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_环境保护论文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_环境保护论文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基础设施建设论文,环境论文,城市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具有引导作用和保证作用

城市要想建工厂、上项目,就要引进大量的人才、资金、机器设备等各种生产要素,如果没有良好的能源、交通、给水排水、环境保护、邮电通讯等各种基础设施的配套服务,城市是无法接受各类生产要素聚集的。城市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张家港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狠抓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他们不仅建起了长江流域最大的万吨级码头,修建了高等级公路,而且又投资1亿元建起了煤气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假如没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一个县级市三年引进外资15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基础设施对引导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虽然已经聚集了各类生产要素,如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载能力,生产中的专业化协作就要受到破坏,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降低。例如,城市因水、煤气、电力供应不足,或因交通不畅、信息不灵、环境恶化等,都将会制约工业生产的发展。据估计,我国每年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使工业产值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其中,因环境保护设施不完善,使水及其它各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就逾千亿元。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保证作用。

另外,城市基础设施中,有相当一部分直接与环境保护有关。例如,一个城市大气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的能源供应方式。如果一个城市的能源供应主要以电力、煤气为主,这个城市的大气污染就轻;如果是以燃煤为主,而且还不是集中供热,城市的大气污染就会加重。同样,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对污水的处理能力和处理级别。城市道路的宽窄、质量的好坏与城市声学环境质量关系极大。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能力与固体废物的污染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环境保护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一直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仍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的速度,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一)道路交通设施滞后于经济发展,负面效应大

我国城市人口密度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密度的3.4倍;发达国家城市道路面积,一般占市区地域面积的40%左右,香港道路面积占市区面积的一半,而我国大中城市道路面积只占城市面积20%左右。加上近年来我国城市工业高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面临的压力远远超出其负载能力;市区行车速度仅为15km/h左右,车辆经常堵塞、运输效率十分低下,交通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

由于道路布局不合理,交通设施落后,城市交通噪声污染十分严重。全国道路交通噪声的84%超过国家标准,噪声扰民问题突出。

(二)能源供应设施不足,能源利用率低,大气污染严重

经过10多年的努力,虽然我国城市能源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全国仍有20%左右的城市能源供应不足。目前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的1/1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能源供应形势仍十分严峻。在我国城市的能源供应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能源供应方式落后、能源利用率低和由此造成的大气污染严重。例如,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我国城市工业煤气普及率不足1/5,民用煤气普及率不到2/5,集中供热率仅为1/10。

大量的煤分散燃烧,加上燃烧设备及燃烧方式落后,能源浪费十分惊人。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0%,是日本能源利用率的一半。据估算,我国大气中的污染物有70%来自燃烧过程中。由此造成全国城市降尘大部分超标,城市大气中的颗粒物北方城市100%的超标,南方城市大部超标;SO[,2]的超标率也很高,北方城市30%的超标,南方城市19%的超标。由于SO[,2]的大量排放,酸雨正呈发展之势,仅两广川贵四省,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40亿元。严重的大气污染使城市居民呼吸系统发病率逐年上升。

(三)环境保护设施不完善,促使环境污染加重

在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中,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起步晚,设施不足。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污水处理厂不足百座,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2%—5%。全国每天排放近1亿t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造成全国流经城市水域的80%、城市地下水的4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危机,这种危机对未来经济的发展造成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全国城市垃圾的年排放量达1.8亿t吨,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到6%。大量的垃圾长期露天堆放,不仅占用了城市发展的空间面积,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四)防灾减灾设施落后,抵御灾害的能力弱

我国城市的防灾降灾设施十分简陋,抵御灾情的能力普遍较低。

我国城市的防洪、排洪设施不足,标准偏低,城镇每年因洪水灾害损失几十亿元。

我国大中城市约有45%位于地震带上。但是我国城市建筑物的抗震、减震措施却十分薄弱,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弱。

我国城市建筑防火设计方法不配套,城市建筑物和旧城区的防火设施太少,防火能力弱,火灾隐患大。近年来火灾有增无减,损失逐年增大。

三、对未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关系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下,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

(一)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国家财力可能的情况下,国家应进一步加快全国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要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工程的计划,以缓解北方城市供水不足;大力发展水电、核电,改变能源结构,减轻城市大气污染;组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使能源供应、道路交通、邮电通讯、环境保护、节约用水等方面,在现代化程度上有较大的发展。

另外,将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建设项目纳入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要广泛开辟资金渠道,利用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实行社会化的有偿服务,积累资金,用于自我发展。

(二)新建城市和城市的新建区要坚决避免先建工厂再搞基础设施

的老路

由于过去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指导下,忽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致使城市基础设施滞后于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要求,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还给城市的改造带来很大的困难,代价高昂。因此,新建城市和城市的新建区,应学习张家港的先进经验,在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之后,按照划分的城市功能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再建工厂、上项目。这样比先建工厂,后搞基础设施要好得多、快得多,由此,带动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三)优先发展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基础设施

在城市建设中要优先发展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这主要包括:

①提高城市气体燃料的普及率、集中供热率,争取到本世纪末,城市工业气体燃料普及率达到60%以上,民用气体燃料普及率达到90%以上,集中供热率达到70%以上;

②保证供水,完善城市排水设施。使城市居民用水有可靠的保证,工业用水在提高重复利用率和节约用水的前提下,保证充足供应;

③建设污水处理厂,使大中城市每10万人能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把工业污水处理率提高到40%以上;

④建造固体废物处理场,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现在的6%,提高到50%。

(四)进一步研究制定并完善法规政策

研究论证城市供水、城市道路、城市交通、城市园林、城市排水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政策,为规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法律保证,要研究法规间的关系,注意衔接与配套,形成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法规体系,以利于实施。

(五)加强宣传,开展国际合作

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宣传方式提高全民协调发展意识,特别要提高城市决策者的协调发展意识;扩大国际合作领域,拓宽合作渠道,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信息、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持。

标签:;  ;  ;  ;  ;  ;  ;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_环境保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