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理

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理

赵丹[1]2011年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情况的分析》文中指出近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也日渐完善,推动了审计风险管理的发展。但是,审计风险是固有存在的,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我们只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和减轻审计风险的发生,使之达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要怎样降低风险,最为可行的办法就是对审计风险进行管理,利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识别、衡量和控制审计风险,以最少的成本减轻审计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从而减轻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本文围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的现状、成果以及改进审计风险管理的建议展开研究。首先第一部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在第二部分,介绍了与审计风险管理相关的一些理论,为后来论文的开展做了铺垫;由于本次论文结合调查问卷的形式,因此在第叁部分介绍了此次问卷的调查目的、调查步骤与调查内容;文章的第四部分,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审计风险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接着,针对调查出来的事务所在审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业务承接、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四个阶段及审计人员素质五个方面分别提出改进风险管理现状的建议及配套措施。第四、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结合问卷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整个课题研究进行了客观的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结合问卷的形式,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调查、归纳,反应出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避免了以往泛泛而谈的弊端。同时,本文是对审计风险管理的研究而不是笼统的风险管理的研究,并以会计师事务所为载体,将二者结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姚丽群[2]2007年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进步,特别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需要,支持事务所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启动实施了行业人才取胜战略、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等,都取得了明显突破。但与此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事务所做大做强以及行业的健康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直接关系着事务所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是事务所健康运转和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制度基础。鉴于此,笔者试图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问题进行必要的探讨,以期提高我国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水平。本文在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各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规范分析,充分借鉴了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行为学理论,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以便于能够充分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这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写作动机,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代表人物,本文研究的基本约定。第二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概述”这一部分在借鉴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征,并由此得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含义、内容及其特征。第叁部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面临的挑战”这一部分从股权结构、激励约束机制、执业质量、执业队伍、文化建设等方面揭示了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解决途径”这一部分针对我国事务所内部治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充分借鉴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王朝阳[3]2014年在《会计师事务所转为特殊普通合伙对审计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会计师事务所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中介,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是决定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合伙人法律责任大小的重要制度因素。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于2008年开始试点特殊普通合伙,2010年进行集中转制,2013年12月31日40家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全部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特殊普通合伙这一组织形式的创新将会对中国审计市场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在回顾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论、审计需求理论等角度,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从审计质量、审计收费、IPO抑价叁个方面,对审计市场绩效进行模型量化,提出了测度审计市场绩效的方法。首先利用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以来2000-2012年年报及审计数据,从会计稳健性和审计意见两个角度分析会计师事务所集中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有限责任公司制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后审计质量明显提高;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要高于普通合伙组织形式会计师事务所。其次,我们利用转制试点开始的2008年、集中转制的2010-2012年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对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以后,审计收费明显提高;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当年和转制第二年、第叁年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并没有显着区别。然后,我们利用中国A股IPO公司样本数据,对经由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企业IPO抑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更低。高风险企业由于公司固有风险导致公众投资者对其不信任,但经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后,公众投资者因对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信任抵消了对高风险公司财务的疑虑,从而在市场上追捧此类公司,因而导致该类公司IPO抑价较高。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消除公众投资者对IPO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的疑虑,但并不能消除公众投资者对IPO企业由于发行规模而导致的发行风险。综合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集中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提升了整个独立审计市场绩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了独立审计质量;二是提高了审计收费;叁是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性的疑虑,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

史静怡[4]2017年在《会计师事务所改制的经济后果》文中研究指明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规范发展、制度创新以及国际趋同叁个阶段。在此期间,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演进,由最初的挂靠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到1998年“脱钩改制”使得普通合伙与有限责任制并存,再到2010年财政部发文要求全面推进特殊普通合伙制。与会计师事务所改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改制范围也不局限于本土内资事务所,中外合资事务所也加入了其中。此次政府引导下的改制工作在打破我国事务所做大做强瓶颈方面有巨大贡献,同时也有助于中外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趋同。截止2013年底,国内前二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四大)均完成了相关改制工作。组织形式的改变最直接的带来了事务所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的变化,此外本次改制是由政府主导推动,并非由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主动改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那么,改制后在不同的法律环境下,事务所本身的治理是否会有所变化?其对外提供审计服务时的收费、质量等是否会有所提高?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会计师事务所改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的经济后果。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内外资所在2011、2012年才完成改制工作,而以往研究也就集中于2013年左右,改制时间太短而效果的显现又存在滞后性,因此相关的研究结论很可能存在偏差。时至今日,距离首批改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的事务所完成改制已有五年,改制的真正效果已经显现且趋于稳定,回过头来在这样一个较长时间跨度里再度考察改制政策带来的经济后果,对于政策的评价更具有可靠性与真实性。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规范分析的基础上,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案例,从内部治理和外部绩效两大方面出发,分析改制的经济后果。内部治理层面,主要从其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分所管控和人员管理来考察,其中质量控制以每个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份数为衡量,从事务所新增客户的质量情况来评价其风险管理;外部绩效层面,主要分析审计质量、审计收费、客户选择以及审计独立性的变化。由于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不一,本文采取较为广泛使用的发表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寻找改制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以期为我国事务所的做大做强提供可靠的经验支持。案例研究表明,从有限责任制转变为特殊普通合伙制后,立信所更加注重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为其对外提供良好的审计服务奠定了制度基础和人才支撑;法律风险的增加带来了审计收费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影响更多的体现在整个审计行业,验证了改制对于规范独立审计市场的作用,有助于减少审计市场的恶性价格竞争,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改制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改制后,短期内立信所独立性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其对于客户的选择更为谨慎,从源头控制审计风险的同时也造成新增客户数量相对于连续审计客户数量的减少,间接导致事务所对原有客户的依赖性加强,长期来看影响了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总之,此次政府推动下的改制,虽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但从客观上讲产生了许多市场化的效益。改制后,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的结构和审计行为得到了改善与规范,因此总体上来说改制给事务所带来了积极的经济后果,证实了改制政策的可行性,肯定了改制对于我国事务所“做大做强”方面的贡献。

文璐[5]2012年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和复杂化,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外的事务所不断涌入我国,其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得到了很多国内企业的认可,而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提所供的传统的审计服务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之下,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浪潮应运而生。大所并小所和强强联合的现象在事务所合并中屡见不鲜。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一方面对审计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变少了,审计市场集中度增加了,解决了审计市场上小规模事务所过滥导致的低价格竞争、国际竞争力不高等问题,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审计市场绩效;另一方面,对事务所来说,合并后的事务所的规模扩大,聚集了更多更专业的审计人才以及其他的财会人才,内部的管理水平也提高了,有利于事务所自身内部的发展。因此为了使事务所更好地认识合并是否有利于提供更加完善的审计服务,是否有利于事务所做大做强,研究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采用了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以及审计质量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选取2007—2009年国内合并会计师事务所和非合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来实证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从合并前后、合并与否、不同合并方式这叁个角度来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事务所合并后相比合并前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要低,说明了合并后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提高了;事务所合并相比非合并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要低,说明相比非合并所,合并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高;相比新设合并方式,吸收合并方式合并的事务所合并后的审计质量显着提高了。这说明了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确实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效应初见成效。

孙青[6]2018年在《R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风险防范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日新月异,很多企业将上市融资作为本公司的发展目标。但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备,相应的监管措施不能满足资本市场的发展需求,导致了企业为求成功上市,在IPO过程中美化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增加了IPO审计的风险。财务造假现象的屡禁不止,极大的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也威胁着相关人员的利益,更是给审计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信力不断下降。一旦审计失败,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证监会的高额处罚,还会使投资者对整个审计行业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极大的影响了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IPO审计风险有效的防范,提高IPO审计的质量,对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提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形象,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本文从IPO审计风险入手,从多方面对IPO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引入Z公司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从R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出发,首先对案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详细探讨了R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防范风险存在的问题,探讨风险防范失效的根本原因。据此对R会计师事务所加强IPO审计风险防范提出具体建议,即可以从加强行业研究、慎重选择IPO审计对象、促进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增强IPO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引入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增强对IPO审计风险的防范能力。

孙丹[7]2014年在《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探讨》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种诉求使得注册会计师行业迅速地壮大起来,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从而促使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也日趋壮大。为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我国逐步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向特殊普通合伙制转变,并取得明显突破。由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产生时间较晚,并且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形式最近几年才被政府所推广,因此,在改制之后事务所存在着严重的内部治理问题。这些在改制进程中不断暴露出来的内部治理不完善问题不仅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还损害了整个事务所的声誉,最终阻碍了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做大做强。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在机构建设、股权配置、利润分配等方面的治理,提高承受风险的能力,保证执业质量,这些是其做大做强的基础。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和会计师事务所改制进程的加快,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是其研究对象囊括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具有针对性。如今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已提上日程,新的内部治理问题更需要我们发现和重视。本文以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进行对比,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内部治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鉴于此,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进行探讨。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学者对会计师事务所有关股权、分配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近年来,虽然我国CPA行业发展迅速,但是本文通过对比国际“四大”与内资所的发展情况,发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仍然落后于国际“四大”,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意识到了CPA行业内部治理的重要性,相继颁布了多份与CPA行业内部治理相关的规定,进一步证明了研究该论题的必要性。其次,本文介绍了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概念和并对内部治理的理论基础进行概述,这些理论基础包括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等,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再次,本文从股权结构、利润分配制度、内部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执行力、人力资源管理、合伙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即股权比较集中、利润分配制度不合理、内部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执行不力、人力资源制度不完善、合伙文化建设不健全。本文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内在原因,比如:资本市场发育不充分导致股权结构过于集中以及利润分配制度比较单一,内部各利益主体片面追求高利润导致审计质量低下,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相对落后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合伙文化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接着,本文介绍了普华永道(PWC)在内部治理方面的宝贵经验以及对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启示。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该行业内部治理的对策,例如适当分散股权结构,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利润分配制度,建立并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执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合理的奖励约束机制,加强执业人员专业素质培养,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文化建设,提高执业人员对合伙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等。

李洋[8]2016年在《WY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也在不断的壮大,事务所的进入门槛也在不断的变化。在现阶段,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有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制和特殊的普通合伙制,但主要以有限责任制的小型事务所形式居多。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发展较快,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有关事务所内、外部缺陷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再加上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其本身的资源条件有限,受到市场准入和执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缺乏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偏低、市场占有率不足、内部管理不健全等问题。甚至有部分小事务所为了谋求生存发展,经常采取恶性竞争的方式,故意压价、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来吸收新的审计客户,并且在审计过程中故意删减审计程序来平衡成本-效益原则,这就导致事务所出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薄弱、审计程序不到位,甚至故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威胁到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同时也会对事务所审计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削弱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能力。因此,为了平衡和发展我国小型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就必须针对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相应对策,从而推动和规范我国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发展。本文以WY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为主线,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将审计质量相关理论研究与WY会计师事务所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查阅、归纳、总结文献的方法揭示WY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并对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针对分析出的原因,据此得出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并为与WY会计师事务所情况类似的小型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提供参考解决方案。

崔凤改[9]2011年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的现代化速度越来越快,大型企业集团日益增多,必然要求有相应规模的事务所提供专业服务。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是:规模总体偏小、业务结构单一,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大型、特大型企业的审计服务需求,更难以应对国际化的竞争。同时,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诸如内部矛盾、执业质量、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的步伐。推动事务所规模化发展,实现做大做强是当前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而绩效管理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发展的内部驱动因素,是会计师事务所实现做大做强战略的手段,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极大阻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快速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与一般的企业组织不同,本文试图将平衡记分卡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的绩效管理中,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审计风险五个层面对事务所的战略进行层层分解,分析并找出关键成功因素,制定影响关键成功因素的关键评价指标,将其目标转化为一套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价系统,是顺应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潮流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分析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的特征入手,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引出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势,从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构建适合会计师事务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实地访谈,由专家从使用角度来评价这套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采纳专家的建议,在原来四个层面的基础上增加了审计风险层面的评价指标,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范围、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局限性五个方面。第二部分是理论概述,分别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产生背景、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与其核心思想、绩效评价的涵义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势。第叁部分是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现状的分析,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第四部分是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总结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势,然后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构建了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接着思考了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平衡计分卡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第五部分是从专家的角度评价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并根据专家建议改进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第六部分是结论,总结了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指出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的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分析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的现状入手,结合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构建了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访谈,利用注册会计师等资深专家的建议,设计出比较完善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专家点评,本文创造性的将平衡计分卡根据专家的改进建议和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特点扩展成五个层面,即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控制层面,凸显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风险的重要性。在这五个层面的平衡下,构建了新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许雁舒[10]2010年在《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技术整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审计行业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下,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做大做强,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进行合并。然而合并并不是两个事务所的简单相加,由于合并前事务所在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合并后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从而影响合并后事务所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合并的失败,因此合并后的整合对于事务所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归纳、调查问卷、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首先介绍了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历程及在合并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实证考察研究合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主要从技术整合的角度,构建适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的整合方案,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整合方案,品牌及客户资源整合方案,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的整合工作给与技术支持,也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的技术整合指明了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情况的分析[D]. 赵丹.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研究[D]. 姚丽群.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3]. 会计师事务所转为特殊普通合伙对审计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D]. 王朝阳. 武汉大学. 2014

[4]. 会计师事务所改制的经济后果[D]. 史静怡. 苏州大学. 2017

[5].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 文璐. 武汉科技大学. 2012

[6]. R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风险防范案例研究[D]. 孙青.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

[7]. 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探讨[D]. 孙丹. 江西财经大学. 2014

[8]. WY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D]. 李洋. 辽宁大学. 2016

[9].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研究[D]. 崔凤改.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10].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技术整合的研究[D]. 许雁舒.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