会对安全驾驶产生影响。同时驾驶人的情绪、身体条件、疲劳程度及疾病、服用药物等与安全驾驶有密切关系,对信息处理的正确与否有很大影响。

1.2车辆与交通安全

车辆是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事故大多与车辆有关。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与此同时,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机动车数量的攀升带来了道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等问题。城市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中,车辆技术状况至关重要,在城市交通安全事故中,车辆结构设计的优劣和性能的高低与事故数量有直接关系。不同种类的机动车有不同的工作性能,安全性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机动车零部件由于运行环境和使用强度的不同失灵或出现故障,很多车辆带严重的隐患行驶,尤其是一些没有达到行驶标准、车辆技术状况极差的车辆。很多个体出租车车主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超载超速行驶、车辆只用不修,造成车辆的技术状况严重不满足行车标准。这些因素对我国城市交通安全造成了危害。

1.3交通设施与交通安全

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有关的因素涉及道路线形、交叉口、路面及安全设施等。现将交通设施与交通安全的关系作如下论述:(1)线形一般由平面、横断面、纵断面组成。如果线形设计不合理,不但损失了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而且容易诱发交通事故。(2)交叉口处几条道路相交,车与车、车与人之间相互干扰,降低行车速度,造成交通阻滞,容易发生交通事故。(3)路面平整度对车辆的行驶性能和交通安全有较大影响。路面不平整加大了行车阻力,车辆在路面上行驶颠簸震动,加速了机件、轮胎的磨损,降低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甚至造成交通事故。(4)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设置不当,会传递错误的信息,影响驾驶人的行为,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2 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2.1相关规划内容建设

城市交通安全管理需要找准管理对象,根据对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研究,主要涉及人、车、路,还有环境和管理。首先,人是指参与到道路交通中的所有人,不仅是司机或者行人。其中人的各种不安全行为会对城市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不遵守交通规则、人自身的生理结构导致反应迟钝等。其次,车,记得有句话是说,在中国,车辆是最大、最危险的行凶工具。车辆在设计或者故障影响下很容易出现道路交通问题。道路,只有在设计安全、设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提高城市交通安全。环境是指气候、温度以及道路环境等,会影响行车视野或者影响道路质量,最终也会引发城市交通安全。最后,管理是指对车辆、道路、参与者进行管理,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率。所以,城市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就是在现有道路安全体系下,针对人、车、路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规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车辆安全的管理

作为车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安全管理是提高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交通事故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的侵害是十分严重的,应将车辆安全管理规定落到实处,严格执行行车制度,认真做好日常的安全教育及其他各类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行车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害。

鉴于此,首先应定期检测行驶车辆的技术性能,对有问题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维护修理,尤其要检测车辆的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等零件,保证车辆一直保持优良的技术性能,禁止技术性能差的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打击非法改装车辆等行为;其次应完善和规范车辆核载标定和改装规则标准等工作,管理应有切实的法律依据。

2.3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维护

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的路基路面、交通附属设施、轨道交通设施、公交设施、监控与通信设施以及环保设施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交通安全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畅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基础设施维护中,要注意调查研究,积累资料,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障城市交通安全正常运营。从基础设施检测和维修管理方面来讲,设施如有损坏要及时修理或更换,设施不全或者没有设置的,要根据道路和轨道性质技术等级和使用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增设。例如,对于路面,要进行初期保养、日常保养、预防性季节保养修理等;对于护栏、中央分隔带、照明设备等交通附属设施,要做好日常检查和季节性检查,及时维护修理等。

2.4加强安全理论落实

城市交通安全管理规划表面看是对未来城市交通安全的规划,其实还是对城市道路发展的理解和把握。道路在发展,那么规划也要随着变化,道路对经济的影响、对城市发展影响、对机动车容纳量的考虑都要作为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重点考虑对象,绝对不可以只考虑某一部分,或者不站在顶层设计上去规划,不然会导致整个规划调研不清楚、作用不清楚,最后效果也不清楚。

在城市交通安全管理中要对影响安全的因素做好分析,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针对常见的道路安全问题要剖析原因,对易产生问题的道路要建立应对措施,确保处置效果。

城市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之所以具有前瞻性,就是因为在实际规划中要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城市交通安全情况进行预测,所以要结合过去一段时期内的城市交通安全情况,将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找出背后的原因,并针对性地给予解决办法。

城市交通安全规划理论还需要针对人做好安全教育,虽然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交通安全法》已经发挥作用,但是毕竟中国幅员辽阔,一部法律难以面面俱到,所以在城市交通安全规划理论中要融入人的城市交通安全教育。

在规划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想当然,更不能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理论规划也要建立在长期有效的实践中,所以城市交通安全规划理论就是对平时的实践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发挥好理论的效果。

机动车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另外由于物流体系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货物被运往全国各地,所以道路的货运量也随之增加。在规划中要注重五大因素,结合实际,做好预案,这样的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才最有效果。

结语:

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与道路交通密不可分,在道路交通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交通安全也成为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需要各管理部门及公众的共同努力,我国在城市交通安全管理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今后在这方面要继续深入研究,引进先进的技术及理念,保障我国城市交通安全,更好地发挥城市功能。

参考文献:

[1]程劲钊.基于道路因素的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6.

[2]赵学刚.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风险预警控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02):158-163.

论文作者:李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城市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李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